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卖瓜
“你们说,昨天来的是多大的将军啊,能把当官的吓得来给咱老百姓赔礼道歉啊?”佟大年琢磨开了
“挺不错一小哥,麦色皮肤,高,结实,雕塑脸”佟罄宇摸摸额头“话少,高冷,偶像包袱重跟个明星似的”
“姐明星是什么星?”暮安不懂就问
“就是卖艺的。”
“姐姐,你怎么能把将军小哥跟卖艺的比呢,这样不好。”
“对,帅”范音也用用新词
“哟,那么帅啊。”佟大年知道这娘俩颜控,一致好评那是真极品。
“我听到他护卫说使团什么的,应该是带着使团进京的吧,朝奉天走的,哎,爹你们昨天路上有遇到吗?”佟罄宇继续给出提示
三个壮劳力瞳孔放大互视了一眼,还是佟大年开口了:“倒是真有,昨天城里都传开了,说是辅国大将军带着西域和谈使团班师回朝,都说这将军是个活阎王,征战西域多年从未有过败绩,此次本也可乘胜追击,皇上却突连下三道圣旨非要和谈,就在众人猜这位辅国大将军要抗旨征战之时,他有带着使团回朝了。传闻其杀人如麻,凶神恶煞,说是黑无常活阎王的啥都有,更有人家画辅国将军当门神的,我昨天远远望了一眼,确实气场两米八。”
范家人今天听到好几个听不懂的词汇,也不问,不明觉厉。
“帮咱的真是那样的人物啊?”范大郎还是觉得不可置信
“不管怎样,人家到底是帮了咱,咱记仇也感恩,不管人家看不看得上,将来有机会总要回报一二。”佟大年总结陈词
“那咱今天还传方子不?”大头有些犹豫起来
“传,总要自个儿立起来,不是每次都有人帮咱,宋伯一会就乡亲们来了,爹,您在家张罗着,大哥大头二头带着村里兄弟们咱进城,娘,你们把料子分了做几身衣裳,点心给孩子们分了。”说完率众人出发。
继昨日的热闹后,清河村,天水县,奉天城再次迎来了炸裂性热闹。清河村东院院门大开,新上任的里正宋伯带领村民去造纸房学手艺,不忘提醒村民佟大年的仁义,东院至此一跃成为村里光荣之家。天水县,奉天城里,佟大年分派人手去各街道居民区发传单,传单内容大致为:我,清河村童生佟大年,因感念寒门读书不易特将家中研制的造纸方子大年纸方公之于众,望学此方卖纸者每刀纸售价不高于8文,愿天下读书人不必为五斗米折腰,有更多人才报效朝廷为民造福。下面附上详细的大年纸制纸步骤。另有不识字者可去各书院门口观摩现场学习,望有识之士和各邻里互通消息。
各书院门口已是人头攒动,贩夫走卒学子大儒什么人都有,纵然书院一向要求肃清,此时也十分纵容这样的热闹,这是造福多少寒门学子的事啊,好多先生院士更是明白其中厉害,几个当代大儒看着宣传单甚至目有泪意,其中就有想起自己年少时求学不易,为买纸一天吃半个馒头的当代大儒王伯之。至此佟大年之名随着大年纸雷动天下,有人想动他也要掂量掂量悠悠众口,纸业巨头此时也只能感叹当初看不上那行人小打小闹此时却已为时晚矣。
甚至在佟大年不知道的京城,此宣传单被收集民生的宫人摆到了皇帝的案桌。
坐在马鞍山上手上拿着传单回头望的陆时野听着陆快回报:“将军说来也巧,这佟大年竟正是昨日清河村种瓜那户人家当家人。”
陆时野听完面无异色,仍是凌厉肃杀,手轻轻抚了抚胸口:“启程”队伍朝百里外的京城行进。
忙完这些,东院兄弟人家的纸也率先出炉了,因赢得了先机仍是供不应求,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市场,有些聪明的早已让远方的亲戚行动,分散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稳定下来之前,东院的瓜终于成熟了。范姥爷终于吃到了垂涎已久的瓜,他哭了:“没白活啊,没白活,咱也吃上皇上的吃食了,咋会有那么好吃的瓜呢。”边哭边吃边吃边哭。范姥姥很是嫌弃,儿孙面前忍着,看了圈埋头干瓜的一家子,咽下瓜瓤:“可别可着吃,留着些卖银钱,大年说这瓜性寒,可别吃坏肚。”范家人哪里忍得住啊,个个吃的肚子溜圆,于是晚上的厕所来来回回,人来人往。跑了五趟哆嗦着腿的范姥爷又哭了:“咱这啥命啊,好不容易吃点好东西,多稀罕的玩意,多好吃的瓜,咱都拉了呢。”
范姥姥是再也忍不住了:“瞧你一把年纪出息的,哪口吃的少了你的,顿顿白饭白面有菜有肉的供着也不知餍足,还居然有脸皮跟二头抢吃食,也不嫌害臊,赶紧把这药丸子吃了,刚小音送来的。”“啥丸子啊,咋不圆呢,还小,还白。”“赶紧吃了吧,孩子们都吃过了。”
拉了半宿的范大郎范大头第二日摘了一车瓜还是跟着佟大年进城了,好东西当然是直接拉到了奉天城。三人先是寻到了陆府别苑,站在正红朱漆大门下,佟大年静静欣赏了会,对比去过的故宫,果然一样的巍峨宏达,猜测着门顶黑色写着陆府的匾额是不是金丝楠木,那精致的雕龙画凤是不是镀了真金,屋檐流光溢彩的应该不是玻璃那就是琉璃了,感叹打仗的真是有钱啊。范大郎感到了压迫感有些不适,看看石阶上比他人还高张牙舞爪的石狮子问:“大年,咱真要送啊,能进的去吗?”
