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以小搏大,两天回本!(求月票)
第135章以小搏大,两天回本!(求月票)
教员曾说:“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话用在蔡艺浓、蒋雪揉、李绍红三人身上,倒是蛮合适。
电视圈的三大女性金牌制作人,含金量实打实的过硬。
虽然负面传闻也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三位的能力和水平毋容置疑。
“吕导,日后若是有合适的机会,还望提携一二,唐人在影视制作这块还是有一些基础的。”
“荣信达也一样,在发行这块有什么需要用到的地方,吕导尽管开口。”
“周易……”
三人围在吕睿身边,颇有种“三娘教子局”的架势。
对此,吕睿只是笑着应下,却没当成一回事。
合作固然可行,但想从她们手中讨到好处可不简单。
睿视界的电视剧业务刚起步,哪有什么资源可以置换?
剩下的无外乎也就只有电影资源了。
拿电视业务置换电影业务?
即便确实有这个意向,也轮不着她们。
唐人算是半个港圈的,那边的资源吕睿瞧不上。
周易的编剧团队倒是不错,但想来蒋雪柔也不会放手,还不如去薅山影的羊毛。
当然,如果她愿意共享编剧团队,吕睿倒是可以投钱帮他们改善一下服化道问题。
毕竟周易出品的电视剧项目,剧情是出了名的优质,但服化道却差得比乞丐好不了多少,审美完全负分。
至于荣信达,吕睿对这家公司没什么好感。
两个女人凑在一起,没干多少正事,尽憋坏主意。
刘艺菲此前遭到舆论“围攻”的缘由已经水落石出,正是荣信达带头冲锋的。
“吕导,又见面了。”张大胡子这时挤了进来,伸手和吕睿握了握,笑容格外灿烂。
说来也巧,两人如今都是红星坞股东,倒算是半个合作伙伴。
“张导别来无恙?”
“哈哈,好,好的很,正忙着做《神雕侠侣》的后期。”
“准备什么时候上?”反正闲着,吕睿便跟他随口聊了两句。
“大概明年吧。”张纪钟含糊应着,显然又在憋大招。
这时,旁边突然有人插话:“我是真羡慕张导,手握金老爷子多部小说版权,一点压力也没有。”
吕睿侧头,就见海润的老板刘燕明凑了过来。
这几年,海润以“海言剧”为核心,拍出了《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等爆款,又有《重案六组》《三少爷的剑》等热播剧加持,隐隐有成为电视剧领域龙头老大的架势。
尤其是后半年的《亮剑》,有不少年长观众正在期待着。
海润的宣传对标的也正是这部分群体,宣发都在围绕大龄观众做。
殊不知,李云龙的意大利炮不仅轰塌了平安县城,还能点燃全国老少观众的热情!
“刘总才是稳坐泰山,我这算得了什么,饥一顿饱一顿罢了。”张纪钟脸上挂着笑,心里却在骂娘。
海润一直想抢金庸小说改编权,亏得他签约早,不然早被撬走了。
两人不太对付,没聊几句,张纪钟便退到一旁,找王仲磊去了。
王家两兄弟最近在招揽他,开出的条件诱惑力十足,他还蛮心动的。
刘燕明见他离开,也没在意,转而看向吕睿,特意交换了联系方式。
“吕导,日后若是有用得着的地方,你尽管开口,海润的艺人随便你用,片酬好说。”
演员想抬咖离不开电影,可大银幕逼格极高,不是谁都能上的。
所以,如今搞电影制作,还能推动大制作并获得成功的公司,绝对在金字塔尖上!
更别提吕睿这种能在国外混得风生水起的牛人,自然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这甚至导致,当会议开始后,吕睿直接被安排在了第一排。
连广电的几位领导见了他,都不由得一愣,纷纷绕过来打了声招呼。
会议其实挺枯燥,无非就是围绕着数据翻来覆去的讲。
最后得出结论:“一剧四星”模式没有任何问题,领导决策都对。
大家很给面子的送上了掌声,便各自散了,赶回去忙自己的事。
吕睿和侯宏亮往外走时,好奇问道:“你平常过来就是开这种会的?”
“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