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九十二章首发晋江文学城(七十一)……
第92章第九十二章首发(七十一)……
戾帝自是暴怒,重罚了战败的将军,朝会时令众臣商议,该遣哪位武将去讨贼。
戾帝向来独断专横,突然想起来问朝臣,倒不是他开明了,实在是打了几次败仗,先一次他派左军中郎将率五万大军去打汝南郡叛军,结果战败,这次他另派将军率五千精兵去打六安国和江夏郡,又战败,还都败得难看。
着实挫伤士气,戾帝自己也抹不开脸,这才想起来,要问问大臣了。
现下朝堂上的这批大臣比不得以前朝中的大臣,戾帝刚即位时,朝中大臣们虽多有年老,但许多都是几朝的老臣,与伏叔牙一般年纪的武将多是上过战场,其余大臣即便没亲临战场,
但强楚必有强臣,从来都有血性打所有与大楚敌对的势力。
梁萦宫变后,戾帝提拔上来的这批新臣倒是听话,可又失了暴烈,个个出身豪族,身娇肉贵,戾帝让他们自己挑个靠谱点的人去打江夏郡和六安国,便只能相互推诿,把戾帝的脾气都推了上来,当朝怒骂了一通,便叫他们都滚。
下朝后,梁献卓身边的徐节前来求见戾帝。
戾帝正在气头上,直说不见。
中常侍便出去回话,过片刻回来,直笑说徐节来是替梁献卓来递主意的。
梁献卓旧疾复发至今,戾帝都不曾去看过他,戾帝回来以后就因着两地叛乱动怒,这一个多月,戾帝哪天肚子里都有火气,说不生梁献卓的气那绝不可能,但凡梁献卓能好好的站起来,他都要把这气撒到梁献卓头上。
梁献卓主动递主意给他,他还是想听听,他的那些大臣不中用,梁献卓却是实打实会办事。
戾帝便召徐节入内。
徐节进来后匍匐跪地,回禀道,“太子知陛下忧心南境六安国和江夏郡反叛,特命奴婢来为陛下分忧。”
戾帝让他少废话,直接说办法。
徐节道,“江夏郡和六安国临近九江郡,陛下何必派遣朝廷军队跋山涉水去讨贼,不若让九江郡太守魏琨魏使君去平叛贼寇。”
他要是不说,戾帝都快记不起魏琨是九江郡太守了,想想去年年关,梁献卓背着他带亲卫围堵魏琨夫妇,还想杀魏琨抢他妇人,这事做的蠢,让一整个北军卫戍队都知道了,还是他出面摆平的。
梁献卓虽已娶了太子妃,听中常侍说,也甚恩爱,但就怕见着魏琨夫妇又魔怔了。
这眼看着又是年底,地方官都要来长安述职,他是不想再看一次梁献卓为个妇人让人贻笑大方,他脸上也没光。
且魏琨也确实有平叛的能耐,这事交由他去做,也省得他年底往长安跑了,眼不见为净。
戾帝便敲定下来,传召令去寿春,让魏琨奉诏讨贼。
徐节传完了话,便自觉回昭阳殿,告诉梁献卓话已带到。
梁献卓旧疾复发后,昏迷了足有十天,那十天徐节过得极为忐忑,真怕梁献卓挺不过去人没了,所幸梁献卓醒转。
梁献卓醒来后需要静养,徐节等人不经他同意,都不得入殿,他把自己关在殿内,仿佛与世隔绝了般。
徐节当然知晓,这是梁献卓为伏嫽的死伤怀,伤怀过后就能过去。
这才月余,梁献卓就恢复了不少,能提起精神为戾帝出谋划策,让魏琨去平叛,可谓是一石二鸟,既能让戾帝开怀,又能用叛军来对付魏琨。
可梁献卓都相信伏嫽死了,为何还要置魏琨于死地呢?
徐节犹豫着劝道,“奴婢记得先前,太子看重魏使君,还曾想将其收为己用,太子向来贤明,岂能一再为一妇人树敌,那魏使君非寻常人,对付他不如拉拢他。”
桌上烛火昏暗,梁献卓眼底死寂一片,嘴角噙起冷笑。
“此贼有谋朝篡位之心,吾岂能容他。”
魏琨乃奸恶之徒,伏嫽没了,他也会想尽办法杀此国贼。
魏琨有没有反叛的心,徐节不清楚,但换做是他,自己的妇人突然被太子看上,太子还纠缠不休,甚至还想杀他,他也没法愚忠。
梁献卓忽神情变温柔,“吾要去寿春,带吾妇回长安。”
寿春不是伏嫽的家,她是他的妻子,她生在长安长在长安,他要带她回来,让她回到故土。
徐节脸色微变,他哪里想到梁献卓连死人也不愿放,还想亲自去寿春带尸体回来。
太子疯魔了,他在心底想。
可伏嫽殉城,只是他编出来的谎话,只要梁献卓去了寿春,见着活生生的伏嫽,就会知道他说谎。
徐节道,“太子旧伤未好,何必奔波,且陛下也不会让太子去寿春。”
梁献卓未置声。
徐节又道,“太子就算带回了夫人的尸骨,又能将夫人葬在何处?她是伏家人。”
即便安葬,也是安葬到伏家的墓园内。
梁献卓想到了前世伏家的下场,心底尽是荒凉,他对伏家人有愧,他该弥补,伏叔牙没有儿子,但伏家的族人却有,他想过等伏嫽回心转意,他们夫妇重归于好,他就着手重用伏家人,伏家人忠义,他们不会变成外戚之祸。
可伏嫽死了。
梁献卓面有痛苦之色,“不必再劝,吾意已决。”
徐节顿时知劝他无用,这趟寿春行他必去。
徐节想到了死去的苏让,苏让当初受薄祯指使,陷害伏嫽夫妇,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搭了进去。
梁献卓想求情,戾帝也不允许,苏让活活被打死。
他跟随在梁献卓身边的年头比苏让还长,苏让犯了错,梁献卓尚且宽容,他有了错,梁献卓大约也不会杀他。
与其被他发现,不如主动交代了。
徐节一下跪到地上,“奴婢骗了太子,那伏氏……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