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蒋子龙文集第2卷·子午流注》 - 蒋子龙文集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蒋子龙文集 >

第三十七章《蒋子龙文集第2卷·子午流注》

辛未

这几年他的律条仍然是学大寨的“先治坡后治窝。”这倒不全是因为他事业心过重,只顾工作不顾家。严格地讲他没有一个真正的传统意义上的家,只有一块存身的地方,屋子里必不可少的几样东西都是地震后凑合起来的,一凑合就是十年。他觉得没有必要讲究,反正结婚的时候要全部换新的。如果不结婚,用什么样的东西都无所谓。家具是家庭的摆设,没有家庭还要什么摆设!不为家庭所累,不为物质的东西所累,清锅冷灶也是一种过日子。把简单而又用不着心疼的床铺、桌子、凳子往墙角墙边一推,屋子中间就空出了一块相当大的地方。先用湿拖把地擦一遍,再蹲下身子用干布把空场揩干抹净。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白布包,打开来是一块六尺见方的白绫子。中间用墨画出一个圆圈儿,四周成放射状出天干地支。圆心里写着“汪治国子午流注环周图”。房间里立刻布满神秘气氛,像诸葛亮摆开八卦阵或者装神弄鬼地登上七星坛。他手里没有宝剑,而是一把老式计算尺。旁边一个黑漆托盘,盘里有黄铜墨盒和一管羊毫小楷笔。不能让一滴墨落在不该落的地方,玷污了绫卷。他要根据地域、地磁、季节的不同测绘出世界子午流注时空图。站在这张图前他就能指挥调度各个角落的人跟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诸如纽约八、巴黎人、东京人、南北极人,只要不是外星人,在什么时间会开哪个穴位,生了病该下什么针吃什么药他都了如指掌。这需要计算并把十四经络和全身的每个穴位都写到白绫子上。工程浩大。但极为重要。不能让别人看到,只能自己干,断断续续拖了多半年,就需要有一个安定整齐的时间完成它。眼下不看病不教课,成天无正事可干,正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也省得闲得难受。

架势拉开了,却不能高度地集中精神。智慧不知在什么时候突然就会走火入魔。通过思维的视线,我在子午流注环周图上看见一个庞大的穴位、混乱的机体,劳官穴在胳肢窝里,涌泉穴长到脑门上。我万无一失的计算,百验百灵的经验,用到它身上就不灵,穴位该开的不开,该合的不合,经络错乱,阴阳颠倒!

大瘸子陆玉河在旁边嘲笑我:“算了吧,我的神医,它是死神,你是治不活的!”

陆玉河的瘸腿没有治好,脑袋又歪了,沉重的大脑壳挂在左肩膀上,看着都叫人难受。

我问:“你是怎么搞的?”他愤怒地跳起来,几乎把我的房子捣垮:“这要问你自己,这不是你的杰作吗!”

对不起,我治病凭灵感,靠一股神来之气,和病人一打照面就知道能不能治好他的病。有的人病很小,我也治不好。有的人病很重,我来了情绪,也能治好。你精通子午流注,深得针灸的壶奥,唯独一窍不通审时度势的艺术。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望其五色以知其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什么脏腑。你可曾望闻问切过公司、局、这座城市乃至全国的“五色”、“五音”、“口味”、“喜恶”和“虚实”?你研究生物钟,知道树叶向东西就垂直生长,向南北就会扭曲,且生长缓慢容易死亡。可知社会也有个子午流注,人间万事如大海起落。你只有掌握了涨潮落潮的时刻,把握住潮头,才会走向好运。问题在于你对社会的经络和穴位一无所知,对官场的潮头怎样起落更是蒙头转向。以己之短对人之长,以己之弱对人之强,会有什么结果呢?你能治病却又把精力没用在治病上。治不了命却偏要帮人家治命!人头涌涌都有自已的想法。越是聪明人越不会轻易朝不明确的目标前进,你想争点什么呢?还是想干点什么呢?你真想报答中性的表大爷,还是为满足自己心理上的某种需要?比如功成德重或乐善好施的名声……

他自己也阴阳失调,神经错乱。明知道这种生活对自己不合适,可身子已游到中游,前面的漩涡吸住了他,后面的浪峰推动他,他身不由己地往前钻、往下陷。激流勇退,半途而废,让身已残的学生心再残,于心何忍?现在支持他干下去的动力已不再是简单的对残疾人的怜悯。即使还有同情,也比以前深刻了。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我的气虚在何处呢?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你不为己,天不会诛你,大家呼吸大同小异的空气,相互联系,气血交贯而行。什么都分不开,身体分不开,精神分不开,民族分不开,自己跟其他人分不开!生我一我生,克我我克。自己生命的小宇宙不可能再保持封闭的独立的江河行地、日月经天的运动规律了……

窗外淅淅沥沥,猛然把我从玄妙的对大千世界的万物万事都能解释的怎么说怎么都有理的理论幻想中,拉回百思不得其解的怎么走怎么都会碰得焦头烂额的现实中来。真的下雨了!我心里一沉迈过白绫子到窗前走着。地上已积起水洼,雨下了相当一阵子。这是那种很有耐力的粘糊雨,没有雷吼,不靠电闪,天空混沌成一块铁灰色的砣砣且混沌得均匀,没有缝隙,没有深浅,没有边际。泼下的雨水也十分均匀,老是一股劲,一个节奏。偶而也会紧一阵或慢一阵,但不会停止也不会突然风狂雨暴。能够涝死庄稼饿死人、冲得房倒屋塌的往往是这种雨。七·二八大地震时下的也是这种雨。

