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八十九章首发晋江文学城(六十八)…… - 嫁宿敌 - 火烧花果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嫁宿敌 >

第89章第八十九章首发晋江文学城(六十八)……

第89章第八十九章首发(六十八)……

伏嫽撇嘴,打仗用脑子这点她一直觉着甚好,但就怕遇到了同盟蠢货,魏琨设计用峡谷制敌,这是奇招,不废一兵一卒就把叛军给赶出了六安国。

奈何在梁峰看来,便是没助力,兴许更觉得是他们六安国地势优越,易守难攻,这才起了歹心,既不认帐,也不怕朝廷知道他有谋反的心思,那自然是有反心。

这次梁献卓派朝廷大军攻打寿春,不知找的是什么由头,梁献卓恨极了魏琨,一次不成,必有下次。

“汝南郡叛军中流传着一个流言,说我与汝南郡那位太守勾结,榨取了汝南郡的财富,九江郡才日渐富饶,他们之所以攻打六安国,只是被淮水阻隔,不得不绕路先攻六安国。”魏琨淡声道。

这流言的矛头直指魏琨,若说无人引导,伏嫽是不信的。

魏琨笑一声,“陈芳从被俘士兵口中得知,陛下派五万大军征伐汝南郡叛军,但当他们抵达颍川郡时,陛下又命他们在原地停驻,到六月,太子监国,太子让身边中官递密令给领军的左军中郎将,让其南下打寿春,原因是你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寿春已经被汝南郡叛军攻下了。”

伏嫽直皱眉头,这么说来,汝南郡叛军中的流言定也是梁献卓放出去的,现今梁献卓监国,那戾帝已不理朝政,她这几天还担忧过,徐节趁乱进城,与太守丞接洽,太守丞贪生怕死,大抵已经透露了魏琨秘密谋反。

现在什么也不用担忧了,梁献卓那狠毒的性子,定会让全天下都知道魏琨是反贼。

梁峰造反,汝南郡叛军,这俩正好吸引朝廷火力,他们在九江郡还能过一阵子安稳日子,也可观望这天下的局势,绝不做这出头鸟。

“我已写好奏疏,命人快马加鞭送去给扬州牧,托扬州牧想办法,替我把这封奏疏递到当朝廷尉手中。”

先帝时伏叔牙任太尉掌大楚军政,后来戾帝即位,将伏叔牙贬职,从此朝堂上再无太尉之职。

如今朝堂上,三公只剩两公,丞相窦信明哲保身,甚少决断朝政,廷尉张赏管司法刑狱。

梁萦宫变之后,这朝堂新在位的官员都是戾帝一手提拔的,其中张赏和大司农任陶是戾帝唯二倚重的当轴,但任陶的女儿嫁给了梁献卓,想也是偏向梁献卓。

是以奏疏递给张赏,张赏才能把奏疏递交到戾帝手中。

伏嫽稍一想就知道魏琨这封奏疏定是状告梁献卓假公济私,这办法好,朝廷大军才刚撤出寿春,那么多人赶路,只要赶在他们前面把这封奏疏送到戾帝手里。

之后梁献卓说魏琨造反,戾帝也未必会信,有前车之鉴,戾帝更可能当他扣魏琨造反的帽子,是为了占有她。

但也不能什么都指望戾帝,戾帝终日沉迷丹药,说不得哪天吃丹药就能吃死,到时梁献卓即位,造不造反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总不能一直挨打。

当务之急,还是要壮大守备军,莫说远处的朝廷,就是近处六安国,现在梁峰天不怕地不怕,魏琨还坑了梁峰十多万钱,先前是因叛军压境,梁峰才放下仇怨,今时梁峰都翻脸不认帐了,转头就可能打过来。

显然魏琨也深知时间紧迫,回寿春也只歇了两日,便又忙碌起来,当先便是料理被俘虏的三千朝廷士兵,这些士兵原是朝廷正统北军出身,他们要比一般的地方守备军训练有素,魏琨没想杀掉这些人,而是交代司马王据和张绍将他们编入守备军中。

受伤的治伤,缺兵器战甲的给兵器战甲,想家的也给以关怀。

守备军原就有不少是北军出来的,跟随魏琨出来,一路被朝廷逼迫,苦头吃尽,他们对魏琨夫妇最死心塌地,而今又有新兵纳入,少不得要跟他们诉说魏琨夫妇的亲善。

朝廷士兵听从戾帝派遣,出来打叛军,结果梁献卓却命他们南下打寿春,要真是打叛军也就罢了,结果打的是自己人,还害的他们被俘,心中怎会对梁献卓没有怨念,又兼在这里遇到同是北军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不缺吃不缺穿,渐渐的也就不想走了。

