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甜蜜的烦恼 - 儒道至圣:从替考书童到万国帝师 - 老爷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7章甜蜜的烦恼

萧仲远连忙快走几步迎上去,又是拱手又是好奇:“侯先生!您……您这消息也太灵通了!我兄弟二人刚从县学出来,您怎么就知道了?还……还让您破费!”

于山闻言,脸上笑容微微一僵,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立刻便被他用更响亮的大笑掩饰过去:“哈哈!仲远兄说哪里话!我今日来,是另有喜事要庆贺!”

他晃了晃手中的酒肉,压低声音,故作神秘道:“不瞒二位兄长,小弟那‘酒楼’里,前些时日闹心的那个‘二掌柜’,今日终于被东家发话,撵回老家吃自己去了!小弟我这‘经营权’啊,算是彻底拿回来了!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喜事?正想着来寻老夫人和宁弟喝上一杯,分享喜悦,没成想竟赶上二位兄长更大的喜事!这真是双喜临门!合该好好庆贺一番!”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自己为何而来,又巧妙地将两桩喜事合为一处,顺理成章。

萧伯度、萧仲远不疑有他,闻言更是欢喜。三人说说笑笑,一同走进了萧家小院。

院内,老余氏早已得了信儿,正由王氏、周氏搀着,站在堂屋门口翘首以盼。一见儿子们回来,老太太激动得嘴唇直哆嗦,眼圈瞬间就红了。

“好!好!好!”她连说三个“好”字,声音哽咽,上前一把抓住两个儿子的手,反复摩挲着那两块冰冷的木牌,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娘……”萧伯度声音也有些哽咽。

老余氏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目光扫过满院儿孙,胸膛起伏,声音带着一种扬眉吐气的颤音,朗声道:“苍天有眼!祖宗保佑!我萧家……总算是在这宛南县城,真正扎下根,看到亮光了!”

她拉着于山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侯先生!您瞧瞧!您瞧瞧!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总算……总算也是县学的学生了!再加上云哥儿、宁哥儿在卢氏族学进益……我萧家,如今可是两儿子在县学,两孙子在族学!这……这光景,老婆子我从前做梦都不敢想啊!”

老太太越说越激动,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着自豪与希望的光芒。

然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正笑眯眯点头附和、分享喜悦的于山,在听到“卢氏族学”四个字时,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瞳孔猛地一缩!整个人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卢……卢氏族学?”他在心里尖声叫道,脑瓜子“嗡”的一声!

坏了!坏了!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他猛然想起!按照惯例,他这个新任县令,每月需得择日前往辖内各大学堂、族学巡视讲学,以示重视文教、教化一方!而这宛南县城内,最有名的私塾,除了县学,便是这卢氏族学了!而且……按日程推算,就在本月!

一想到那个画面——他身着官袍,前呼后拥,威严十足地踏入卢氏族学大门,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与那个口口声声叫他“侯大哥”、他则称呼其父为“兄”的八岁稚童萧宁……四目相对……

于山顿时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脸颊滚烫,恨不得立刻找条地缝钻进去!那场面……光是想想,就足以让他社会性死亡!

“不行!绝对不行!”于山在心中疯狂呐喊,瞬间做出了决断:“这卢氏族学……打死也不能去!得想个法子……称病?对!称病!就说感染风寒,卧床不起!”

他这边内心戏汹涌澎湃,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好在院中众人皆沉浸于喜悦之中,并未察觉他的异常。

接下来的庆祝,于山便有些心不在焉了。虽然席间推杯换盏,笑声不断,老余氏更是热情地不断给他夹菜,但他总觉得,那“卢氏族学”四个字,如同一个魔咒,悬在他头顶,让他坐立难安。

直到酒足饭饱,告辞离开萧家,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夜晚的凉风一吹,于山才稍稍冷静下来。

一种前所未有的“甜蜜烦恼”,涌上心头。

按常理,他辖区出了萧宁这等“神童”,他这父母官理应大张旗鼓地前去表彰、鼓励,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和佳话!上报州府,说不定还能得个“教化有功”的考评!

可现实呢?他不仅不能去,还得绞尽脑汁地躲着!生怕被对方识破身份!

一想到要向萧宁,向萧家众人摊牌——“哈哈,不好意思,其实我不是什么酒楼东家,我是本县县令”——于山就觉得一阵头皮发麻,尴尬得脚趾能抠出三进院落!

那孩子会怎么想?萧老夫人会怎么想?他们还会像现在这样,毫无芥蒂地把他当做一个可亲的“后生”或“兄弟”吗?

于山第一次发现,原来维系一个谎言,竟是如此艰难,尤其是当这个谎言的对象,是你真心敬佩和感激的人时。

“唉……”他长长叹了口气,望着天边那弯新月,喃喃自语:“能瞒一日是一日吧……这‘百里侯’的马甲……可得捂严实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