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黑火药初入手、龙冈浦的朴国昌
“老赵叔!”
“小的在!”
“在村里预留的空地上,提前划出位置,多备些木料准备再建三十间土坯房”。
老赵一愣,随即狂喜。
“把总,俺们岛上要来新人了?”
“嗯呢!”
虽然八字还没一撇,但秦逸言之凿凿,信心十足。
“最迟五天后,我就带人去接新人,先按三十户百五十人准备”。
“是!把总!”
秦逸一回头,看到码头上抬下两个木桶,赶紧喊上正在一旁点验甲胄弓弩的孙仲勇。
“和尚,这是六十斤一桶的火药,千万别靠上火源”。
“啊!哥!你要弄火器了?”
和尚很是惊喜,火器对辽西的“关宁铁骑”来说毫不稀奇,但是对穷困潦倒的辽南来说,可金贵了!
大型火器只有旅顺城头的十几门佛朗机炮,手持的火器,那是将主家丁铁骑才少量装备的长柄三眼铳。
鸟铳听说过没见过,即便有也没人敢使,那玩意会炸膛。
“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五两银才给一桶,真特么贵啊!”
两桶花了十两银,去掉木桶本身重量,相当于他花了一万块买了一百斤黑火药。
划到一百文一斤,你敢信?
就这还是火药库的管事,看在王千总面子上才松了口,一般人拿着银子都买不到。
主要就是辽南这边没有产出,过去辽东熬硝的产量也不多,都是工部调拨,千里迢迢发运而来。
秦逸自建的硝田,要到秋天才能见到产出,如今时不我待,必须提早规划火器。
要知道,下一次真正作战,面对的就应该是孔有德叛军。
那可是一支大量西式火器武装起来的“登州火器营”。
“哥!这里面怎么都是袋子啊?这还有根木片?”
从没见过火药桶的孙仲勇,好奇地打开木桶盖,发现不是自以为是的粉末状黑火药,很是稀奇。
“硝十两、黄七钱、炭一两七……哎,别扔啊!”
秦逸接过写着字的木片,随手扔了。
“这破配方不好使,哥自己配”。
稍微了解一点黑火药常识的人,都清楚最合适的黑火药配比。
硝七成五、硫磺一成、木炭一成五。
而颗粒黑火药更不是啥高科技,大明早就掌握了制作方法,当年戚家军可都是使的颗粒黑火药。
为啥如今明军还是使用粉末火药呢?
人工不要钱吗?
丘八们能打得响就行了,除了大炮真有杀伤,乱七八糟的火器,战场上就真的听个响。
敌人还没到射程就打放一空,甚至有抛洒药粉,假称射完的“聪明人”。
一个月挣几个钱?玩什么命啊!
秦逸检查了一下木桶内大袋子装的硝粉,以及两个小袋子分装的硫磺粉和木炭粉。
保养得还不错,板结情况不多。
制造火枪这事,暂时遥遥无期,老徐头会打甲片、刀剑,还真没制过火铳。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但对穿越者来说,只要有黑火药在手,他能玩出花来。
莫急莫急!
秦逸盖上木桶盖,让人搬去自己的屋子。
一些“撒手锏”,就能提上日程了。
……
李朝发源于狼林山脉的大同江,蜿蜒奔流经过柳京(平壤)后,从东往西流入黄海。
入海口是一条狭长的水道,接近海岸的南面半岛处,有一个天然良港。
后世称为“南浦港”,是金家王朝非常重要的对外港口。
而这个时代,此地只是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寨,被称为“龙冈浦”。
李朝平安道水军龙冈镇别将朴国昌,是此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