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佛道之争何所指?人性隐喻费人思!
自打那位赵姑娘隔三差五地登门“探讨”《西游记》之后,林宸这翰墨斋的后堂,俨然成了个小型的“学术研讨沙龙”。当然,这沙龙的成员,也就他林宸和赵清妍俩人。福伯和林若薇是绝不敢轻易进来打扰的,顶多是若薇这丫头,偶尔会好奇地从门缝里瞅上两眼,然后被赵清妍那清冷出尘的气质给“吓”得缩回头去。
这日,苏杭城的天气格外晴朗,几缕顽皮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后堂那张略显陈旧的八仙桌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赵清妍依旧是一袭素雅的月白罗裙,静静地坐在林宸对面,面前摆着一杯福伯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袅袅的茶香与她身上那股子若有若无的兰麝之气交织在一起,让人闻之忘俗。
“林公子,”赵清妍轻轻呷了一口茶,那双藏在面纱后的清眸,如同两泓深不见底的古潭,凝视着林宸,缓缓开口道,“奴家近日反复品读《西游记》,心中有一惑,想请教公子。”“赵姑娘但说无妨。”林宸也端起茶杯,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他心里头却是暗暗叫苦,得,又来了!这位姑奶奶,每次来都得整点高深的玩意儿,简直比考官还难伺候!
赵清妍微微颔首,声音清越如玉磬相击:“奴家观这《西游记》中,佛道两家,似乎……颇有几分耐人寻味之处。那孙悟空本是道家仙山学艺,却最终皈依佛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而沿途所遇妖魔,又有不少与道家仙山、天庭神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既有佛法无边,普度众生之意,亦有道法自然,长生久视之说。不知林公子在构思此书时,对这佛道两家,究竟是如何看待?或者说,这佛道之争,公子又想借此指代些什么呢?”
好家伙!这问题可真够刁钻的!林宸心中暗暗咂舌。这要是换个普通的说书先生或者话本作者,怕是当场就得被问懵圈了!佛道之争?这玩意儿从古至今,多少大儒高僧都没掰扯明白呢!他一个写“市井小说”的,哪敢轻易置喙?但他林宸是谁?他可是身怀“上下五千年”现代知识储备的男人!这种场面,小意思啦!
他故作沉吟片刻,仿佛在组织语言,实则脑子里已经把后世那些关于《西游记》宗教、政治隐喻的论文扒拉了好几遍了。“赵姑娘这个问题,问得极好,也问到了点子上。”林宸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不经意”的深沉,“其实,在小子看来,这《西游记》中的佛与道,并非简单的谁高谁低,谁正谁邪。”他顿了顿,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目光却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茶雾,望向了更遥远的地方:“更像是一场……嗯,怎么说呢,一场盛大而复杂的……博弈。佛家有佛家的庄严与慈悲,道家有道家的逍遥与术法。他们有时联手抗敌,比如那车迟国斗法,孙悟空不也请了道家神仙相助?有时又暗中较劲,相互倾轧,比如那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银角大王,本是太上老君的看炉童子,却也敢下凡为妖,阻挠取经大业。”
“林公子是说,这佛道两家,并非铁板一块,内部亦有纷争?”赵清妍美眸中闪过一丝异彩,追问道。“正是如此。”林宸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赵姑娘你看,那玉皇大帝,名义上是三界至尊,统御万神,可面对那无法无天的孙猴子,却也得请如来佛祖出手降伏。而那西天取经之路,明面上是佛法东传,光大门楣,可沿途遇到的那些神通广大的妖魔,又有多少是佛门自己人管束不严,溜出来作祟的?又有多少是道家山头故意放出来,给取经队伍添堵的?这其中的门道,可就多了去了。”
他这番话,说得看似随意,却像是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将《西游记》那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剖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露出了里面隐藏着的、血淋淋的权力倾轧和利益纠葛。赵清妍听得面纱下的眉头微微蹙起,清澈的眸子里,思索的光芒不断闪烁。她冰雪聪明,自然能听出林宸话语中那“弦外之音”。这哪里是在说神佛?分明是在借神佛之事,暗喻这凡尘俗世,尤其是那高高在上的……朝堂!
“林公子此言……真是……发人深省。”赵清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寻常人看《西游记》,只道是神佛斗法,妖魔作祟,却未曾想过,这神佛之间,竟也有如此复杂的人情世故,利益纠葛。如此说来,这天庭佛国,倒也与我等凡人所处的尘世,并无太大分别了。”她顿了顿,美眸再次望向林宸,带着一丝更深的探究:“那依公子看,这书中神魔,除了这佛道之分的表象,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指代呢?”
