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正文完结 - 成为敌国郡主后 - 清淮晓色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2章正文完结

看本章作话!

濯宁城大捷的军报传至朝中,朝野一片沸腾。

迄今为止,南北开战以来,大晋的主帅定国公与南齐的主帅陈桥都是当世有数的名将,两军对垒时,出于各种复杂的思虑以及对战局的谨慎、彼此的忌惮,不约而同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

在奉行此种策略的大方针下,大晋赢的很稳妥,南齐输的也很稳妥。是以濯宁城一战攻陷了这座南齐重镇,是开战以来最值得标榜的巨大战功。

桓悦昨夜和阁臣在文德殿议事一夜,今早匆匆赶去上朝。朝会结束,桓悦又和阁臣议事半晌——大朝会只是个过程,真正要紧的事,只会在议事的小会上认真商量。等他困倦不已地从文德殿出来时,手里拿着军报要带去给明湘看,却见明湘身边的宫女守在殿外,见了他急急忙忙迎上来。

这宫女不及琳琅梅酝,进出都寸步不离明湘,但也是明湘身边少数几个常常跟随的人。桓悦顿住脚步,只听宫女迎上来道:“皇上,郡主说了,倘若皇上有闲暇功夫,请皇上先去慈宁宫一趟。”

慈宁宫?

太后中风,明湘又在宫里,内宫诸事就由永乐郡主打理。她还兼任着鸾仪卫的事务,忙碌起来甚至比桓悦睡得还晚,怎么会一大早赶去慈宁宫?

除夕当夜京城下了一场雪,慈宁宫里堆积了厚厚一层。福容大长公主的儿子想要堆雪人,大长公主不忍拂他的愿望,就令人给他在慈宁宫花坛里堆了个大大的雪人,足有一人高。

这两日雪化的差不多了,桓悦进了慈宁宫宫门,就见那一人高的大雪人已经化了大半,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半截。慈宁宫里人人屏声凝气,面色隐带着不知所措的焦灼,再加上太后卧病人人穿的素淡,衬着一边那只大雪人,真是凄凉到了极点。

他跨进暖阁的门,只见福容大长公主与明湘都在这里,明湘照旧是神情淡然,大长公主则一脸未消的恼怒。

屏风后传来呜呜声,像是人被塞住了嘴似的,桓悦下意识探头一看,只见一个年轻少妇被五花大绑地捆在地上,眼泪汪汪地挣扎,看那服饰,分明是命妇装扮。

桓悦定睛看清了她的脸,顿时愕然,猛地偏过头去。

只见那张脸上血迹斑斑血痕点点,颈间也全是抓挠的血痕。领口衣裳被她自己扯的半开,抓扯的散乱不堪,双手指甲上全沾满了血。原本那张脸上的秀丽是半点也看不出来了,只剩下涕泪俱下的扭曲狰狞。

那居然是刑部尚书章其言出嫁了的长女,章怀翡!

章家算得上门庭显赫,当年章怀翡未嫁时,就是京城千金闺秀圈子中很受欢迎的对象,兼她容貌出色性情端正,又很有几分才气,和几位公主郡主的关系都不错。

福容大长公主也没比章怀翡大出太多,当年也是能一同把臂同游的关系。就是很少与京中闺秀往来的明湘,也会卖她三分面子。

桓悦一时惊愕不已,也不急着说话,只朝明湘投去询问的目光。

“于夫人来得巧,鸾仪卫还没去拿人,倒自己送上门来了。”明湘开口,称呼章怀翡时用的却是她夫家的姓氏,“衡思,给你介绍一下,太后收到的两封未署名的表,就是出自于夫人之手。”

说着,她眼风从章怀翡面上一拂而过:“于夫人好玲珑心思,我本来怀疑的是你的父亲大司寇。”

桓悦:“……”

他十分巧妙地隐藏了自己费解的神情,但还是不大明白,为什么自己只一夜未见明湘,就好像错过了所有大事。

少年皇帝摸一摸袖中那封军报,在章怀翡撕心裂肺的呜呜声中,朝明湘扬眉:“愿闻其详。”

宫正司与鸾仪卫联合展开调查之后,渐渐摸索出了几条可疑线索,也圈定了几个可疑人物。就在这时,琳琅入宫递交郡主府徽宁四年的账簿时,提起了一件事。

她说:“郡主前几日嘱咐,说章四小姐如果再来求见,就见她一面,奴婢回去之后随口问了一句,谁知道听说章四小姐出事了,就是郡主回宫那日,兴德街惊马撞了几辆马车,其中有一辆就是章四小姐的,人似乎不太好。”

明湘一惊:“这么严重?”