--

梁峰自从赶跑了汝南郡叛军,便觉他这六安国是得天独厚的战略优胜地,犯不着太惧怕朝廷,未过几日,便胆子大起来,向外宣称自立,当先便剑指九江郡。

梁峰也是经过深思熟虑,魏琨率兵来六安国支援,也没帮上什么忙,转头自己的老巢还差点又被朝廷给屠了,要说这朝廷也真不是个东西,他虽瞧不起魏琨,但也认可魏琨是个尽职尽责的地方好官,那九江郡能富起来,不还是魏琨治理的好,朝廷卸磨杀驴,把人往死里打。

不过这倒便宜了梁峰,早前还怕斗不过魏琨,现在可不怕了。

就算魏琨回去救下寿春,朝廷兵退,但寿春也受损严重,免不得损兵折将,这时他趁人之危。

必拿下九江郡!

梁峰斗志昂扬,命国相率三千守备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踏过了六安国和寿春城的边境,就被蹲守壕沟里的将士们狠狠暴打一顿,灰溜溜回了六安国。

但梁峰已经对外打出自立的名号了,也怕魏琨还忠于朝廷,替朝廷来镇压他,脑门一拍,就想拉魏琨入伙,打算和他结盟。

为表诚意,他还遣人送了一万足金去给魏琨,足金魏琨收下了,前来谈判的使节被魏琨拒之门外,魏琨让陈芳出去给使节递话,让他从哪儿来滚回哪儿去,九江郡和六安国从此两不相干,让梁峰好自为之。

使节把话带回给梁峰,梁峰为此大发雷霆,可打又打不过魏琨,这怒火只能腹中烧,他的国相倒是聪明些,与他分析魏琨话里的意思。

魏琨不就是告诉梁峰,只要别再侵扰九江郡,随他干什么去。

梁峰大觉国相说的对,魏琨一看就是个没有心胸报复、眼界狭窄的莽夫,又才被朝廷中伤,当下只想关起门过日子,他哪有逐鹿天下的雄心壮志。

这也好,只要他不帮着朝廷,九江郡暂时便不算威胁。

国相又提出建议,既要跟朝廷对着干,还得尽快壮大,最好的办法是与被他们打跑的叛军联合,但梁峰还没蠢到引狼入室,那群叛军明显和常人不一样,这要是真引进六安国,谁是王还不一定,他想来想去,还是想先打下一个郡,扩大地盘再说。

梁峰把目标定在江夏郡,江夏郡临近六安国,又比九江郡还要小一些,对梁峰来说,打下很容易,便兴冲冲的重新召集他那三千守备军,打向江夏郡。

--

却说魏琨托扬州牧递奏疏,扬州牧自也看了奏疏,十分震惊梁献卓竟又差点屠了寿春城,这还了得,便派人加紧送去给廷尉张赏,张赏收到奏疏,便立刻进宫,呈奏疏给戾帝。

彼时戾帝才刚服用过汤药歇下,中常侍嘱咐殿内宫婢小心伺候,才出来见张赏。

中常侍是戾帝跟前最亲近的内臣,张赏对他有三分敬意,询问能否见戾帝。

中常侍便说戾帝身体未痊愈,不能操劳。

张赏想了想,把奏疏交给中常侍,让他一定要交给戾帝,随即不便在打扰,告辞出宫。

中常侍转头就把奏疏送到了梁献卓的书案上,那封奏疏是魏琨所写,状告他罔顾寿春城百姓的性命,想要第二次屠杀城中百姓。

梁献卓微微觑着眸,把这封奏疏丢进了火盆焚烧殆尽,魏贼固然可恨,但终归是戾帝压制住了他,所以魏贼才敢一再挑衅他。

戾帝昏庸归昏庸,攥在手里的朝政大权却甚少舍得丢给旁人,现今是他身体不适,才肯放权,可忠于戾帝的朝官,譬如张赏之流,有些事终归会防着他。

近来戾帝察觉到丹药有问题,已经停服丹药了,黄山宫内研制丹药的方士都被他给杀了,让重新换一批方士,这回不吃丹药求子了,改修仙求长生,让黄山宫中的那些方士想办法,让他练得长生术,这样有没有儿子都不重要,他长命百岁,便永远是皇帝。

他想过杀了戾帝,但朝中不服他的大有人在,以张赏为首的党派只忠于戾帝,即便他已拉拢大司农任陶,可大司农终归矮张赏一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