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章第七篇第68章神秘而美丽的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
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15′~110°58′,北纬31°15′
~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4镇4乡和1个林业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8万人。它是我国惟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炎帝神农进山来
上古时期,黎民百姓靠茹毛饮血、采摘野果为生,当时瘟疫流行,人类有灭绝的危险。炎帝
神农氏心急如焚,想尽千方百计欲拯救生灵走出食物不足和痢疾疾病缠身的困境。他不辞辛
苦,率领臣民从家乡随州的烈山出发,向西北面的大山区进发,晓行夜宿,跋涉七七四十九
天,来到秦岭大巴山东段,这里山高路险,古树参天,云雾弥漫。他们攀缘木架登上了山顶
,只见冷杉遍布,奇花斗艳,异草飘香,好一派世外仙境。他们好奇地品尝着百草,酸甜苦
辣味道齐全。于是便在此盖了几栋冷杉为柱的茅屋,那一根根冷杉柱子竟然生根复活,长成
了大树,挤成围墙。此处被后人取名为“木城”。炎帝神农白天尝百草,夜间就着篝火光亮
记下药性。一次,他将一棵草刚放在嘴里嚼了两下,顿感天旋地转,眼冒金星,大汗淋
漓,
原来这是一棵毒草,勉强将手边一棵红色的草扯起放入嘴里,稍时,毒气消散。因而给这起
死回生之草取名为“九死还阳草”。他踏遍这里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品尝出了数百味草
药和粟、麦、蹈、豆、粱五谷,并就地播种。后将收获的五谷和采集的药物标本带回家乡教
民种植,解救了黎民饥荒和病痛之危。这些草药和五谷都由后人编入了《神农本草经》和《
神农五谷经》。炎帝神农在发现草药和五谷后,带着成功的喜悦依依离别了木城和家乡,去
南方继续教民种植和救民疾夭,最后,客死在湖南茶陵(今酃县),葬于离城不远的山上,
此山后名“炎陵山”。后人为了纪念炎帝神农氏的丰功伟绩,在酃县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神农
庙和炎帝陵。自北宋以后,炎黄子孙时有人到此朝拜。中国大部分地方都建有五谷庙。而架
木为城,尝草采药的莽莽林海便得名“神农架”。
洪荒风光
神农架独具风采的奇山异水,还保存了洪荒时代的风光。
在林区首府所在地的松柏坪,两座大山南北对峙,南山活像一头凶猛的雄狮,昂首翘尾
,虎视眈眈;北山恰似一头高大的古象,象鼻千丈,怒吼而伸。
小天门垭也是一座奇山:两座山峰大小相似,并列着像两块板壁石门,挡住万里云天。
两山中间又托着一座山峰,恰好形成一个“山”字。
没有去向的河流
神农架山奇水也奇。这里有条河像一根银线,把九个湖泊连在一起,从东南方向缓缓流
到北头的山脚下,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这里有许多天然石缝,哪怕山洪暴发、大雨
倾盆,整个盆地的积水,也只要三两天就可以全部排完。更为奇怪的是潮水河,它每天早、
中、晚要涨潮三次。
一千万年前的古树种
神农架的森林面积有二百四十二万亩,生长着一千多个树种,其中有离现在大约一千万
至八千万年的第三纪残留下来的珍贵古树种如水青树、珙桐、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鹅
掌楸等,人们称为“活化石”。可以说,这里的树的确是“百代同党”。
白色动物
在神农架的原始森林里,既有南方的苏门羚、毛冠鹿、灵猫、云豹、太阳鸟,又有北方的青
鼬、狐等。至于在南北方都能生活的野猪、獐、青羊、黑熊等就更多了。椐调查,神农架的
野生动物,一共有五百七十多种。
在神农架还有大量发现白熊、白松鼠、白金丝猴等白色动物的奇事。过去世界上认为除了北
冰洋周围的北极白熊以外,其他地方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白熊。而今在神农架连续捉到了四
只白熊。
“野人”之谜
当今世界有四大自然之谜,即野人、飞碟与外星人、尼斯湖怪与恐龙、百慕大死亡三角,它
们成为全人类共同探索的问题,其中,神农架“野人”首当其冲。
历史的长河在不断流动,地球上的万物也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2500多年来,曾经有过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