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盐税试点,鲁地破局 - 皇明 - 雨落未敢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明 >

第452章盐税试点,鲁地破局

第452章盐税试点,鲁地破局

广寒殿内的晨雾尚未散尽,朱由校已将剩下的锦衣卫密报逐一翻阅完毕。

此时,殿外传来太监的唱喏声:

“启禀陛下,辰时已到,请陛下前往皇极门御门听政。”

朱由校整理了一下明黄常服的衣襟,起身乘上帝辇。

帝辇行过长长的宫道,沿途的侍卫、太监皆躬身行礼,大气不敢喘。

今日御门听政,关乎漕运、九边、江南三大要事,满朝文武都清楚,陛下定要拿出个章程来。

皇极门广场上,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等候。

文官身着绯色、青色官袍,立于左侧。

武官穿着铠甲,佩着刀剑,立于右侧。

内阁首辅方从哲、次辅刘一燝、群辅叶向高等人站在最前排,皆是神色凝重。

见帝辇到来,百官齐齐躬身:“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走上皇极门的御座,目光扫过阶下的群臣,声音沉稳:

“众卿平身。今日议事,先议漕运、九边、江南水灾三件事。”

话音刚落,群辅李汝华便出列躬身:

“陛下,漕运因江南水灾堵塞已逾半月,京师粮价腾贵。

臣已令漕运总督疏通河道,可苏州至扬州段的堤坝损毁严重,需征调民夫修缮,至少还需十日才能通航。”

朱由校点了点头。

“江南水灾呢?”

朱由校又问。

“陛下,户部已将赈济粮分发至各府县,然苏州、松江一带仍有流民聚集,皆因当地官绅克扣粮米,臣正派人核查,不日便有结果。”

阶下的群臣顿时议论起来:

有的说应先修漕运堤坝,确保粮草通行。

有的说该先治苏州官绅,安抚流民。

还有的武官建议加强大同的兵力,防备王威生乱。

吵吵嚷嚷了近半个时辰,仍未达成一致。

朱由校坐在御座上,目光平静地看着群臣争论。

待议论声渐歇,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却不似方才那般温和:

“漕运要修,流民要安抚,九边要防备,这些都是急事。

但朕今日,倒想提一件‘不急’的事。

盐税。”

此言一出,阶下顿时安静下来。

百官皆面露诧异,不知陛下为何在此时提起盐税。

朱由校的目光落在户部尚书身上:“李卿,去年两淮盐税入国库多少?”

李长庚愣了一下,连忙答道:“回陛下,去年两淮盐税共一百零三万两。”

“一百零三万两。”

朱由校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带着几分冷意。

“太祖年间,两淮盐税最高时达四百余万两。

万历初年,也有三百余万两。

如今袁世振推行纲运法,盐税却只剩百余万两,这中间的差额,去哪了?”

阶下的方从哲闻言,眼神骤然闪烁了一下。

袁世振的纲运法,背后牵扯着两淮盐商的利益,牵扯着许多以此谋生的人。

叶向高则是眉头紧皱,面露忧色。

他早就知道纲运法的弊端:

袁世振将盐引承包给少数盐商,允许其垄断盐业,盐商则暗中贿赂官员,将盐税压低,导致国库收入锐减。

可盐商势力盘根错节,连宫中的一些太监都收了好处,他几次想上奏整顿,都因顾忌利益集团而搁置。

如今陛下突然提起,怕是要动真格了。

朱由校将两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却并未点破。

他只是淡淡说道:“纲运法推行三年,盐税不增反降,必有蹊跷。

此事,众卿可先留心,日后再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