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坤宁夜话,宗室之谋
第510章坤宁夜话,宗室之谋
夜色如墨。
坤宁宫的琉璃灯盏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透过雕花窗棂,驱散了深夜的凉意。
朱由校身着常服,步履轻缓地踏入殿内。
“陛下驾到~”
殿外太监的通传声刚落,皇后张嫣已快步迎了上来。
她身着一袭月白色宫装,裙摆绣着缠枝莲纹,乌黑的发髻仅用一支玉簪固定,未施粉黛的脸庞虽带着几分倦色,眉眼间却依旧温婉动人。
“臣妾,拜见陛下。”
她盈盈俯身,裙摆扫过地面,行了一套标准的宫礼。
朱由校快步上前,伸手扶起她的手臂,说道:“无须多礼,快起来。”
他仔细打量着张嫣,见她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鬓边还有几缕碎发垂下,便知晓这几日她着实劳累。
“亲蚕礼的事宜都忙完了?看你这模样,怕是没好好歇息。”
张嫣顺势依偎在他身侧,拉着他的手走向殿内的暖阁,脸上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
“都安排妥当了,明日便是最后一道祭礼,过后便清闲了。”
“朕的皇后辛苦了。”
朱由校打趣一声。
“这些都是臣妾的本分,哪谈得上辛苦?倒是陛下,连日批阅奏疏,还要操心西南、江南的战事,才更该保重龙体。”
暖阁内早已备好了热茶,宫女们端着托盘轻步上前,将冒着热气的茶盏放在案上,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只留下帝后二人。
朱由校在铺着软垫的椅子上坐下,张嫣则绕到他身后,纤细的手指轻轻按在他的肩头,力道适中地揉捏着。
她知晓皇帝连日伏案,肩颈定然酸胀,这揉捏的手法,还是特意请教了太医院的太医,专为舒缓劳损而来。
“嗯……”
朱由校舒服地闭上眼,感受着肩头的酸胀渐渐消散,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怎么突然给朕揉肩?莫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朕说?”
他与张嫣成婚快两年了,夫妻二人默契十足,她这般反常的举动,定然是藏着心事。
张嫣的手指顿了顿,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轻声开口。
“陛下,臣妾自执掌后宫以来,时常会收到一些宗亲的信件……”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
“信里说,不少远支宗亲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有的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还有些旁系子弟,流落街头沦为乞丐。
都是朱家的血脉,落得这般下场,实在让人心疼,也有损皇家的脸面。
臣妾想着,是不是能从内帑中拨出一些钱粮,接济一下这些人?”
“接济?”
朱由校猛地睁开眼,脸上的惬意瞬间褪去。
他抬手按住张嫣的手,示意她停下揉捏,转头看向她,语气复杂。
“皇后的心意,朕明白。可接济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啊。”
“大明立国两百余年,宗室子弟繁衍得太快了。
太祖皇帝当年定下宗室分封之制,本是想让子孙后代共享富贵,可谁曾想,这些宗王、郡王们,一个个皆是多子多福,短短两百年,宗亲的数目竟已超过十万之众。”
“十万?”
张嫣微微蹙眉,她虽知晓宗室人数众多,却不知竟已到了这般地步。
“是啊,十万还是保守的数字,朕估计,人数或许已经到了十五万人了。”
朱由校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
“就按最低等的奉国中尉来算,每人每年的俸禄是两百石粮食。
这十万宗亲,一年下来便是两千万石俸禄。
去年朝廷全年的赋税,折算成粮食,也不过三千多万石。
若是真要按制发放俸禄,光宗室一项就占了大半,剩下的钱粮,如何支撑军队、赈灾、修河,如何推行新政?”
实际上,到了嘉靖的时候,宗禄就没有完全下发过。
“更何况,这些宗亲之中,并非人人都贫困。
那些亲王、郡王,占据着大片良田,垄断地方商贸,富得流油。
真正受苦的,是那些远支的奉国中尉、镇国中尉,还有那些未得封爵的子弟。
可即便如此,要接济这数万贫困宗亲,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内帑的钱,朕本打算用来支持水师造船、科学院研发新技,若是都拿去接济宗室,新政便成了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