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老夫子的规矩 - 儒道至圣:从替考书童到万国帝师 - 老爷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2章老夫子的规矩

中班学堂内,赵夫子尚未到来,气氛轻松而热烈。

萧宁几乎是被一群热情的同学们簇拥着来到他的座位——被特意安排在卢盛、吴枫他们旁边。

他刚一坐下,周围的学子们便立刻围了上来,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友善的笑容。

“宁哥儿!尝尝我娘做的肉脯!”一个胖乎乎的学子将一小包油纸包裹的肉干塞到萧宁手里。

“萧宁!你那首《咏鹅》真是太绝了!我爹读了都拍案叫绝!”另一个瘦高个学子竖起大拇指,眼中满是钦佩。

甚至还有一个看着年纪稍长的学子,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萧宁师弟,不知……不知可否有机会与你切磋一下诗……”

话未说完,旁边立刻响起一片善意的嘘声和哄笑:“得了吧张秀才!你那打油诗就别拿出来献丑了!”

萧宁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和礼物包围,一时间竟有些应接不暇,只能笑着连连道谢。

他心中暗忖:新同学们真是出乎意料的友好。

回想起不久前,他第一次踏入卢氏族学时,还只是个跟在卢盛身后、无人留意的小书童。

而如今,他却以“学子”的身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和中心。这身份的转变与待遇的天差地别,让他不禁心生感慨。

正当课堂内欢声笑语之时,赵元桥夫子踱着方步,背着手走了进来。

他看到萧宁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场面,非但没有出言呵斥,反而抚须呵呵一笑,调侃道:

“哟,咱们中班今日可是来了位了不得的人物啊!瞧这受欢迎的程度,都快把讲堂变成茶楼戏园子了!”

学子们见夫子心情甚好,也都跟着哄堂大笑起来,气氛更加轻松。

卢盛更是得意地一把揽住萧宁的肩膀,昂着头对众人道:“那是自然!我宁弟可是文曲星下凡!往后咱们中班可就指望他带飞了!”

言语间充满了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待众人笑声稍歇,赵夫子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收敛,变得严肃起来。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全场,缓缓开口:

“既然今日有新同窗加入,正是个新气象。老夫便趁此机会,宣布几条新的课业规矩,往后便依此施行,不得有误。”

方才还轻松的氛围,瞬间凝固了几分。学子们都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

赵夫子不再废话,语速加快,一条接一条地开始宣读:

“一!每日到学后,需先将旧课诵读五遍,新授诗词背诵三首!新课文章诵读满三十遍后,方准用饭!”——话音未落,底下已是一片倒吸凉气声,这规矩是想饿死他们吗?

“二!午饭后,需静心看书一个时辰!每日需交大字一张,由老夫评定甲乙,赏罚分明!”

“三!每日晚间,老夫会讲授忠孝故事两条,需用心熟记,次日抽背,错漏者罚!”

“四!每月朔、望两日(初一、十五),举行月考!检验半月功课,优者赏,劣者罚!”

“五!平日表现优异者,可得‘赏票’一张,可抵一次小过!勤惰皆有赏罚记录在案!”

“六!月考优异或积满十次优等者,赏纸笔墨砚若干!”

赵夫子毫不留情,一口气将六条新规说完,根本不给学子们消化和反驳的时间。

整个学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学子都目瞪口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绝望。

这哪是新规矩?这简直是套在他们脖子上的六道枷锁!往后的日子还能过吗?!

“夫……夫子!”卢盛第一个猛地举起手,声音都因激动而变了调,“这……这些规矩……条条框框的!每一条都像是专门针对学生来的啊!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他这话可谓说出了绝大多数学子的心声!尤其是那些平日散漫惯了的,如李槐、王贺年等人,更是心有戚戚焉,在一旁拼命点头附和。

然而,赵夫子只是淡淡地瞥了卢盛一眼,仿佛根本没听到他的抗议,面无表情地拿起戒尺敲了敲桌面:

“规矩已定,即刻施行!现在,打开《声律启蒙》,今日讲授‘一东’部,诵读三十遍后方可用早饭!”

强硬的态度,彻底断绝了所有讨价还价的可能。

学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哀嚎之声,学子们个个如丧考妣,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暗无天日的“悲惨”学习生涯。

而这场“灾难”的源头——备受瞩目的新同窗萧宁,此刻正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眼神清澈,似乎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毫无所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