来了!又来了!这姑奶奶,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啊!林宸心中暗叹一声,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副“智珠在握”的淡定从容。他知道,这才是赵清妍今天真正想问的核心问题!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仿佛在诉说一个天大的秘密:“赵姑娘冰雪聪明,自然能看出,在下这《西游记》,写的虽是神魔鬼怪,讲的……其实是人心,是人性。”
“人心?人性?”赵清妍美眸中光芒一闪。“然也。”林宸点了点头,开始了他的“表演”,“就说那孙悟空吧。他从一块仙石中迸裂而出,无父无母,无拘无束,天不怕,地不怕。他拜师学艺,习得一身通天彻地的本领,便想凭着这身本事,搅他个天翻地覆,求一个‘齐天大圣’的虚名。这像不像……像不像咱们每个人年少轻狂之时,心里头那股子不服输、不信命、想要挣脱一切束缚,证明自己价值的劲儿?”“他大闹天宫,看似顽劣不堪,无法无天,可何尝又不是一种对既有规则和权威的懵懂挑战与试探?他渴望被认可,渴望被尊重,却又不知该如何正确地表达。这种矛盾与挣扎,岂非正是许多年轻人都会经历的成长之痛?”
赵清妍静静地听着,面纱下的表情虽然看不真切,但那双清澈的眸子里,却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林宸这番对孙悟空的解读,简直是……闻所未闻!却又……鞭辟入里,直指人心!她从未想过,一个看似桀骜不驯的妖猴身上,竟然能承载如此深刻的人性寓意!
林宸没有给她太多震惊的时间,继续侃侃而谈:“再说那猪八戒。贪吃好色,懒惰散漫,意志不坚,遇到点挫折就嚷嚷着要散伙回高老庄。可他偏偏又有点小聪明,关键时刻也能豁出性命保护师父,偶尔也能耍点小手段,解决一些麻烦。赵姑娘说,这像不像咱们身边那些……那些普普通通,有着各种各样缺点和私心,却也并非一无是处,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挺可爱的凡夫俗子?”
“还有那沙和尚。任劳任怨,忠厚老实,默默无闻,挑着重担,从不抱怨。他武艺或许不如两位师兄,智慧也看似平庸,但却是取经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压舱石,是维系团队稳定的重要力量。这世上,又有多少人,甘愿像沙和尚这般,当一片默默无闻的绿叶,成就他人的功业?”
“至于那唐三藏……”林宸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位圣僧,看似慈悲为怀,一心向佛,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可他呢?肉眼凡胎,人妖不辨,是非不分,耳根子软,还时常会因为一己之私,或者一些迂腐的执念,错怪好人,耽误大事。他身负取经重任,却也常常会感到迷茫、软弱、甚至绝望。赵姑娘说,这位‘圣僧’头上的紧箍咒,究竟是束缚孙悟空的,还是……束缚他自己的呢?”
一番话说完,整个后堂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赵清妍端着茶杯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她那双清澈的眸子,此刻正一眨不眨地盯着林宸,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困惑,以及……一丝丝难以言喻的……钦佩与忌惮!石破天惊!这四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她此刻内心的感受了!林宸对《西游记》中这几个主要人物的剖析,简直是……颠覆了她以往对所有文学作品的认知!她听过无数大儒名士解读经义,论说古今。那些人,要么引经据典,皓首穷经,要么辞藻华丽,口若悬河。但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能像眼前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这般,用如此朴素直白,却又如此犀利透彻的语言,将一部看似荒诞不经的志怪小说,剖析得如此鞭辟入里,洞见人心!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才华横溢”可以形容的了!这分明是一种……一种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智慧与洞察力!她甚至可以断言,便是当今宫中那些自诩博古通今的翰林学士,那些给皇子龙孙们讲经的太傅少师,也绝难有此等石破天惊的见地!
“林公子……”赵清妍过了许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只是那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与颤抖,“林公子这番……这番对人性的解读,实乃……奴家生平仅见,闻所未闻!奴家……奴家今日方知,何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公子胸中所藏,怕是……怕是远非这苏杭一地所能容纳啊!”她这句话,几乎是发自肺腑的赞叹,也带着一丝隐隐的……试探。
林宸心中暗道一声“侥幸”,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副“风轻云淡”的表情,连忙摆手道:“赵姑娘谬赞了!谬赞了!在下不过是胡言乱语,信口开河罢了,当不得真,当不得真。说不定是这几日《西游记》写得多了,脑子里也跟着魔怔了,才会想这些有的没的。让赵姑娘见笑了,见笑了!”他这副“谦虚”的模样,落在赵清妍眼中,却更显得高深莫测。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下内心的惊涛骇浪,看着林宸的目光,也变得越发复杂和深邃。这个林宸……究竟是什么人?他这满脑子的奇思妙想,这远超常人的见识与智慧,究竟从何而来?他,真的只是一个家道中落的普通书生吗?赵清妍的心中,疑云更重,对林宸这个人,也越发地……看不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