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 宿春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1章

第31章第四篇瑰丽山水篇

第30章桂林山水甲天下

曾游览过广西桂林的人们,都会因她极美的山水风光而留连忘返。

桂林的漓江,逶迤清丽,两岸万竹滴翠,群峰耸立,山清水秀。桂林在古生代晚期,全被海

水淹没了,是一片辽阔的大海,海底沉积了非常厚的石灰岩。在中生代时,地壳运动使桂林

升成了陆地,并使原来水平的石灰岩发生断层和褶皱,再加上当时的温热气候,使石灰岩受

雨水冲洗而溶化,并进一步侵蚀而产生纵横交错的裂缝。经过很多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今天

各种各样岩溶地貌。在地面上,凸起了座座孤峰或峰林。地面以下或石山腹内,形成变

幻无穷的溶洞。洞内,石灰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产生了沉淀物,形成了自洞顶下挂的钟乳石

,还有洞底上堆积的石笋和洞顶相连的石柱。它不仅形态不一样,有些像老人,有些像顽

童,有些像飞禽走兽,有些像蔬菜瓜果,而且还因为碳酸钙中含有不一样的杂质而色彩不同

桂林因美丽的风光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人们一致称它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烟雨

漓江,发源于兴安猫儿山,经桂林、阳朔、平乐、梧州等地流入珠江。其风景最佳处是桂林

至阳朔一段,水程83公里。这段正是“几程漓水曲,万点桂山尖”,为桂林山水之精华。其

风光之美,景物之多,使人目不暇接,故有人称之为“漓江画廊”。漓江一年四季,阴暗雨

雪,都非常美,然而最引人入胜的是漓江烟雨,云纱雾幔、峰回水转、山色空蒙、景物依稀

、扑朔迷离、韵味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这百里漓江,依据景色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景区:

第一景区:桂林市区至黄牛峡。两岸奇峰林立,城镇、农村、田园错落分布,景观奇美,是

观赏远山近水与人文民风的佳处,构成了画卷的开头部分。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

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第二景区:黄牛峡至水落村。峡岸石山连绵不断,奇峰围峦映带,是漓江风光的精华所在,

构成了画卷的主体部分。主要景点有望夫石、草坪帷幕、冠岩幽府、半边渡、鲤鱼挂壁、浪

石风光、童

子拜观音、八仙过海、九马画山、青峰倒影、兴坪佳景等。在诸多景点中,冠岩水府、九马

画山、兴坪佳境最令人陶醉。

第三景区:水落村至阳朔。两岸土岭青葱,翠竹、茂林、田野、山庄、渔村随处可见,给画

卷添上了幽美的田园色彩。

漓江风光的美,不仅充分展现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而且还有“深

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同时漓江有着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自然有它不同的

神韵。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可烟雨漓江,赐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

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在仙宫,如入梦境。

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有一条奔腾澎湃的黄河,千百年来它曾经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

。可遗憾的是它的泥沙含量为每立方米37公斤。据有关部门勘测,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

江河段每立方米含沙量为0.037公斤。真可谓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景色如画。

半边渡

在漓江两岸距桂林市约43千米处,有一座海拔400米的渡头山屹立江边,绝壁拦截南

流的江,激起汹涌的浪花。山的两侧有两个村庄,冠岩村和桃源村,被高山阻隔,要靠渡船

交通。这两村的渡头,不同于由此岸至彼岸的一般渡头,而是近在咫尺的同一岸边,故称

半边渡。游人经由此境,不仅慨叹伟岸之险,亦称渡口之奇。

象山水月

作为桂林城徽图案的象山,位于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象山又叫象鼻山,山形酷

似一头临江吸水的巨象。在象鼻和象身之间,有一溜圆大洞,名水月洞。水月洞倒影清流,

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

还珠试剑

伏波山,位于市区东北,濒临漓江。唐代于山上建新息侯祠。新息侯是伏波将军

马援的封爵,所以山以伏波为名。此山孤峰挺秀,半插江潭,半枕陆地。虽然高度只有63米

,但悬崖峭壁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尤其是临江一面,给人以壁立千仞之感。每遇江水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