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葬礼 - 梦回大明,成了造反藩王的心尖宠 - Y立方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56章葬礼

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年仅8岁的皇长孙朱雄英不幸染病夭折。

马皇后悲痛不已,就此一病不起。

亲王无诏不得离开封地,亲王妃却可以。

徐玥是马皇后最疼爱的儿媳,得知消息,率先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回京侍疾,而此时的她,已经怀着第三胎。

徐玥在五月下旬抵达金陵,探望过马皇后之后,她当即决定将两个儿子暂时寄养在魏国公府,托她的母亲谢蓁帮忙照看。

此时的朱高炽刚刚满4岁,而朱高煦不到2岁,是个刚断乳不到三个月的小奶娃。

魏国公府也有奶娃,妾室贾氏所生的徐三小姐与朱高煦同年,大了半岁,是六月初生的。

徐玥需要全心全意代夫尽孝。

太医院的姜院使带着整个太医院的人,以及各省选派出来的“民间神医”,日夜研究古籍医书,尝试不同的药方。

而马皇后心知自己大限将至,为了不连累医师受罚,竟连药也不肯喝了。

她对洪武帝道:“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师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医师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师,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洪武帝步履蹒跚地走出坤宁宫,抹掉眼角的泪,对身边的宦官道:“要入秋了,秦、晋、燕、周四王,让他们都别出去了,都回来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在……”

“儿啊!你们的娘亲……啊……”

洪武帝一路喃喃,一路落泪,威震四方的帝王,此时仅仅是一位无力挽救发妻的丈夫。

马皇后日渐枯槁,弥留之际,她对洪武帝说了最后的心愿:“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子孙个个贤能,百姓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

洪武十五年八月初十,五十一岁的马皇后含笑九泉,朝野同悲,沦落为鳏夫的洪武帝恸哭不已,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这两个多月,徐玥衣不解带地照顾马皇后,每日陪她说话,逗她开心,哄她喝药,为她翻身,擦洗身体,防止褥疮,按手按脚……

可是她还是去了。

她亲眼目睹马皇后在短短数月里,油尽灯枯,瘦得胸腔肋骨根根分明,滴水不进,眼睛终夜长开,出气多,进气少……直至她咽下最后一口气。

姜院使哽咽道:“皇后…仙去了。”

洪武帝哀恸地哭嚎着:“妹子!你走了咱可怎么办呐?”

“啊——!”

仿佛一颗火星落入了纸堆。

殿内爆发出更大的哀嚎声。

太子朱标接连经历了丧妻、丧子、丧母之痛,哭到几近晕厥,被内侍抬下去医治。

坤宁宫正殿外,秋风萧瑟。

燕王朱玓如孩子一般跪伏在地,折腰百拜,叩别母后,泪水一滴一滴落在草席上,消失无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徐玥跪在他身边,泪雨滂沱。

她在朱玓完成百拜之后,展臂抱住他,予以安慰,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他悲伤哭泣。

“玥儿,我从此没有娘亲了。”

徐玥轻声细语道:“母后一生积德行善,功德圆满,现在去极乐世界做菩萨了,那里没有病痛,没有烦忧……”

她十二岁就来到马皇后身边,而马皇后毫无保留地,将十八般本事全教给了她。

马秀英,她的的确确是千古贤后,她是真正的将门虎女,她慧眼识人,陪伴着,辅佐着洪武帝从贫贱布衣走到九五至尊。

乱世争霸时,她有能力管理粮饷军需,调和军中将帅的关系,做洪武帝最强有力的后盾。

登基称帝后,她忠言劝谏,从洪武帝的盛怒之下拯救无数臣子的命。

马姑娘,她是淮西二十四将心中最敬爱的大嫂。

守丧的头三日,孝子不可进食。

由于金陵八月昼夜温差较大,白天仍然暑气未消,他们被允许在歇息时补几口水。

徐玥给朱玓喝水的水囊里放入一点参片,心道: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母后不会怪我的。

燕王尝出来时,转头瞅了她一眼。

徐玥低眉顺眼地跪在那里,宽大的孝裙之下藏着近六个月的身孕。

这数月她的脸颊瘦了一圈儿,眼下淡淡青影,显然有一段时间没睡好了,比之在北平时憔悴许多。

朱玓不由得有点儿心疼自家王妃。

接下来便是服丧三年,她要斋戒到守孝结束,即二十八个月,朱玓又有点儿担忧。

到黄昏时,徐玥跪得有些晕眩,身子微微一晃,朱玓立即拧开水囊的盖子,递了过去。

他很想伸出手臂去扶一下她,想靠近些让她靠着自己,碍于此时身披缟素,又是十分严肃的场合,众目睽睽之下,不宜出现亲密之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