我发愣、发懵。医院的全部家当、学校的桌椅板凳和床铺,这下全泡汤了?我曾担心老天下雨。又存一丝侥幸,世界性的气候反常,也许会雨季无雨。思想上却没有准备,万一气候正常了怎么办?整个夏天怎么可能一点雨不下!雨声哗哗,屋子里死一般静寂,那白绫子像盖尸布,格外激起种不吉祥的感觉。我可不想让这感觉把自己室息死!穿上雨衣,骑上自行车,直奔运输队。我很喜欢在小雨中或雪天骑车,没有尘土,马路上清静,别有一种情趣。但是今天没有那份兴味。厌恶和恐惧眼前这蕴蓄着巨大破坏力的混沌。我使出最大的力气,自行车还是一晃三摇地慢慢爬行。周围是雨花水雾,分不清大地和天空,一片迷蒙。雨水顺着雨衣的帽沿灌进脖子,打湿了脸和头发,眼皮火辣辣的,雨水里好像掺了药。突然有卡车驶过带着磁磁的怪叫声,像行驰在海面上的快艇,两旁溅起一丈多高的水柱,把我连车带人一下子打倒了。倒在泥水中,全身都湿透了。一个人孤立无援,徒生一股悲凉。仿佛老天有意把我推进一个原始而强大的生物过程,让我感受大宇宙生命的律动。在这种律动面前,人的生命是软弱的,孤独的。

还好,已经有好几个人站在运输场院的泥水中。他们比我先到了,比我更着急,像我一样也被忧虑和烦恼所困扰。虽然他们来了也是干着急,无能为力。但我不再孤单,一股温暖的火焰正在熔化我内心的寒冷,风不狂,但很有劲道,任意驱使着雨水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医院的全部财产。贵重的设备曾用塑料和牛皮纸包装过,也全被撕碎,像受伤的动物裂开了一道道大口子,在风雨中颤抖不已。身下却是一堆破破烂烂的东西漂浮在水面。更多的东西没有包装,光秃秃承受着风雨的残暴,让我想起残疾同学的胸膛,在痛苦地呻吟,起伏颤动!

沈丹实和平军去找运输队的头头,想借几块大苫布把东西遮盖一下。却是空手而回。平军冲着风雨大声发泄着胸中的怨气:“人家没有苦布。即便有也不能盖了,底下叫水泡着,上边已经湿透了,再捂上苫布还不沤烂了!”

只有一条路,去找公司领导。要马上,赶快!让东西这么泡在水里没有出路。社会的惰性使当官的都有拖延的习惯。所谓:“在中国,时间有它自己的节奏”,就是指当官的领导群众也领导时间,让一切都适应自己的节奏。什么都取决于领导的节奏。你既然办了叫领导不喜欢的事,跳出了统一的规定的节奏,就只好主动出击了,如果要到新房子,天晴以后动员医院的全体职工把重要设备擦净晾干,还能够抢回一部分财产。医院一开业,设备经常使用,就不会锈蚀腐烂。眼下这种场面就是神仙降世也没有办法了!

留下值班的,我叫沈大夫和其他人回家去,守在这儿让人陪着设备一块挨浇又于事何补?她不会骑车,只能由我和平军去公司。送走了丈夫,沈丹实遽然老了,常常一个人漠然失神。我心中戚然,似乎是自己对不住她和死去的老郭。我欠所有人的,没有人欠我的。

我们顶着雨赶到公司,浑身湿漉漉像两只落汤鸡,也并未感动干干净净地坐在大楼里主宰我们命运的人,反而惹得他们嫌弃。因为凡我们站过的地方就有一摊泥水,弄脏了地板。没有敲开高经理办公室的门。经理办公室的周主任告诉我们,高经理应明爱中心的邀请三天前就去香港了。

“高经理去香港明爱中心学习?”

我不相信这个消息。如同不相信快要跟自己结婚的姑娘突然被别人抢走一样。他去学什么呢?他对医学、对残疾人又知道些什么呢?这一切费小姐都是知道的。

“瞧你们这副样子,好像高经理就不该去香港,只能叫你们去!”本应早就该想到事情会如此。周主任腆着肉多情少的脸,拿不是当理说,“领导不先去,你们能去得成吗?”

平军这次表现得比我更沉得住气:“都是谁去了?”

“孙市长带队,咱们公司两个,民政局一个。”

正好占了我们那四个名额。我再一次感到权力的能量是无边的,他们使用起权力来既不谦虚也不悭吝!唯独不管别人会怎样看他们。真做得出来。

“他们也学习三个月?”平军又问。

“领导同志是去考察,来去二十天足够了。”

“是足够了,玩一玩,买一点洋货,二十天富富裕裕。”“行啦,生气也没有你的份,别做梦娶媳妇尽想美事。老老实实干好自己本分的事就行啦。”他的神态、语气充满了对平军实际也是对我的厌恶和嘲弄。他不过是公司的大秘书,我们跟他犯不着,纠缠多了没用。我问:

“哪位领导在家?”

“郑副经理在。”

郑副经理脸色平和,一副天官赐福的样子,松弛的肥肉瀑布似地重挂在脸上。见了我们,眼晴里毫无表情。我不再小心翼翼,不再谨慎地先表达对领导的尊重。而是简单扼要、直来直去地讲了公用医院目前的处境和损失。

副经理沉吟半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