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第五篇第43章洞中天地
地球在变迁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壳不断隆起,形成新的山脉和高原,外力作用
则不断侵蚀
陆地,把大量泥沙冲刷到海洋里去。外力主要来自太阳。太阳的光热使岩石受热膨胀,夜
晚则受冷收缩,加上化学、生物作用,逐渐使岩石崩裂成石块、沙砾和泥土;太阳的光热
促使空气和水发生运动,产生风、雨、雪、雹和水汽
,形成流水和冰川。这些又长年累月地侵蚀着高山、切割着山岭、冲刷着高原,把岩石溶蚀
成奇峰异洞。
我国岩溶地貌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7左右,面积之广为世界第一。特
别是我国西南部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塑造出许多奇特的岩溶地形:石
芽、石林、石峰和各种溶洞。世界上各种岩溶形态,我国几乎都有。四川广元麻柳山新发现
长10多千米的溶洞,洞中宽阔幽深,中间有一泓泉水入洞,有长500米的洞壁,洁白晶莹,
蔚为奇观。
湖南冷水江有一个波月洞,洞内可供游览的大厅有27个,路线长3千多米,面积4万多平方米
,洞中有洞,景景相连。它几乎集中了世界上所有的熔岩结构,是一座丰富的天然地下岩溶
博物馆。
浙江湖州黄龙山有一个罕见的黄龙洞,主要由大厅和小宫两个洞穴组成。厅内怪石嶙峋,景
色绮丽;小宫有10个小溶洞互相贯通,形成了一个镂空的“迷宫”。洞内有不少倒挂的悬
——响石,一经敲击,便会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如鼓、如琴、如锣、如流水声……余音袅
袅,耐人寻味。这种响石已经整理编号的有70块左右,集中在小宫内,被称为“洞中音乐
厅”。这种以响石为特色的溶洞是很罕见的。
江苏宜兴的善卷洞以地下河著称,张公洞洞中有洞,神奇莫测。最近,又新开发了西施洞风
景区——慕蠡洞和西施洞。西施洞中有消夏宫、桃源宫、泪泉宫、碧云宫、清虚宫等景点。
这两个洞在地质上都是石灰岩溶洞,是岩溶和海蚀造就了这两个洞穴。
江西的溶洞,各有特色。庐山脚下的彭泽龙宫洞里,能看到鱼、虾、蟹等洞穴生物;长岭区
的涌泉洞,地下河贯穿,潺潺流泉,四季不绝;萍乡的孽龙洞,长约6千米,可供观赏的有4
千米,洞长景多,为全国之首。它是迄今仍在发育的溶洞,在国内也少有。园林专家誉它为
“天下第一洞”。
我国溶洞大多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南方地区。但北方也有一些
著名的溶洞,如上方山云水洞和河南巩县的雪花洞。
北京房山的上方山云水洞,长800多米,自然形成7个大厅,由通道连接。4亿年前,这里曾
是大海,海底沉积了很厚的碳酸岩类物质,几经沧桑变化,海底上升为陆地,大约7000万
前,华北发生造山运动,西山形成。后来,碳酸岩溶蚀成许多洞穴。云水洞背倚百仞峭岩
,面临千尺深谷,位于上方山半山腰;每当雨后初晴,这里上有云雾弥漫,下有溪水潺潺
,于是给它取名为云水洞。
世界上众多奇洞中有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让人惊慌失措的山洞
这是一个神秘的山洞,不知道在它彻底的漆黑里隐藏了什么秘密,让走进去的人都会不由自
主地惊慌失措。进入山洞的人都会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灵斗争,多数人在莫名驱使下慌忙
跑出,可见到亮光、清醒之后,又说不清楚是出了什么差错,这个洞叫卡什库拉克,位于孤
寂的西伯利亚。
它的外表并不独特,和周围几百个洞穴大同小异,可人们一踏入里面,就举步艰难,心就像
提到嗓子眼一样。有个洞穴专家讲述了他的经历:他在向上攀登时,突然感到背后有一股深
沉、
凝重的目光,他努力克服掉想逃跑的念头后回头一望,竟看到了一个中年巫师的形状。有人
说这只是幻觉,山洞里可能存在的某种化学物质在与空气混合后,给身处黑暗中的人造成了
各种压力和幻觉。
也有人不同意幻觉的说法。由于后来也有探险者声称在洞里见到了巫师,他们认为这和全息
照相术有关。在某种特定的时间和物理条件下,山洞墙壁能将从前记录下的吻合信息显现出
来,就像是在显示一幅照片。 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胆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