“走,咱去脚门,这大户人家也需采买啊,咱有啥送啥,心意到了就成。”欣赏完的佟大年带着二人绕半圈,看见一双开金柱门,猜想应该是日常主客进出的,又绕了半圈终于看见一双卡蛮子门,等了会,果然看见有下人进出搬货,遂上前找门房,门房一听叫佟大年询问了果然是近日沸沸扬扬的清河村佟大年找来管家。管家得知将军凑巧所帮之人正好是宣扬纸方之人后也微微诧异,看了看瓜确实品相不错也就收下,卓人送去京城。
送完一筐瓜的三人开始去卖瓜。范大郎拉了半宿跟董氏琢磨了半宿,想好了叫卖词,他原本想是这样的,一行人边走边喊:“卖瓜嘞,上好的寒瓜嘞,新鲜大寒瓜个个顶呱呱,皮薄肉厚甜又甜,吃完就能赚大钱,大寒瓜,甜又沙,消暑解渴就靠它,圆圆滚滚惹人爱,俏媳妇乖儿人人夸。”实在不行他学个蛙叫“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但现实是这样的。
佟大年领着两人选了家酒楼,看了看牌匾:“一品轩”,破了个瓜,抱了一半留下大郎看瓜领着大头就走了进去,伙计一看瓜直接喊来了掌柜,掌柜切了块一尝,直接问:“价钱几何?”
“199文一斤。”
大头听到他姑父云淡风轻的报价抽了一口气
“行,你有多少,全要了,可不兴再去别家。”
“家中应是还有五车,约莫着三千斤上下,原也没想去别家,寻着一品轩名声来的。”
“好,我这就派人套车随你去。”
就这样,一天时间东院的西瓜全卖了。范家人跟做梦似的,缓不过神了。
“昨日个瓜熟,今日个就卖完了?”范姥爷恍恍惚惚。
“姑父,这一共卖了多少银钱?”知道单价的二头小心翼翼的问
“也就五百多两吧。”
“啥,五百多两?”“五百多两?”范姥姥和范大郎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哎呀,我勒个娘哎,往年咱家卖两担粮食也只得一两八钱,这就抵五百多担粮啦?”范姥姥如今数学好了,一下就能算出大致数了。
她不说还好,一说几个人更恍惚了,光听数字他们还没有具体概念,农民哪个能不知道粮食呢,五百多担粮一下就具象化了,那是他们一家人几十年的口粮啊。
“不算多,也就头一年卖个高价,这往后啊肯定一年比一年便宜,不过明年还得多种些,应也能赚不少。这些日子啊大伙都辛苦,这瓜也卖了,都松快几日,过几日我去镇上盘个铺子,往后啊就在铺子里卖纸了,我出钱你们出力,咱好分成。”他这第一手卖的真不算高价,据说转手就能翻一倍,有的甚至卖到十两一个,有钱人舍得吃,他也不羡慕,多大能耐吃多大碗饭,他现在是够不到这个阶层的,小富即安,知足长乐。
董氏在厨房忙活没有参与这次谈话晚上回到屋里问丈夫:“哎,你说这瓜咋那么好卖呢,妹夫有说卖了多少银钱吗?”
范大郎怕媳妇眼皮子浅搅事:“什么钱不钱的,来了这人家顿顿白饭白面的给咱吃着,娘宫中每日也只收咱7成收息,你也攒了不少了吧,咋还惦记人家钱呢。”
“谁惦记了,我就问问怎么了我,你就只知道向着你自家妹子,往年家里那点钱不都给贴补你那妹子了嘛,连地都卖了,我不也没办法吗,我是有些计较,闹了几回,那也不是为了三个孩子吗,大头都16了,连个相看的都没有,小花也13了,眼瞅着再过两年也该寻人家了,你个没良心的。”说着大哭起来。
范大郎被嚷嚷的脑仁疼:“哎呀,行啦,这不人家好了也没忘了咱吗,你没听大年说吗,要记仇也要感恩,咱不在人家难处拉把手,人家能跟咱同心同德的吗,大年说了,过几日就去买铺子,我寻思着再攒些钱,咱也把二头送书院读书去。”
“真的?”董氏也不哭了“真就能买铺子了,二头也能读书啦?”
“我算是看出来了,妹夫这几年没少学本事,那卖东西真是一点不费劲,跟不要钱似的人争真买,你就安心过好日子吧。”终于把人给安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