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68章第七篇第67章诱惑与风险并存的罗布泊
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东部,是著名的灾难性的严酷环境奇观。
对于每个来到罗布泊的人,都会平等地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恐怖,而镜头上闪过的每一张凄
凉和蛮荒,都是人类自己导演出来的。在罗布泊的湖畔,人们可以捡到散落的玉石,天然浑
成的精美石头,以及古人遗留下的铜簇、串珠……在湖滨,可以俯拾石器时代楼兰人遗留的
磨盘、玉斧、刮削器以及一只只吐诉古今幽情的螺壳。远眺湖盆地时隐时现的海市蜃楼
,人们遐想罗布泊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死亡之旅
最早的记载始于两千年前的东晋高僧法显,他西去取经路过罗布泊时说,在罗布泊行走
,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惟以死人枯骨为标志……
今人的记载则有: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市)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在罗
布泊东部盐壳地上被发现时,机上人员全部死亡。本来是东西方向飞行,何故改飞正南,酿
成惨剧?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警卫员骑马冲出重围而走失。1982年,地质队却在远离出事
地点百余公里外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他的尸体,死因不明。
1976年7月3日,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9分队的一辆汽车在罗布泊以北给野外运送物
资时失踪,后在鄯善县南沙山中找到。司机、司助、地质技术员全部渴死。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党和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
、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大规模寻找,但始终没有结果。
1990年,哈密有七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及嘎顺戈壁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
后地质队员在一陡坡下发现三具坐卧的干尸。汽车距死者30公里,其他4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一职工带领他的两个亲属乘一辆北京吉普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
被新疆大自然旅行社探险家张葆华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尸体两具。汽车完好,水、汽油都
不缺,另一个人下落不明,死因也不明。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机发现他的尸
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五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其死亡原因还是个
迷。
挑战罗布泊
罗布泊的诱惑和风险并存,穿越罗布泊首先考虑的是风险。四季之中,暑季是最危险的,最
高温度可达42c以上,地表温度在75c,人在湖边,灼热的气浪令人窒息。冬季气温可
骤降至零下27c。最好的季节在春秋两季,但此时每隔三五天会遇到4至7级漠风袭击。
气温适宜,漠风较少的时间,是四月中旬和十月中旬。
过去,在罗布泊周围,有大量的野生动物,野猪,羚羊、黄羊、野兔等,如今,除偶尔见到
几只疲于逃亡的野骆驼之外,再没有任何动物和鸟类会光顾这个“死亡之海”。自罗布泊北
端湖岸线至南端湖岸线,实际步行纵穿距离为106公里;横穿罗布泊,实际里程为53公
。以1972年罗布泊干涸时间为界线,近32年间,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身徒步穿越罗布泊获
得成功。
走进罗布泊,不存在豪华旅游,在恶劣环境下,要使自己尽快地适应特殊的生活环境
,吃、往、行走、包括一切,都得认真地学做。在罗布泊,任何人的随意性都会受到大自然
的约束。颐指气使在那里没人理会,每个人都以平等的生命价值出现,这在罗布泊是一条生
命原则,甚至可以扩延到每一种有生命的东西。人们在罗布泊将要接受心理、生理和意志的
考验。
罗布泊地区活动特别提示:
(1)训练有素者穿越罗布泊需要3~5天。
(2)千万不可单独行动,手上随时带一些矿泉水,一切都可以丢下,万万不能丢掉水。
(3)衣着应宽松,不宜着紧身衣。穿长袜。鞋要适应,鞋底太软、太硬均不宜,最好着质地
较好的旅游鞋。罩红色外衣,或红马夹,目标醒目。女士最好备纱巾、帽子。
(4)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自备药品。此外,清凉油、人丹、眼药水随身携带。
(5)电筒一只,备用电池、灯泡若干、透明红纸或红绸一块。口罩、透气性能较好的防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