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一百二十六章首发晋江文学城(一百……
第126章第一百二十六章首发(一百……
伏嫽心里有这个疑惑,也不能立马就给人定罪,人都尉也确实没做过违逆他们的事情,就算让人死,也得死个明白。
伏嫽没急着和魏琨说,他现在手头一堆事,这点小事情她还是能料理的。
趁着院里的梅花还没开败,伏嫽打算办梅宴,请几位属官夫人来作陪。
魏琨的属官里,太守丞和主簿去了广陵协助伏叔牙重建广陵,功曹陈芳和司马王据都在下蔡城未归,如今寿春城这里,能担事的有长史贺都、司马张绍和都尉,其余一些分曹属官人数多,大都听从长史、太守丞和都尉的差遣,如无特殊召令,也不能随意进出太守府。
伏嫽办的只是小宴,也就请了刘女英和都尉夫人来。
刘女英来时带了蒸肉来,说是江夏郡那边常吃的菜,让伏嫽尝尝。
江夏郡盛产螃蟹,刘女英也没法回江夏郡给伏嫽抓螃蟹,就是真抓来了螃蟹,螃蟹性寒,伏嫽怀着孕也不敢吃。
都尉夫人周氏也带了自己做的鸡鸭子饼,两道菜食摆到伏嫽的食案上,伏嫽自也吩咐女婢摆食。
府内庖厨做菜都是紧着伏嫽的口味,魏琨从前长在军营里,有口饱饭吃就行,伏嫽是娇养长大的女娘,吃喝上极精细,以前跟着魏琨随军,魏琨私底下打野食投喂她,来了寿春后,吃不惯这边的东西,魏琨挑了两个会做京里菜的庖厨。
庖厨早得了嘱咐,做的都是附和京兆人口味的菜。
刘女英头一次吃京里菜,只觉新奇,不由称赞了几句厨艺好,而周氏品尝了几口菜肴,神情竟有些恍惚怀念,也跟着刘女英夸了几句厨艺。
伏嫽端详周氏,笑道,“我记得都尉原也是京兆人,这菜应该很合周女君的胃口。”
周氏谦笑,“夫人有心了,许久未吃到这样正宗的长安菜,一时失态,还请夫人不要怪罪。”
伏嫽笑着摇头,请她们赏梅花。
这院子比以前大了一圈,院里的花圃也扩大了,院里原先只种了一棵梅树,今年魏琨又栽了一棵,那棵还没长大,旁边梅花开的热烈,它也开了三两枝,生机勃勃的好看。
伏嫽不能坐太久,不一会便腰酸,让她们自在吃喝,她先回主室歇息了。
周氏是过来人,打从看见伏嫽,就看出她有孕,带着身子是不能久坐,周氏也不会怪她怠慢,况且有她在,终究会拘谨些,反而她走了,才稍微放开,这食案上的酒食都甚美味,她也有心情品尝,反而另一座的刘女英放下了箸,显是吃不惯这些菜。
周氏道,“刘女君的娘家在江夏,我有幸尝过江夏菜,很有滋味。”
刘女英笑容发苦,“如今江夏深陷战乱,也不知何时能再吃到那边的东西。”
周氏被她这么一说,心中也有点触动,她夫君是戾帝任命的都尉,当初来寿春是为督促魏琨,那时只以为在寿春呆不了几年,就会被戾帝调回长安,濯升官职,可世事无常。
先前的太守丞被伏嫽亲手杀了,同是长安来的属官,她和夫君怎不怕,她也很想念长安的太平富裕。
刘女英问道,“周女君想过回长安吗?”
周氏一讪,“在寿春安居挺好的。”
这是客套话。
刘女英自顾道,“我却不想留在这里,若非娘家已无,我真想回去。”
周氏不知她这么敢说,连忙往门外看,所幸那些婢女都不在。
周氏尴尬道,“如今使君器重张司马,将来张司马必前途无量,刘女君是享福之人,何必留恋娘家。”
刘女英叹了口气,“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怎么能割舍。”
她对周氏又一笑,“其实我甚感激使君和夫人,使君出兵江夏,也算是间接替我报仇了,夫人知我思乡,也答应等江夏安定,准我回乡探望。”
周氏不免羡慕,谁不想回乡呢。
刘女英望了望她,笑说,“周女君若也怀念长安,或许可以求一求夫人,没准夫人能准你回去。”
周氏苦笑,“我同你不一样,我家阿郎原是先帝派遣来寿春的,即便夫人准我回京,我也不敢回,就怕新帝不会饶恕我,且使君对我家阿郎十分宽待,只是今日说起,才会想到长安,其实我和阿郎早把这里当家了。”
她没说错,要说起来,都尉身为京里派到寿春的属官,没有及时上报魏琨造反的消息,本就背叛了朝廷,如果她回长安,必然会被新帝治罪,还不如留在寿春安全。
刘女英目光一凝,宽慰了她几句,两人又赏一会梅,便告辞离去。
午间时,魏琨回来陪着伏嫽小憩,两人总能亲热一阵,但近来忙碌,他也只陪了一会,便匆匆出门去办公。
待他走后,阿稚带着刘女英进屋,刘女英进来便复述她和周氏的对话。
伏嫽略放心,这样看来,都尉并没有向着朝廷,除夕夜估摸是祭拜祖宗,思念长安的亲人,这是人之常情,没必要太苛责。
“虽然那些话是我让你试探她,但我知道你也想家,待阿郎打下江夏,我让张绍带你回江夏。”
伏嫽让阿稚把她的首饰盒拿来,她从中挑了一对金擿给刘女英。
刘女英攥着金擿,目中有泪,“多谢夫人赏赐。”
伏嫽摇摇头,“不是赏赐,这是你应得的,你不是我的奴仆,不必这样对我卑躬屈膝,我还是喜欢你傲气。”
-----------------------
作者有话说:宝宝们,对不住,我现在要带我妈去医院,今天只能写这么多了,这章发个小红包!请宝宝们见谅!!![捂脸笑哭][捂脸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