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凤仪引潮,王驾微服 - 皇明 - 雨落未敢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明 >

第486章凤仪引潮,王驾微服

第486章凤仪引潮,王驾微服

天启二年,十一月。

一股寒潮自塞北呼啸而下,像一柄冰冷的利刃,劈开了北地的干燥。

往日里少雨多风的北直隶,竟罕见地飘起了鹅毛大雪。

起初只是零星几点,没过半个时辰,便成了漫天飞雪,棉絮般的雪片打着旋儿落下,将田野、村庄、官道都裹进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北京城也被这场大雪彻底覆盖。

城墙的青砖被染成了雪白,琉璃瓦顶积着厚厚的雪,像给紫禁城戴了顶银冠。

街面上的青石板路看不见了,只留下一行行深浅不一的脚印。

平日里因旱情愁眉苦脸的百姓们,此刻脸上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连平日里板着脸的税吏,路过街边时,也忍不住停下脚步,望着漫天飞雪,轻轻舒了口气。

北直隶已旱了半年,田里的麦子都快枯死了,这场大雪,总算能让旱情缓一缓。

官员们更是松了口气。

早朝时,不少大臣顶着一身雪沫子进了紫禁城,朝会一开始,便有人上奏:

“陛下,北直隶普降大雪,旱情可解,此乃天意佑大明啊!”

朝堂上顿时一片附和之声,朱由校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的奏报,脸上也露出了笑意,当即下旨:

“传朕旨意,令顺天府派官巡查各地雪情,督促百姓趁雪蓄水,以备来年春耕。”

宫外寒雪纷飞,宫内却暖意融融,尤其是坤宁宫,更是热闹非凡。

今日,皇后张氏传旨,召三品以上命妇入坤宁宫觐见。

消息一早便传遍了京城的勋贵府邸,命妇们早早地梳妆打扮,穿着锦绣褙子,披着貂裘披风,顶着风雪往宫里赶。

对于这位皇后的召见,她们早已见怪不怪,甚至带着几分期待。

按大明旧例,皇后召见命妇,多在正旦、冬至、千秋节这些重要节日,可张皇后自入宫以来,却打破了惯例,几乎每月都要召命妇们入宫小聚。

更让她们期待的是,每次召见,皇后总能拿出些新奇物件,引得京城风靡:

去年冬天,皇后拿出“番薯”的种子,教她们如何种植,如今北直隶不少勋贵庄院都种上了,据说产量比麦子还高。

开春时,皇后又拿出“香水”“香皂”,那香水喷在身上,香气能留整日,香皂洗手洗脸,比胰子干净清爽,很快便成了京城贵妇们的必备之物。

久而久之,命妇们都盼着皇后的召见,想看看这次又有什么新鲜玩意。

很快。

命妇们便到了坤宁宫外。

这刚踏入坤宁宫的内殿,命妇们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睁大了眼睛。

往日里挂着锦绣帷幔的殿内,此刻竟摆满了晶莹剔透的物件,阳光透过殿顶的天窗洒进来,落在这些物件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晃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这是……什么物件?”

定远侯夫人率先开口,她穿着一身石榴红的褙子,戴着赤金镶珠的抹额,此刻却忘了仪态,快步走到一面一人多高的物件前,伸手轻轻触碰。

那物件表面光滑冰凉,竟清晰地映出了她的身影,连她褙子上绣的缠枝莲纹样都看得一清二楚,比铜镜清晰百倍不止。

“这是玻璃全身银镜。”

一旁的宫女笑着解释,声音轻柔。

“玻璃?”

永康侯夫人也凑了过来,她盯着那面镜子,又看了看自己腰间挂着的小铜镜,忍不住感慨。

“我倒是听说过西洋有玻璃,可从未见过这般透亮的!你看这镜子,连我鬓边的珠花位置都映得丝毫不差。”

命妇们纷纷围拢过来,有的对着全身镜整理衣襟,有的好奇地触摸殿内的其他物件:

窗边装着彩色玻璃的窗棂,阳光透过玻璃,在地上投下斑斓的光影。

墙角摆着一个圆形的玻璃鱼缸,里面几条金红色的锦鲤游来游去,透过透明的玻璃,连鱼鳍的摆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案上还放着玻璃灯罩,罩着里面的蜡烛,火光透过玻璃,变得柔和而明亮。

甚至连桌上的酒瓶,都是透明的玻璃做的,里面的酒液清澈见底,能看见酒面上的涟漪。

“这些玻璃物件,真是巧夺天工啊!”

丰城侯夫人伸手摸着玻璃鱼缸的边缘,眼神发亮。

“以前听人说郑和下西洋时,带回来过西洋玻璃工匠,宫里也有玻璃制品,可都是些灰蒙蒙的小物件,哪有这般色彩鲜艳、透亮光滑的?”

“谁说不是呢!”

定远侯夫人点点头,语气里满是喜爱。

“我要是能把这面全身镜搬回家,每日梳妆都能看清楚了,可比铜镜方便多了。”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买到,要多少银子。”

永康侯夫人搓着手,眼里满是期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