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商户之间的小心思
第98章商户之间的小心思
退朝后,太子回到东宫,不一会儿有小太监就将李归远从偏僻小路领了进来。
“太子殿下。”李归远对着萧玄澈施礼。
萧玄澈立在窗前看着窗外开的正艳的海棠花,脑海中自动浮现出姜尽欢的容颜,不由得勾唇笑了笑。
“今日父皇的用意你可知晓?”
李归远不明白太子为何发笑,只是按照自已理解的意思如实回禀道。
“皇帝陛下想要堵住天下万民悠悠之口,只能将罗县令革职,但不让臣去查账,也是为了给皇后一族留些颜面。
至于勇武侯那边,陛下是真心不想封赏,但形势被迫只能赏赐了一些没用金银。”
太子闻言连连冷笑,“父皇还是那么胆小多疑,裴翊安虽说不是我的伴读,只在宫里见过几次面。
但孤观他性情忠烈,有情有义,不是那种会拥兵自重的臣子,也不知道父皇一天到晚怀疑什么,硬生生把人推到了对立面。”
李归远对裴翊安不是很了解,但大哥一直在他面前说他的好话,他也就对那人印象还算尚可,至于其他方面他不好评说。
”再说姜家,陛下上次给姜明庭大人的赏赐已经很重,这次不好再升官,只能把赏赐落到荣嘉县主的身上。
正好海安县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很多银子,现下封赏给荣嘉县主,他只用掏很少的银子就能将这块烫手山芋扔出去,简直一举两得。陛下真是好手段!”
太子转身走到李归远身边,瞧着他不屑一顾的神色,笑道。
“你还是这样的脾气,惯会阴阳怪气,拐着弯的嘲讽人。”
李归远气定神闲的抱拳,“太子殿下冤枉臣,臣没有那个意思。
倒是殿下似乎对荣嘉县主印象颇好,这次在陛下面前特意贬低她们姜家的功劳,不也是拐着弯提醒殿下他们功绩吗?”
君臣相视而笑,一股无言的默契流转。
二十日后。
到了开饭的时间,所有灾民停下手里修缮房屋和船只的活。
十几家商户粥棚前照常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可唯独姜家粥棚前人数最多。
姜时愿带着大夫们在照顾病患区的受伤民众,姜明庭和姜尽欢在主持着施粥的具体流程。
姜尽欢原本来海安是为了救那些仆从,但她见识到灾后千疮百孔的海安,见识到民间的疾苦,最近几日感触颇多。
以前总觉得自已上辈子很惨,受到一点打击便自甘堕落,醉生梦死,现在想来都是吃饱饭撑得。
如果她像这些每日连温饱都保障不了的灾民,哪里还有时间去自怨自艾?
她觉得自已上辈子目光太过于狭隘,没有见识到后宅外面的广阔天地,才会让自已容易钻牛角尖,经不起打击,脆弱不堪。
在跟这些灾民相处的这些日子,她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没有想过的道理,抛却男女之情,世间还有很多事情值得她去尝试,去经历。
“你这人怎么插队啊?”
“谁插队?我本来就在这里。”
“你怎么不讲道理?插队你还有理了?”
“说谁插队?找打是吧?”
就在姜尽欢思考人生的时候,队伍中后段响起吵架的声音,随即几个人就打成一团。
“怎么回事?”姜明庭沉声问道。
“回老爷,后面有人在别的队伍吃不饱又跑来我们这边插队,两边就打起来了。”下人过来回禀。
“走,过去看看。”姜明庭将手里的饭勺交给别人,姜尽欢也跟了上去。
来到近前,两伙人已经被姜家的人分开了,姜明庭上前扶起一位被推坐到地上的老者,问那些插队的人。
“你们这是干什么?谁家的粥不一样,还要跑过来插队?”
那些插队的人立刻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这位大老爷,不一样,真的不一样。那些商户施舍的粥都能照进人影。
我们这些人实在是吃不饱,没力气干活,只能上您这里再蹭一口,我们也是怕太靠后了吃不到才不得已插队。
请大老爷饶了我们吧!”
“这样吧,你们在后面排队,我保证你们这些人都能吃上我家的粥,但插队的行为肯定不行。”
姜明庭让下人带他们去队尾排队,这些人千恩万谢走了。
姜尽欢悄悄让身边的护卫出去转了一圈,带回来的消息果然是方才插队的人说的那样。
姜尽欢心里有些担忧,“爹,要不然我们也把粥熬得稍微稀一些吧,要不然我们姜家太突出了,恐怕会引起其他人家的不满。”
姜明庭也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可他心里实在不忍。
他们不像是其他商户那样就是为了做做样子博得个慈善美名,他原本就是白手起家,见识过民众疾苦的人。
对这些受灾的百姓多了一份仁慈之心,可如果将江都城所有商户都得罪了,日后在做生意也会艰难万分。
他略一合计,就让下人自第二日起将粥的浓稠度降低了一半,就这样那些商户的家主还总在他这里阴阳怪气。
眼看着朝廷的旨意一直不下来,有些商户挺不住,觉得现在的行为就是白白浪费银子,好多人就撤了粥铺回江都城了。
就剩下沈家还有几户平时跟姜家特别要好的生意伙伴留下来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