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七言绝句(九十一首)(1) - 千家诗 - 谢枋得 王相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千家诗 >

第1章七言绝句(九十一首)(1)

第1章七言绝句(九十一首)(1)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作者简介】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北宋理学家。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与其弟程颐一起受学于理学大师周敦颐,同为理学奠基人,世称“二程”。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原则。著有《明道先生文集》。

【注释】午天:中午时分。川:此处指河流。时人:当时的人。识:知道。将谓:就要说。偷闲:繁忙中抽出空闲。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诗人、哲学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继承北宋“二程”理学,世称“程朱”,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词结集《晦庵词》,除词外,还善作诗。

【注释】胜日:风光绮丽的晴日。泗水:河名,在山东境内,与大运河相通。一时:一下子。等闲:平常,随便,此处意为轻易(识别)。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行世。

【注释】春宵:春天的夜晚。刻:计时单位。古代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意指极短的时间。歌管:歌,歌曲。管,笙、箫之类的吹奏乐器。夜沉沉:夜深。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作者简介】杨巨源(755~?),字景山,后改名巨济。唐代诗人。蒲州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进士,官至河中少尹。耽于吟咏,作诗格律工致,风调流美。有《杨少尹集》行世。

【注释】城:指唐代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诗家:诗人。半未匀:柳树初发芽时看上去有黄有绿,不太匀净。上林:上林苑,汉代皇家园林名称,故址在今西安市西。此处泛指风景名胜之地。

春夜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

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栏杆。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封荆国公,世人称王荆公,又世称临川先生。谥号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仁宗庆历进士。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升任宰相,开始推行新法,改革旧政,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后变法失败,两度罢相,隐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抑郁而病死。其诗、文、词皆有杰出的成就。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行世。

【注释】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通过漏壶水面的高低,由箭刻标示时间。剪剪:形容春寒料峭,寒风刺骨。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因在文学成就上与柳宗元齐名,故合称“韩柳”。其文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先秦两汉文章,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行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力求革新,以“奇崛险怪”的诗风自成一格。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注释】天街:指京城的街道。润如酥:形容小雨落在人的脸上润滑的感觉。绝胜:最好。皇都:京城。

元日

王安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