琳琅点头。

琳琅只是随口一提,然而她走后,明湘却越想越古怪。

或许和南朝暗探打交道日久,内心深处自然会生出一种奇异的感知。明湘冥冥中总有一种难以消退的疑虑不安,仿佛看不见的虚空中一条无形的丝弦将一切连接了起来,只等她擡手拨动。

明湘一时间没有捕捉到那点怪异的心绪到底来源于哪里,直到宫正司反复审讯慈宁宫宫人,从两次发现书表的位置大致圈定了数位有机会留下书表的命妇。

慈宁宫每逢命妇入宫的日子,整座宫室内人多眼杂,固然是趁乱留下书表的大好时机,但同时也很容易在匆忙间被人发现,所以要想趁乱留下书表,必然不会离此人自己的位置太远。

在宫正司圈出的名单中,明湘看到了刑部尚书章其言夫人的名字。

她忽然心中一动,招来梅酝询问了两句,终于明白自己内心深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疑虑来源于何处了。

当日兴德街惊马,鸾仪卫如临大敌请她改道,原因是什么?

是南朝暗探专有一套对付马匹的手段,鸾仪卫担忧那是南朝暗探设下的套,结果最终惊马受伤的是章怀璧。

明湘闭上眼,她想起章怀璧从前忽然对她说,她想去北司。

梅酝说,章怀璧曾经很多次入宫求见她,但是那时真正的明湘已经离开了京城,宫中‘卧病’的永乐郡主不会去见任何人。

而现在,将书表留在慈宁宫的嫌疑人中,出现了章夫人的名字。

即使明湘不愿意相信,但她隐隐生出了一种预感:如果章怀璧发现自己身边出现了南朝暗探,她会怎么做?

她能怎么做?

涉嫌通敌,那是族诛的大罪,除非主动检举。但是章怀璧对检举的结果并不乐观,因为她不认为明湘对她的信任会超过被检举的那一方。

那她还有一条路可以尝试,凡是要录入北司的鸾仪卫,必先筛查近亲族内有无异样,同时一旦进入北司,相当于和家族切分开了一半,等闲不得私自离开。

也就是说,如果她能加入北司,进可以引鸾仪卫主动去查章家,退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和章家保持距离。

但明湘没有同意。

明湘闭上眼,继续顺着这条思路往下推断。

她没有同意,因为章怀璧当时提出请求显得并不合理,这应该是章怀璧在着急之下匆忙做出的决定,不但没能让她进入北司,反而暂时失去了留在郡主府长住的资格。

这应该是在章怀璧意料之中的,她后来多次试图入宫求见,未尝没有孤注一掷直接揭发的心思,然而时机不巧,那时明湘已经不在京中了。

那么,章怀璧正好赶在她回来不久,身世疑团已经解开的时候出事,是否也有问题呢?

有问题的如果是章其言,那可就太麻烦了。不说私交,只从朝局来看,短短数月间朝局几次动荡,如果再有一位七卿被拉下马,保不齐所有弊病就要在这个时候一齐爆发出来。

从私交而论,她也很不愿意是章其言。一方面,二人几次朝局争端都站在一起,利益一致;另一方面,章其言实在没有通敌的理由,别的不说,无论是这次真假郡主一事中他寻机会替自己上书说话,以及从前几次抓捕南朝暗探,刑部都鼎力相助,再者,章其言是南朝世家最看不上的庶民出身,科举入仕至今位列六部尚书,南朝下再大的本钱拉拢他,也不可能给他一个比尚书更有实权的位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