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明烛勤政,凤帷承欢 - 皇明 - 雨落未敢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明 >

第193章明烛勤政,凤帷承欢

第193章明烛勤政,凤帷承欢

与众臣议毕国事,不觉已是暮色四合。

殿外残阳渐隐,余晖映照在朱红宫墙上,为肃穆的皇城镀上一层金辉。

英国公张维贤等人躬身告退,衣袍窸窣间,低声齐道:“臣等告退。”

朱由校微微颔首,目送他们缓步退出殿外。

暮色沉沉,几位重臣的身影在宫灯映照下渐行渐远,最终融入渐浓的夜色之中。

众臣离去之后,朱由校也是从御座上起身。

他在宫人的侍奉下,褪下朝服,换上一袭轻便的武服。

东暖阁内烛影摇红,他沉心静气,一招一式地演练起五禽戏与八段锦。

拳掌生风间,额角渐渐沁出细汗,紧绷的筋骨也随之舒展开来。

待收势吐纳时,已是通体畅快,连日的疲惫仿佛随汗水尽数排出。

“摆驾温室殿,朕要沐浴!”

朱由校话音方落,魏朝便躬身应道:“奴婢这就去办。”

他转身疾步退出殿外,低声对候命的内监们吩咐道:“速去准备!玉泉山的御用水可都煮沸了?兰草、檀香备齐没有?“

温室殿坐落于乾清宫西侧,待皇帝驾临时,殿内早已备好一切。

巨大的铜制浴盆中盛满热气蒸腾的泉水,水雾氤氲间,隐约可见水面漂浮着兰草、檀香与茯苓等药材。

这水乃是特取自玉泉山的御用泉水,经煮沸后由宫女反复试温,确保恰到好处。

水汽裹挟着馥郁的香气与淡淡的药味在殿内弥漫,若是不明就里之人闻见,怕要误以为这是在腌制什么珍馐。

毕竟这阵仗,比起沐浴,倒更像是要把大明皇帝当食材精心炮制一番!

那铜制浴盆宽大异常,莫说皇帝一人,便是五六人共浴也绰绰有余。

只是伺候沐浴的宫女们皆是年过三旬的妇人,鬓角已隐现银丝。

此乃祖制所定,专选年长持重者侍奉,既通晓沐浴礼仪,又可杜绝以色惑主之患。

这御前沐浴的规矩,倒也别有一番讲究。

虽侍奉的宫女们已非妙龄,但手法却极为老道娴熟。

先是捧来温热的药汤,以素绢浸透后轻敷龙颜,待须发软化,便取丝瓜瓤蘸着特制的澡豆——那是以绿豆粉、猪胰与皂角秘制而成,在龙体上细细擦拭。

银勺舀着温水徐徐冲洗时,宫女们格外小心,绝不让圣体完全浸入水中,唯恐‘龙气泄散’。

末了,还要用玫瑰露轻拍周身,谓之‘固香’。

待整套流程完毕,朱由校起身时,先前的汗浊之气早已消散无踪,周身只余淡雅馨香,连发丝间都萦绕着若有若无的兰麝之气。

朱由校刚披上一袭素色常服,魏朝便捧着朱漆托盘趋步入内,满脸堆笑地躬身道:“陛下,今夜可要翻牌子?”

说是翻牌子,实则眼下可选之人不过两位:一位是司寝宫女赵清月,另一位则是暂居西六宫的秀女于佩珍。

至于张嫣她们,还在选后走流程中。

朱由校并未理会魏朝的问询,转而问道:“选后之事进展如何了?”

魏朝见皇帝对翻牌子兴致缺缺,眼底闪过一丝失落,连忙躬身回禀:“回陛下,选后大典已至尾声。李太妃特意嘱咐,待最后遴选之日,请陛下亲临'引看',以圣鉴裁定皇后人选——既要观其品性德行,亦需考量容貌仪态。”

没错,皇后的人选,皇帝是可以决定的。

当然

这是在实权皇帝手上是这样的。

若遇主少国疑、权臣当道之时,所谓选后不过是一出提线木偶戏。

那凤冠最终落在谁家闺秀头上,全凭幕后之人翻云覆雨,帝王亦不过是个盖印的傀儡罢了

“既是太妃特意安排的引看,朕倒要亲自去瞧个分明。”

选后的流程,朱由校并未破坏与僭越。

对于入宫的秀女,除了落选的于佩珍之外,其他人连见都没见。

只是看了画像而已。

朱由校对未来后妃人选颇为重视,尤以皇后为甚。

他深知贤后有助于帝王之功业。

正如唐太宗有长孙皇后襄赞内廷,明太祖得马皇后持重后宫,成祖帝业亦离不开徐皇后的辅弼。

帝后若能同心同德,则朝纲自振;倘若中宫失德,后宫不宁,帝王又何以专心治国?

朱由校回想起前世十分爆火的《甄嬛传》,心中有几分打趣:

若雍正朝后宫当真如剧中那般波谲云诡,朝中国事已耗神费力,后宫还整日上演勾心斗角的戏码,纵是铁打的君王也经不起这般折腾。这般内外交困之下,雍正帝积劳成疾而崩,倒也不足为奇了。

他可不想似雍正皇帝一般,早早呕血而死。

自然是要像王八一般,能活几年,就多活几年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