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谋划新局 - 儒道至圣:从替考书童到万国帝师 - 老爷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4章谋划新局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学堂内洒下斑驳的光影。

赵元桥夫子缓步走上讲台,神色比平日更为肃穆。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台下或认真、或走神的学子,沉声道:

“今日,有一要事告知诸位。”

课堂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于夫子。

“接县衙通告,新任县尊大老爷不日将莅临我族学,视察讲学,考较功课。”

话音未落,台下便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县令亲临!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萧宁闻言,握着毛笔的手微微一顿,眼中瞬间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他几乎立刻意识到,这绝非一次简单的视察,其中必然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或风险。

他神色的细微变化,没有逃过一直暗暗关注他的赵夫子的眼睛。

课后,赵夫子特意将萧宁留了下来。

两人走在寂静的廊下,赵夫子压低声音,语气带着罕见的郑重与提点:

“宁哥儿,县尊将至,此事于你,或许是一次难得的机缘,但也需万分谨慎。”

他微微蹙眉,似乎在斟酌词句:“这位新任县尊,老夫于接风宴上曾有过一面之缘。据闻乃是少年登科,才华横溢,背景不凡。”

“观其言行,威严甚重,眼神锐利,绝非寻常腐儒。且听闻其性情刚正耿直,眼里揉不得沙子,办事雷厉风行,颇有手腕。”

夫子看向萧宁,语重心长:“故此,届时你务必要踏实本分,言行得体。虽有才学,亦不可过于锋芒外露,卖弄机巧。切记,真诚与实力,方能打动此类人物。若留下轻浮印象,反为不美。”

萧宁认真聆听,将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恭敬地躬身行礼:“学生明白,多谢夫子教诲。”

辞别夫子,萧宁怀揣着心事,低头往学堂走去。

刚拐过廊角,忽然一个陌生学子匆匆迎面走来,似乎步履不稳,“哎哟”一声,结结实实地撞在了萧宁身上!

“对不住!对不住!”那学子连忙低声道歉,手忙脚乱地扶了萧宁一把。

就在两人身体接触的瞬间,萧宁感到对方迅速而隐蔽地将一个小纸团塞进了他的袖袋里!

那学子不等萧宁反应,便低着头,匆匆离去,很快消失在走廊尽头。

萧宁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走到僻静处,展开纸团。

只见上面用潦草的字迹写着一行小字:

“族学内有郭家眼线,时刻留意你之举动,万事务必小心。”

一股寒意瞬间沿着萧宁的脊背窜上!

郭家!果然是郭家!郭光北和他的祖父、那位权势滔天的县丞郭达,竟然从未放下旧怨,甚至将眼线安插到了族学之内,一直在暗中监视自己!

一种被毒蛇盯上的危机感,骤然袭来。

萧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震动,面色如常地回到座位。

他故作轻松,碰了碰身旁的卢盛,笑着低声问:“盛哥儿,之前那郭光北的《咏竹》诗,后来到底怎么样了?我那时走得急,后续如何了?”

卢盛一听这个,立刻来了精神,眉飞色舞地讲述起来:

“嘿!别提了!那郭光北本想踩着宁弟你扬名,命人将两首诗抄了上百份,满城分发给读书人,吹嘘他的《咏竹》如何碾压你的《咏鹅》。”

“结果呢?”萧宁配合地问。

“结果哈哈哈哈哈!”卢盛拍着大腿笑,“那些读书人看了《咏鹅》,个个叫好!再一看那《咏竹》和旁边的胜负标注,全都气笑了!直骂滑天下之大稽!把他派去的人骂得狗血淋头,灰溜溜逃回来了!”

“更绝的是,”卢盛压低声音,憋着笑,“听说郭光北他祖父郭县丞,起初还蒙在鼓里,在外头听到有人议论‘咏竹’和‘神童’,还以为是夸他孙子,得意洋洋上前亮身份,结果被那些士子当面狠狠鄙夷嘲讽了一番!哈哈哈,脸都丢尽了!”

萧宁听着,面上陪着笑,心中却愈发沉重。

郭家此次颜面扫地,以郭光北的狭隘和郭达的权势,这仇怨,怕是结得更深了。

放学回到七方巷的家中,萧宁独坐窗前,眉头紧锁。

夕阳的余晖将小院染成金色,安宁祥和,但他心中却波澜涌动。

郭家是本地豪强,树大根深。郭达身为县丞,乃是宛南县的第二号人物,权势熏天。

自己一家刚刚在县城立足,根基浅薄,无依无靠。

若郭家存心报复,只需稍稍动用权势,便能像碾死一只蚂蚁般,让萧家刚刚好转的生活瞬间倾覆,甚至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绝不能坐以待毙!’萧宁眼中闪过决绝的光芒。

危机如同悬顶之剑,必须在其落下之前,抢先一步,彻底消除这个威胁!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狂妄的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

‘或许……可以借此县令视察之机,设法扳倒县丞郭达?为宛南县……换一位县丞?’

这个想法让他自己都感到一阵心惊,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冷静与锐利。

夜色渐深,油灯如豆。

萧宁铺开一张白纸,却并非练字,而是以指代笔,在纸上虚拟推演。

他将新任县令视为棋局中最重要的那颗棋子——“老将”。此“将”锐气正盛,刚正不阿,与经营日久、可能藏污纳垢的“县丞”郭达这枚“士”或“象”,天然对立。

而他自己,这八岁的孩童,则要成为驱动这颗“老将”的“车”、“马”、“炮”!

他要做的,不是自己直接去对抗庞然大物般的郭家,而是巧妙地将郭家的罪证、恶行、乃至其与县令新政可能存在的矛盾,清晰地呈于“老将”案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