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忙碌
第十三章忙碌
闻棠先把祝明生父子俩送回家。没件能让人省心的事,工厂那边出了纰漏,一路上工厂工人给她打了五六个电话——裁剪部对色差的布料排版不当,打号时错层。所有事都等着闻棠去拿主意。闻棠连车都没下,将车停在楼下,扭头对抱着孩子的祝明生说:“工厂出了点事,我现在得过去处理。”祝明生一言不发正准备上楼,闻言顿了顿,道:“好的,路上注意安全。”闻棠又说:“我们的事——晚点再谈。”祝明生沉默了会儿:“好,等你回来再说。”闻棠惦记工厂的事,心不在焉“嗯”了一声,便匆匆开车走了。工厂位置比较偏僻,二十几年前闻步荣在这儿买下地皮,修建厂房时,那周围还是一大片农田,地铁没开通,到这儿也不方便。而如今已经初具规模,周围工厂林立,部分地段还被政府列入了改造计划。不得不说,闻步荣年轻时在投资方面还算有眼光。其实,闻棠也不逊色。她和祝明生大学都念的物流管理专业,对服装行业半点都不了解。她一拿到硕士学位就回到了南嘉,纵然跟闻步荣不对付,但还是听他的话由他安排进了工厂。那时她的想法现实,目的也很直接:闻步荣才五十岁,万一再婚折腾出个第三胎,以后她和闻临什么都捞不着。她异常努力,从客户关系维护到成本优化,再到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面料采购、裁剪缝制、定型包装,她都从零开始学起。现在闻步荣把业务全交给她,对她的评价虽不说满分,八九十分肯定是有的。“我明天要飞花城,从花城转飞孟加拉。”路上手机响了声,闻棠等红灯时抽空看了眼,是“竞争对手”方晟发来的短信。事实上说是竞争对手也不准确,服装市场这块大蛋糕,以闻棠她们工厂的规模,顶多吃点边角料。何况方晟工厂的业务已经大半转移到南亚地区,据她所知,南嘉这边的厂房也就剩下百来个工人。闻棠没回,方晟很快打电话过来。她戴上耳机接听。“我买了个新厂——”方晟在那头告诉闻棠,话还没说完,闻棠听到那边又传来手机铃声,他忙道,“闻棠你先别挂,我接个电话…
闻棠先把祝明生父子俩送回家。
没件能让人省心的事,工厂那边出了纰漏,一路上工厂工人给她打了五六个电话——裁剪部对色差的布料排版不当,打号时错层。
所有事都等着闻棠去拿主意。
闻棠连车都没下,将车停在楼下,扭头对抱着孩子的祝明生说:“工厂出了点事,我现在得过去处理。”
祝明生一言不发正准备上楼,闻言顿了顿,道:“好的,路上注意安全。”
闻棠又说:“我们的事——晚点再谈。”
祝明生沉默了会儿:“好,等你回来再说。”
闻棠惦记工厂的事,心不在焉“嗯”了一声,便匆匆开车走了。
工厂位置比较偏僻,二十几年前闻步荣在这儿买下地皮,修建厂房时,那周围还是一大片农田,地铁没开通,到这儿也不方便。而如今已经初具规模,周围工厂林立,部分地段还被政府列入了改造计划。
不得不说,闻步荣年轻时在投资方面还算有眼光。
其实,闻棠也不逊色。她和祝明生大学都念的物流管理专业,对服装行业半点都不了解。
她一拿到硕士学位就回到了南嘉,纵然跟闻步荣不对付,但还是听他的话由他安排进了工厂。
那时她的想法现实,目的也很直接:闻步荣才五十岁,万一再婚折腾出个第三胎,以后她和闻临什么都捞不着。
她异常努力,从客户关系维护到成本优化,再到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面料采购、裁剪缝制、定型包装,她都从零开始学起。
现在闻步荣把业务全交给她,对她的评价虽不说满分,八九十分肯定是有的。
“我明天要飞花城,从花城转飞孟加拉。”路上手机响了声,闻棠等红灯时抽空看了眼,是“竞争对手”方晟发来的短信。
事实上说是竞争对手也不准确,服装市场这块大蛋糕,以闻棠她们工厂的规模,顶多吃点边角料。
