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有产一族
第40章有产一族
童生试的资料年底才报,现在才四月,离上报的时间还早,魏明芳虽然也担心李掌柜胸脯拍得梆梆响,最后办事不牢靠,但是还是想观察一下。心道要是他这里不成,到时候拿方子换了银子,再托雷爷或者是周瑾帮忙去办好了。
没有想到的是李掌柜办事跟他拍胸脯一样,都是棒棒的,没几天他便来叫魏明芳让她带上崔浩去衙门办户籍文书。这时候魏明芳才知道,办理户籍文书得要本人亲自到场的,因为衙门要对本人掌印留档。
“以后遇事一定要熄住火,就算是忍不住想要动手也不要闹出人命,就算是失了手闹出了人命一定要清理好现场,不要留下掌纹让人家逮小辫子……”这是魏明芳拿到户籍文书时脑子里冒出的想法,实在是荒诞得很。
按照魏明芳的想法,她和崔浩现在名为姐弟,其实说到底也不是一家人。现在倒还好,崔浩要靠着她来读书生活,等过几年崔浩大了,也该娶妻生子了,那时候他便有自己的一家人了,她可不想在那个时候被人嫌弃为多余的。所以这次办户籍文书时,魏明芳特意把她和崔浩的户籍办成了两份,从法律定了两个人“各不相干”的关系。
魏明芳满肚子的花花肚子弯弯绕,崔浩却是傻啦吧叽的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茬。
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占一个小姑娘的太便宜太多心里过不去,这次李掌办事办得很彻底,顺带着将魏明芳现在在码头圈占的那两分地周围又圈了一些凑足了一亩,置到了魏明芳的名下。
至此,魏明芳结束了在这“大汉帝国”的漂泊生涯,她也属于“有产一族”了。
既然地是自己的了,那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摆出一副“随时都要搬走”的架式了。正好手头也有几个余钱,魏明芳想好好地设计一下这处产业。
开始,魏明芳本来是打算按照当年袁敏之设想的方案来做的,在朝着道路的那边修几间铺面,后面全置成菜园子。崔浩却说那样就太浪费这样的宝地了,他一头扎在房里半天,拿出了数张写意的水墨图来。
魏明芳是不懂中国书画的,但是也能看出崔浩画的美来。
只见一条大江川流不息,船支来往于碌碌的码头,码头上人流撺动,船上的人把身子探出舱外,朝着岸上的亲朋挥别。岸上送别亲朋的人们没入来往的人流里,已经分不清谁是贩夫,谁是走卒,谁又是显贵富绅。只有道路两旁的商铺依昔分得清模样,尤其是紧临着城门的那一处名唤“品香庐”的食寮尤为显眼。
四间临街的铺面,三闭一敞,店面大开,桌椅齐整,客集如簇。一个身材婀娜的少女布衣荆钗穿过穿堂,走进一片菜洼,俯身摘着青菜。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径弯延着从她的身边走过,一路随意地洒下桌椅板凳,它一路走去,在东南角留了下来,留下了一个草棚亭子。亭子里有一套竹制的桌椅,正被几个文人雅士占据着,他们或是坐着低语,或是互瞪着彼此辩论。在离他们的不远处有一条长约十几米的青瓦长榭,亭和长榭有一条碎石小径相连,道路两旁种着几株芍药,正开得争奇斗艳。长榭四面敞开,里面也置了桌椅,有五六套的样子,也坐有客人,他们或是推杯换盏,或是临窗看景,或是对江当歌,好不惬意。在榭的尽头,也就是这个院子的最北面有一条长廊,长廊贯穿东西,与临街的铺面相连。在长廊里置有美人靠,也零星的洒了几套桌椅,有的两两相对,有的错落有致,似规整,又似随意。客人们或是依在美人靠上执酒快论,或是围坐成一团品尝着满桌的美味佳肴。
“耗子,真没有看出来,你居然有这样一手!”魏明芳的眼珠子都快要突出眼眶来了,这俨然是一派田原风情的高级会所,居然让崔浩给设计出来了,她这个现代知识份子都没有想到,崔浩居然有这待才艺!
“时间太短,如若不然还可以做得更完美一些。”崔浩腼腆地笑道。
听着崔浩这话魏明芳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恨道:“差不多就行了啊,过份的谦虚就是骄傲了!”
崔浩也不争辩,嘿嘿地笑着。魏明芳将这一张张画看了又看,真的是爱不释手。她敢肯定,若是按照这图建成,她这“品香庐”必会成为这临湖县,哦不,或者是整个舒州府最附盛名的食寮。
除了钱的方面,魏明芳其实想得更远一些。崔浩渐渐地大了,也该有交际了,有了这么一座产业也算是崔浩跟同窗、好友们交际的一种资本。只是,要建成这样的一座“私人会所”所花费的银钱可不少,魏明芳这几年虽然有些积蓄,但是崔浩明年还要考试也要花销,不能一下子把家底全都掏空了。
魏明芳跟崔浩说:“先把临街的铺面和后面缀的厨房、茅房修出来,菜洼就按照家里那样随便种了,亭子、长榭、走廊先留着。”
“嗯,不过那些路还是得先留出来。”崔浩摸着下巴想了想,又道:“反正修铺面也要拉砖瓦石砾,不如就将原来的青石板路全换成碎石子路得了,以后有了钱再换成青石板。”他指着图纸上的那些散落桌椅的地方,跟魏明芳说:“这些处也要留下来,去‘老成记’订些竹制桌椅,天晴了就放出去,天雨了就收回来。”
说得很是有道理,魏明芳没有理由否定,她附和道:“对,竹制的东西也便宜。”说到这里她突然想到了一处,叫道:“要不咱们就把我们用的器具都换成竹制的吧?”她说前面铺面的桌椅,包括柜台都换成竹制的。
崔浩听了笑道:“要不然干脆将铺面也换成竹棚算了。”说着转身进屋拿出了笔墨纸砚来,在石桌上摊开了纸唰唰几笔就画出一幢写意的竹楼来,跟魏明芳说:“梁柱等都还是用木制,四壁用竹制。”
“好。”魏明芳一看那图一眼便相中了,连声称道:“就这么干。”
话说,这一章的名字应该取成“大才子”才对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