第33章 茶有问题
从东宫出来,裴纶和白靖文走了好长一段路都没说话。
裴纶心情沉重,他已知自己无法说服萧景行,那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萧景行与宣和帝北上,端亲王留在京城监国,这是他们这些“太子党”无路如何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白靖文心情复杂,朝堂水深,人心叵测,跟慕容雅博、左王右崔,甚至是萧景行比较起来,他的政治认识都太过浅薄,起码慕容雅博这些人早就洞察宣和帝本人的心意,对于“是否北上”的争论,他们只是例行公事,各尽其职罢了。
想到如此种种,白靖文深刻反思,知耻后勇,以后再跟这些人打交道,要用更加谨慎谦虚的态度,从高处着眼看待问题。
而走到此处,他们已离开东宫,前边就是他们拴马的地方。
白靖文先问裴纶:“接下来想怎么办?”
裴纶苦笑:“大局已定还能怎么办?殿下若真去幽州,我也不会留在京城。”
白靖文微微颔首不再言语,每个人的决定都值得尊重。
裴纶反问他:“你呢?”
白靖文:“不知道。”
想了想,举起陈玉娘帮他包扎的右手,说道:“留在家里养伤。”
裴纶道:“也好,这种局势别牵扯进来,不过有件事你可以做。”
白靖文:“什么?”
裴纶思维很跳跃,说道:“慕容雅博让你答应做长公主的驸马,你反而用这件事要挟长公主,这太跌份,你得跟她道个歉。”
白靖文:“……”
说不上巧合还是预谋,他和萧庆宁很快见面了。
事情发生在他和裴纶分别后的当晚,他回到新居,竟有两个太监找上门,太监上门已属离奇,细问之下更觉荒谬,这两个是后宫的传旨太监,他们送来的是皇后的口谕,皇后召他明日进宫见驾。
这道口谕看似简单,背后深意却令人颇有一番玩味。
白靖文细想之后,大概得出了一个轮廓。
原先,他和萧庆宁之间的“婚事”传得满城风雨天下皆知,根源就是从皇后一道懿旨引出,虽然白靖文最终没有接到招他做驸马的懿旨,但懿旨确确实实已经下发,最后为什么没有落到白靖文手里,当然是萧庆宁从中做了手脚。
现在懿旨倒没有了,直接变成口谕,白靖文便不难想到是皇后“贼心不死”。
皇后一心要促成他和萧庆宁之间的婚事的理由在简单不过――
当朝皇后是端亲王萧景佑的生母!
且不说萧庆宁向来跟太子萧景行感情好,看不上端亲王这一党,单说当年先太后把内务库给了萧庆宁而没有交到皇后这个正媳妇手上,皇后和萧庆宁这个小姑子之间的梁子便早早结下,这些年皇后借着母族强大以及宣和帝荣宠,早就冠绝六宫,但偏偏内务库一直在萧庆宁手中,站在她的立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跟萧庆宁对付不来。
故此,急着把萧庆宁嫁出去的众多人选当中,皇后说是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想通其中关节,白靖文关于这份口谕的疑惑大抵解除,但另一种疑惑又绕上心头。
这个皇后具体想做些什么?
皇后显然不会平白无故召他进宫,特别是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白靖文很难相信皇后叫他进宫聊家常。
可惜事发突然,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去问萧庆宁,思来想去只得进了宫多一份戒备罢了。
翌日果然有车驾来接,昨天那两个太监路上继续絮絮叨叨给他复述见皇后的礼仪,千叮万嘱不要仪前失态,大宁朝有皇后召见外臣的成例,只是为了避嫌自然就有一堆极其复杂的规矩,白靖文任由负责接引的内侍官施为,搜身、检查、讲礼、领路……最后在两个嬷嬷、四个宫女、四个内侍官的簇拥下,被领到了花园中的一处亭下。
亭中有石桌和垫了软裘的石椅,桌上摆放应有的茶具与瓜果糕点,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个人。
不是皇后,而是端亲王萧景佑。
甫一见到白靖文,萧景佑脸上便堆了笑意,当即起身相迎,亲自请白靖文坐下,招呼宫女斟茶倒水。
对于萧景佑此人,白靖文了解并不多,不过他能跟作为皇太子的兄长萧景行分庭抗礼,成为宣和帝最宠爱的皇子,也是皇位最强而有力的竞争者,人品如何且不提,起码是个有野心的人。
白靖文既然知道这一点,也知道萧景佑和皇后找他来必然是为了对付萧庆宁,是这俩人“有求于他”,他便不动声色,并不主动打开话题,萧景佑对他一番夸赞之后看他仍然不为所动,便不再弯弯绕绕,直言道:“听说你和庆宁之间的婚事不太顺利?”
白靖文心想“果然”,回道:“并非不顺利,而是下臣自认出身低微不敢高攀长公主。”
萧景佑一挥手,大大咧咧道:“你是父皇钦点的新科状元,正经的天子门生,如何出身低微?驸马本就应该是状元郎的,自古状元配公主,这不天经地义吗?”
他并不在乎白靖文的态度,也不知道委婉,当着这些宫女太监的面继续说道:“是不是庆宁给你脸色看了?”
白靖文默然,萧景佑身体倾斜过来靠近白靖文,耐人寻味道:“对付这种女人,不能手软。”
白靖文蹙眉,“殿下何意?”
萧景佑阴恻恻笑道:“这你不用管,等着当你的驸马就行,话在前头,到时候当了驸马,别忘了是本王给你的好,你欠本王一个天大的人情。”
白靖文缄口不语,从这三言两语之中他已基本判断出这个萧景佑是什么德行,他是有野心,但明显德不配位,肚子里那点东西,三两句话便让他原形毕露,起码跟萧景行比较起来天差地别,裴纶和赵公明那些人自发组成“太子堂”不是没有道理,只要不是瞎子,该看出萧景行才是仁君明主。
道不同不相为谋,白靖文便不愿跟萧景佑多浪费时间,说道:“下臣接的是皇后口谕,殿下可知娘娘召见我所为何事?”
萧景佑皱眉我:“什么口谕,是本王让母后召你进宫的,你还不明白?”
白靖文:“不知殿下所为何事?”
萧景佑“啧”了一声,语气中已有不耐烦,说道:“不是说了为你和庆宁的事么?让你当驸马还问东问西。”
白靖文:“……”
现在更加确信,如果他是裴纶,他也选萧景行,他是状元郎萧景佑尚且如此对待,遑论其他臣子?更别说做到萧景行那样礼贤下士,萧景佑更像一个被宠坏的皇子,除了出身优渥加上会讨好宣和帝,其他一言难尽,“端亲王”这个封号名不副实,这大宁朝也是有意思,一般的皇朝都是太子昏庸无能某位皇子精明强干,然后上演夺宫之变,此朝正正相反。
看破不说破,白靖文不愿再跟他多言语,只是静静等候,萧景佑等得不耐烦了,叱问亭下的一位嬷嬷:“母后那边怎么还没有消息?去去,去催一催。”
嬷嬷对他这种跋扈习以为常,礼了个福,领命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