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顺序
第85章顺序
这事儿的正主是崔浩,所以还得要崔浩出面才行。
崔浩现在可不比一般的平民,他如今也是有功名的了,十岁的秀才,将来有多大的前途谁都说不准,所以也没有人想要得罪,但是“证明身份”这事儿上还真有些麻烦。好在魏明芳将当年的事记得很清楚,像那个“公子”的事就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县太爷一问她都答了上来,于是便信了他们的话。
“你们虽然是崔家的人,也是那位爷要等的人,只是……”县太爷捏着胡子,目光闪烁地看着崔浩和魏明芳笑笑,说:“只是他们出的钱也是修缮被烧毁的那部分,这些年来,这房子衙门也不知道修了多少回……”
“大人,您不用说了,您的意思我们都明白。”魏明芳善解人意地打断那县太爷的话。
崔浩也反应了过来,也说:“正是,大人能将宅院还给我们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如今哪能再要您为难?那些修善宅子的费用自然是要我们来出。”说着就给魏明芳使了一个眼色,魏明芳立即就从袖子里拿出“汇通银号”的凭票来,拿着那东西,就是街上没名的乞丐也可以去“汇通银号”支一百两银子。
县太爷立马就眉开眼笑了,连忙让书吏翻出了当年的记档来,拿出当年那个“公子”的人留下来的房地契交给崔浩,又在记档上记上今天这笔,然后这宅子便就回到了崔浩的手里。
宅子来办手续以前就是看过的了,魏明芳觉得若不考虑情感方面,这一百两的银子花的实在是有些冤枉。那个县太爷说是这几年都在对宅子进行修缮,不过是马屎蛋子皮面光罢,里头破败得都不成样子了。尤其是后宅,最后一排倒座房好几间屋都缺了柱子和房梁,房顶大片大片地没有椽子,也不知道是日久年深都烂了,还是被谁给偷了。魏明芳粗粗地算了算,要将这宅子完全修整好少说还得花四百两。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请匠人,算工钱,都是学问。初来乍道的魏明芳也不敢擅自开工,她跟崔浩商量:“我们来这里也几天了,你看哪天去拜访一下袁老爷?”这些年来袁继昌一直待他们如子侄,不去拜访一下实在是不像话。
“闲事都了完了,就明天吧。”崔浩说。
魏明芳也是这么个意思,于是三个人就凑在一起开始商量送什么礼。其实袁继昌那人挺没追求的,活了四十几年也没有给自己培养一个爱好。——要说他最大的爱好,便是讨好老婆了。只是送不能把他撇在一边,专送他老婆礼物吧?何况他老婆魏明芳还必须去后宅亲自拜访一下的。倒是他老婆爱好兴趣明确,一是爱养花,一是花绣花。在扬州时魏明芳倒是选中了一株盆栽桂花,只是交给渔帮的人送去临湖了,想来想去,魏明芳挽起袖子舔了墨画了几个花样子,算是送给袁夫人的手礼了。至于袁继昌嘛,崔浩割爱将胡大人送他的一孤本贡献了出去。
现在崔浩也是个秀才了,串门儿再不能像原来那样,得先写个拜贴。
中午的时候,崔浩将拜贴写好,让廖氏趁早给送去。不多一会儿廖氏便回来了,说:“我将拜贴送给了门房,怕他们靠不住格外提了姑娘和三爷是袁少爷在临胡的朋友,那人立马就将贴子送进去了。不多一会儿袁老爷便亲自到了门口,问了我好些子的话,说是姑娘和三爷都长大了,果然稳重了许多。又让姑娘三爷不要见外,到了这里便是到了家里,不消什么时候,只管往家里去。”说着顿了顿,似有话还没有说完。
“说吧,怎么了?”魏明芳笑着问道。
“袁老爷跟我说完话便直接出门了,我正要走就被一个婆子叫住,说是……”廖氏欲言又止,最后一咬牙说道:“那婆子说是明天她家夫人娘家的三表舅家的四姑娘要来家里,让姑娘早些去,莫要失礼了。”说着廖氏好不愤忿,恨道:“我就奇怪了,都是去做客的,哪里还规定个先来后道的?还说姑娘去晚了就是失礼?这叫个什么礼?”
魏明芳自然知道这是出于什么故事,她微微一笑,劝廖氏道:“我知道是什么,你用不着生气。”然后又问廖氏:“可打听了袁敏之什么时候回来?”
“说是大后天回来。”廖氏回答。
“哦。”魏明芳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没有多说。
廖氏瞧着魏明芳的脸色不好也不敢烦她,连忙退下去做别的了。
这种事情实在是影响心情,魏明芳一下子就觉得恹恹地提不起精神,还好在这里也没有别的事情做。
第二天一大早,魏明芳和崔浩便收拾妥贴带上廖氏去了袁家。
魏明芳和崔浩是分开走的,他去前宅见袁继昌,魏明芳领着廖氏从后宅角门进去见袁夫人。
袁家是无极的首富,在无极县城城东占了一大片,宅子修得颇为宽敞,分着东中西三个大套院,除了中轴线那一片,东西跨院都是大院子套着小院子,都数不清到底有几进。
说起来袁家的人口并不多,算起来袁敏之爷爷那个辈儿就只有两兄弟,袁继昌那一辈将堂兄弟、堂姐算在一起妹也只有三个,袁敏之这一辈就更不说了,几家子算在一起也才只有袁敏之男丁。
因为人口实在太少了,所以女子也不外嫁的,全是招赘女婿进家里。就是这样,也把有把这三个跨院塞满,他们只好将些亲戚请到家里来住,当然来的最多的是女眷。俗话说得好,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女人就顶五百只鸭子,何况是十几个女人,而且还是十几个报有别样心思的女人……
所以一路走来,魏明芳就像进了养鸭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