何况方晟工厂的业务已经大半转移到南亚地区,据她所知,南嘉这边的厂房也就剩下百来个工人。
闻棠没回,方晟很快打电话过来。
她戴上耳机接听。
“我买了个新厂——”方晟在那头告诉闻棠,话还没说完,闻棠听到那边又传来手机铃声,他忙道,“闻棠你先别挂,我接个电话,孟加拉那边的工人打来的——”
周末的南嘉很拥挤,路况不佳。尤其最近这两年,南嘉突然成了旅游热门景点,游客比本地居民还要多。
车子开开停停,闻棠有些烦躁。电话里方晟用蹩脚的英语跟人聊着天,不知道他是不是被对面传染了,连“ok”都说得一股子浓浓的咖喱味,听得人耳朵不舒服。
“方老板,你先聊。”她回他。
但方晟很快又切换了回来:“别挂——”
“厂房加设备,四百二十万美金。”方晟说道。
闻棠怀疑他今天故意打电话来炫耀,她碰了碰无线耳机,冷淡地接话:“前段时间才看到新闻,那儿不见得多太平。”
“波及不到,就去年那会儿,城里闹得那么厉害,乡下还不是平安无事。房东退休前是银行的,当地的大地主,地都圈起来了。”方晟道,“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闻棠目光看着前方,急忙打灯变道,等车速平稳了才回他:“小心我家老头追杀到你家里。”
方晟笑:“阿叔才不会。”
“别喊得这么亲。”闻棠蹙眉,“没事我挂了,在开车,你一路顺风。”
方晟在手机那端油嘴滑舌:“还研究生呢,这点都不晓得,我坐飞机,你祝我顺风啊?”
“挂了。”她扔开耳机。
八十年代那会儿,南嘉刚开通第一条开往花城的火车。方晟他爸和闻步荣,两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瞒着家里偷偷南下,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背回两大包花城的“时髦货”。
从此,两人的人生便整天跟布料打交道。
那十来年是服装行业的黄金期,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闻步荣发家的时候闻棠才两三岁,在那个人均工资两百左右的年代,闻棠脚上穿的却是九十块一双的耐克鞋,抵得上普通工厂工人半个月的工资。
家里忙着做生意,顾不上孩子,把孩子养歪的不在少数。
闻棠倒还好,闻步荣和她妈妈的孩子心都重,管得紧。
方晟则让人不省心得多,才十几岁就敢逃学,家里零花钱成百成百地给,手下拢了一帮不学无术的小混混,整天混迹在各个游戏厅和溜冰场。
他勉强初中毕业就不上了,后来闻棠考上大学办升学宴时,他家鸡飞狗跳,因为他弄大女生肚子被人找上门来。
还没出暑假,闻棠领着刚小学毕业的闻临去方家吃了顿喜宴。后面方晟老婆生了个小姑娘,偏偏孩子才三岁就离了婚,听说离领结婚证还没到一年。
旁人都觉得方晟这辈子大概就这样了,当个二世祖,家里供着养着,反正饿不死。谁曾想后来他竟也立起来了。这些年他没再婚,他跟闻棠差不多大,女儿已经十六岁。
前年方晟把工厂搬到孟加拉时,闻棠倒也动过心——人工便宜,平均工资还不到八百,技术差些,但派这边工人去培训管理不是什么大问题。她去孟加拉考察了十天,觉得可行,当地做生意的华人并不在少数。
不过闻步荣却极力反对,他年纪大了,年轻时的那份魄力也所剩无几,只希望女儿能将产业守下去。
工厂是闻步荣一手创立起来的,虽然他已经放权给闻棠,但她最后还是没在这上面违背他的想法,总不好将他一脚踢开。
——————————————————————————————————————————————————————————————————————————————————
谢谢宝子们的支持哒,有推荐票的话宝子们留个推荐票再走呗,谢谢宝~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