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强取胜于苦耕,目标李朝棒子
秦逸把随身携带的银子,掏了十两塞在王哥怀里。
“如此作甚?”“下不为例!”的客套声中,秦逸送走微醺的王千总。
一顿酒喝了一个多时辰,秦逸没觉得醉,只是有些尿意而已。
客栈里没蒸馏的黄酒,酒精度估摸着不超过二十度。
大明不是没有蒸馏酒,但被人普遍视作贩夫走卒解馋的伤身劣酒,请客吃饭可上不得台面。
上次从旅顺去獐子岛,秦逸特意买了两缸最便宜的劣酒,回去后重新蒸馏再加入生石灰提纯,制取了不少“酒精”。
加上军中常用并很有效地“金创药”,以及钩针和特制的羊肠线,蒸煮过的干净棉布“绷带”。
小小的“医疗伍”,已经开始拿自家兄弟们训练伤练起手来。
还别说,挺管用!
秦逸骑着马,一路往南,去码头上等待自家的苍山铁到来。
这队小瘪犊子练了一个月,和倪大的快船前后脚出发,结果半道上被甩的影子都看不见。
“唉!早知道让和尚跟着来就好了”。
一直等到快天黑,挂着赤旗的獐子岛苍山铁才姗姗来迟,进水寨时还差点撞了人家水营的船。
秦逸本来想骂几句,一瞅下船的少年水手们,累得差点连路都走不稳。
倪叔健和陆六两人嗓子嘶哑,面色难看,上了码头立马跑到秦逸身前。
“老大,俺们水手队训练不佳,请您责罚!”
“嗯!第一次远航顺利抵达还算不错,下次努力!”
秦逸又好笑又心疼,安慰了一句,随即招呼倪三和陆六,把抬下船装银子的不起眼麻袋搁在马背上。
他这才松了一口气,领着众人去客栈自己租的小院吃饭休息。
这一夜秦逸睡得相当踏实,一方面是解决了急缺的甲胄弓弩。
明天去领的时候,只要银子打点到位,多弄些出来绝对不是问题。
再一个,确认了下一步动手的方向,秦逸可没打算出钱赎买。
敢奴役大明百姓?不让棒子们付出足够平息自己愤怒的筹码,这事可完不了。
“强取胜于苦耕!”
什么铁民的族语?我的就是我的,棒子的也是我的!
穿越者就这么尿性!
……
早春二月十二,辽东依旧冰雪覆盖,辽南沿海的冰层开始缩减。
獐子岛偏南,特有的海洋环境,温度回升得更早。
六头小牛被驱赶着,卖力地拖着铁犁,再次深耕过的田垄,散发着泥土湿润的气息。
灰白掺杂的鸟粪石磨成粉,均匀地洒在田地里,这是秦将军带着人手和船,从东北十里外无人礁岛“板子石”上挖的。
那边还有四个小岛,根据岛的形状,被辽民形象地称为东、西褡裢岛、和大、小耗子岛。
周边还有一些海鸟落脚的礁盘,板子石算是大的,积累了厚达丈余的鸟粪石,远观白花花一片。
很多事就是层窗户纸,捅破了一点都不稀奇。
獐子岛属于棕壤土,只要补充一定的肥料,也算是肥田,当然,跟辽东的黑土地可不能比。
秦逸麾下的两百七十余口,现在还是大锅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整天忙忙碌碌。
但相对充足的饭食供应,让这些原本瘦骨嶙峋的汉奴们,重新丰润起来。
有些恢复快的青壮,大腿和胳膊上再次有了肌肉。
被秦逸任命为民夫营总旗的老赵头,早就没有了过去谨言慎行的模样,村民都喜欢喊他赵爷。
“刘家的,鞭子轻点抽,四花儿还小,别伤了”。
“嗯呢!赵爷放心,俺就吓唬一下,可没舍得使劲”。
老赵满意的点点头,转身去田边检查新挖的水渠,按照逸哥儿的吩咐,这边春耕种早稻。
已经荒废数年,原本遍地杂草,都被烧成草木灰肥田,变相的算休了几年耕。
只要有充足的水源,稻谷产量可比麦子高。
正常北方小麦一亩能收一石,而稻谷最少一石半,如果气候不差,田间耕作跟得上,亩产两石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复耕的河畔田地,老赵丈量过,不算种菜的边角旱田,正经的水田加起来近千亩。
到了夏末早稻一收,就算千五百石粮,今年冬天岛上吃用不尽。
到时候再补种些豆子,嘿嘿!俺们岛的好日子可就美了。
逸哥儿下严令要求的公用茅房集粪,连牛马的粪便都不能浪费。
下风头荒地上,又是挖坑又是堆粪,还搭起了棚子,洒了不少鸟粪石粉、石灰、草木灰和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