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孟太傅重回朝堂
三更梆子敲完第二响,一道闪电突然照亮了夜空。
孟南枝猛地惊醒,未加思索便从床上坐起来,走到窗台打开窗。
雷声顺势而下,紧接着便又下起了瓢泼大雨。
对面还未歇下,正在翻看案宗的谢归舟,抬目看到她的影子,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城门外的官道尽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像是同那惊雷一般带着雨幕而来。
马背上坐着一名黑衣骑者,他吼声嘶哑,带着风雨欲来的急切,“开门!八百里加急!”
守城的卫兵刚探出头,就见那黑骑已到近前,马上人反手甩出一块腰牌,铜质的牌子在雨中泛着冷光。
令牌上面只简单刻了个工部特批的“急”字。
城卫不敢耽搁,忙打开城门,沉重的城门刚打开一条缝,黑骑便已如离弦之箭冲了进去。
黑骑越过街市,直奔皇宫。
马蹄踏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路两侧铺子的灯笼,一路惊得巷子里的犬狗狂吠不已。
批完奏折刚歇下的圣上萧潜雍猛地睁开眼,胸口还随着雷鸣声微微起伏。
他翻身下塌走到窗边,窗纸半掩,暴雨顺着宫檐往下倒,砸在地面又弹起来落在窗台上。
一股凉风灌进来,吹得他鬓角的白发微微颤动。
内侍听到动静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拿了件披风给他搭上,“圣上,莫要凉了身子。”
又一声雷响传来,震得窗棂都在颤。
萧潜雍推开窗,往外探了探,雨丝溅在他的手背上,凉得刺骨。
这是七月,不该如此发寒。
他突然转身,平静的声音中带着急切,“山城可传来消息?”
内侍摇头,“回圣上,山城尚未有消息传来。”
只是他话音刚落,一个小太监便带着一个浑身湿透的黑甲骑士,连水带泥地跪在外面,双手举起木盒道:“圣上,急报!”
内侍不敢怠慢,过去接了木盒,双手捧着疾步走到圣上面前。
萧潜雍指尖触过那被淋湿的木盒,心中一沉,抽出里面的羊皮纸。
“九曲河决堤,沿岸八县被淹。”
这还是他提前命工部带着河工去了的结果,若是没去呢?
溺水消失十年的孟家女郎毫无征兆地突然回归。
大雨刚下第一日,致仕十年的孟正德便入朝与他提及九曲河可能决堤一事。
沿岸十县,因提前安置,保全了两县。
正欲和明家退婚的沈砚修不仅消了退婚想法,前日里还给明家母女送去物资。
萧潜雍攥紧了羊皮纸,指尖的潮气模糊了字迹,声音沙哑道:“传急朝。”
内侍刚要应声,他又接着道:“请孟太傅回朝。”
丑时未到,承天钟便急促地撞响在雨幕里,比往日早朝整整早了几个时辰。
听到承天钟的急促声,孟南枝撑着油伞,急速地下了阁楼,跑向父亲的院子。
父亲孟正德并未歇下,随胡姨娘端坐在厅堂。
见到她过来,冲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坐下等。”
三人便排坐着看门外大雨瓢泼。
不多时,孟府的大门被叩响,来福领着两个从宫里来的太监入了厅堂。
为首的年长太监手里捧着个紫檀木托盘,托盘上覆着块明黄色的云纹锦缎,边角处隐约露出暗红的料子。
“奴才李贵,给孟太傅请安。”
见到满头银发,端坐如松的孟太傅,太监李贵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将托盘举过头顶,“圣上口谕,请太傅回朝。”
孟正德示意,孟南枝上前双手接过托盘,轻轻掀开锦缎。
托盘上,一套崭新的绯衣朝服静静地躺着。
孟正德视线落在朝服上,久久才抬眼道:“请公公回禀圣上,老臣领旨。”
“奴才这就回宫复命,好让圣上安心。”
李贵脸上拢了笑,又规规矩矩行了礼,带着小太监轻手轻脚地退了去。
孟南枝看着托盘上的朝服,内心一时五味杂陈。
巨幕中,父亲致仕后并未再次回朝,因为长子造反,靠着天子伴读、皇子太傅的情面,以死谢罪,才换得全族性命。
如今,因她回来,父亲重新回了朝。
她不知这条路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孟正德看出女儿的犹豫,笑着提醒她,“还不快为为父穿上,可是要为父迟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