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搬家,新的开始 - 儒道至圣:从替考书童到万国帝师 - 老爷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8章搬家,新的开始

七月底,盛夏的清晨,阳光正好。

萧家村口,两辆由卢府特意派来的铺垫柔软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车夫是卢府最稳重的老把式,神情恭敬。

萧家一家人,从老余氏到襁褓中的小妹,个个穿戴整齐,脸上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笑容,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行李早已装车,其实并无多少家当,更多的是卢、吴两家赠送的礼物和萧宁那些宝贝书稿。

临上车前,老余氏停下脚步,回头深深望了一眼那间住了二十年的、低矮破旧的茅草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不舍。

“娘,可是舍不得了?”周氏轻声问。

老余氏摇摇头,释然一笑,语气斩钉截铁:“有什么舍不得的!苦地方!该走还得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咱们这是去奔好前程!”

她对着前来送行的村正和几位老邻居朗声道:“老姐妹们放心!咱老婆子不是那忘本的人!往后得了空,定常回来看大家!”

村民们围在道路两旁,眼中满是羡慕、唏嘘,甚至还有一丝恍惚。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崛起与离开,心中感慨万千。

二十年前,老余氏一个寡妇,拖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凄凄惨惨逃难至此,一无所有。

二十年后,她带着儿孙三代,神采飞扬地乘坐着大户人家的马车,风风光光地离开,奔赴锦绣前程。

这强烈的对比,让所有人都不禁在心中暗暗叹服:萧家,是真的熬出头了!

马车缓缓启动,驶离了萧家村。

萧宁坐在车内,掀开车帘回望,心中默念:宛南城萧氏,就此启程!

马车驶入上宛县城,穿过略显喧嚣的街道,最终拐进了一条名为“七方巷”的巷子。

巷子不宽,青石板路面,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院落,白墙灰瓦,透着几分旧时风貌,虽不破败,却也远非繁华之地。

卢盛为他们租赁的院子就在巷子中段,门脸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车马一到,早已等候在此的卢盛、吴枫、李槐、王贺年四人立刻笑着迎了上来。

“宁弟!祖母!叔伯婶婶!你们可算到了!”

“屋子都打扫干净了!快进来看看!”

兄弟们七手八脚地帮忙搬行李,萧家一行人怀着激动与好奇的心情,踏入了他们的新家。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欢声笑语不断。

这番动静,自然引来了左邻右舍的注意。

几户人家的门悄悄开了条缝,有人探出头来张望,低声议论着:

“哟,新邻居?瞧着阵仗不小啊?”

“可不是,刚才我看见好几辆马车来往,还有仆从跟着,怕是有些来头?”

“这七方巷可是有些年头没这么热闹了。”

邻居们的语气里带着好奇与惊叹,显然对这家新来的住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在这一片和乐的氛围中,对面一戶人家的院门“吱呀”一声被猛地拉开。

一个穿着灰布短褂、面色阴沉、嘴角向下撇着的老汉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个破旧的淘米盆。

他看也不看热闹的萧家众人,故意走到离萧家门口不远的地方,手腕一翻,将盆里的淘米水“哗啦”一声泼在了地上,溅起些许水花。

然后,他重重地将盆磕在门框上,发出刺耳的响声,并朝着地面不屑地啐了一口,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附近的人听见:

“哼!装什么大尾巴狼!真要有来头有排场,早他妈搬去云沟巷住大宅院了!谁看得上这破落的七方巷!”

说完,也不管旁人反应,“砰”地一声重重摔上门,回了院子。

这突如其来的、充满敌意的举动,让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萧家众人和卢盛等人都愣住了。

旁边几个看热闹的邻居也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不虞之色,显然对这老汉的行为颇为不满。

一位住在隔壁、面相和善的大婶见状,叹了口气,走上前几步,对老余氏和萧宁他们低声解释道:

“老太太,小哥儿,你们别往心里去。那是崔老头,就住你们对门。他是我们巷里有名的冷脸倔脾气,看谁都不顺眼。”

她顿了顿,目露了然,压低了声音:

“不过啊,他今个儿火气这么大,怕是还有层缘故——他家……也姓萧。”

“也姓萧?”老余氏和萧仲远等人都是一怔。

那大婶点了点头,语气带着几分唏嘘和无奈:

“是啊。可这同姓不同命哟!听说你们家是从乡下刚搬来的秀才公家,孩子还是个了不得的神童,前途无量,风光无限。”

她指了指对面紧闭的院门:“可他们家呢?唉,原是这上宛县的老户,可惜这些年日子过得是一地鸡毛,儿孙不肖,婆媳不和,整日鸡飞狗跳,穷困潦倒,在巷子里很是不招人待见。”

“瞧着你们这家也姓萧的如此风光热闹地搬来,他怕是……心里不痛快,嫉妒得紧呢!”

众人闻言,脸色都变得有些微妙。

原来如此。

竟是同姓相邻,却是一家蒸蒸日上,一家沉沦破落,难怪那崔老头会如此失态。

几位邻居互相交换了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看好戏的意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