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二日,杳杳将信写好了交给陶庚,“陶将军若是有空,请帮忙把此信送到叔叔手上。”
陶庚不知为何有些犹豫,思量再三后又爽快的双手接过,“在下会尽快将信送到。”
杳杳突然叫住他,“不是多急切的事情,陶将军有空的时候叫人捎带过去便好了。”
陶庚突然有些绷不住赶忙低头将笑意掩去,“就照姑娘说得去做。”
杳杳对陶庚的异常倒是未有察觉,安顿好这边,便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陶庚快步回了泓自骸
今早姚姑娘托了弥瑕来寻他,他还颇有些意外,昨日才送了荔枝过去,若是有事昨日怎的不见她提起。
不想姚姑娘竟是有信要送,也不知道姑娘同侯爷要说些什么,看那样子还颇郑重的模样。从前侯爷示好,姑娘还没有像今次这样有所回应,京城果然是好地方,好山好水养人心,比待在郦下强百倍。
屋里有人影走动,陶庚进门看到那柄玉细长剑已经搁在了剑格上,剑穗被他进门带进的微风携起,左右偏了两下。
那人洗手净面,正用布巾擦着手,是刚刚晨练完的模样。
“回来了?”
陶庚应一句“是”。
他对着墙上那道暗门饮了一杯浓茶,苦的舌苔都泛了麻,然后回身问他。
“她说什么了?”
“姚姑娘叫我送信给侯爷。”
陶庚毕恭毕敬的将信送到他手上。
怀柔侯立时来了兴趣,挑了火漆将信展了开来。
陶庚在旁边问道,“侯爷,要不要告诉姑娘您已经回京了?”
怀柔侯一边看一边扬手,他居然也笑了起来,“不――”
他昨天赶回来处理五军都督府的事情。
左都督日前突然病逝,虽从前左都督已经放了大权,可因怀柔侯人在郦下,一时对都督府的事情鞭长莫及,如今府内千头万绪要他理清楚,他得了急召便连忙赶了回来。
那信上字迹娟秀,怀柔侯觉得有些眼熟。
他来不及捉住脑中那一丝思绪,便索性丢在了一边。
杳杳叫他莫要破费,竟用了“洒金讨好”四个字。
他觉得这四个字用得极好,他不仅要讨好,还要大大的讨好才行。
怀柔侯叫陶庚来研墨,姑娘对他西征之事似乎有些兴趣,这样很好,她想要了解他,这是个叫人满意的开端。
杳杳问她为何此次西征大胜而归,以他之见从前兵败原因在何?
怀柔侯写道,我朝在此次西征之前,已有近三十年不曾有过大型战事,反而轻赋税徭役,鼓励耕作,多事生产,故而国库有余能支撑大批人马粮草损耗,此为其一。
鼓励国与国之间经济交流,以粮换物,引入西旗良马,东番国兵刃。此前因马匹不如西旗马耐久,兵刃又常脆裂,必然战事败落,此为其二。
……
洋洋洒洒直写满了十页信纸。
他收笔搁到笔山上,墨迹未干,他又生出逗弄的心思。
怀柔侯嘱咐陶庚,“别着急送过去,等上四五日,交代泓自旱娜瞬蛔纪嘎段乙丫回来的消息。”
他今日上值时脸色极佳,陶庚看他大步流星的朝外头去了,突然觉得他家侯爷似乎情字上开了花,竟有种意外的情调。
杳杳这边送出了信,突然叫弥笑点上两笼香,她跪地向佛龛拜了又拜,盼望哥哥十月州试顺利,年后回京中再参加春试一举高中才好。
这会儿她才起身,知闲已蹦蹦跳跳从院门挤了进来,“咦,你如今也是个信神佛的了?”
杳杳两世为人,她自然是信的。
“去郦下时,叔叔的母亲,李府的老夫人是个笃信佛之人,我闲来无事也同她一起念了几段经。”
知闲挤眉弄眼地挤挤她,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可别用那种表情瞧我,其实什么也没有的。”
“我知道”,知闲装作若无其事,“你一向讨人喜欢,连李老夫人对你都青眼有加。”
杳杳抿了抿嘴,“却不知道你在胡说些什么。”
知闲寸步不离地跟着她,抚了抚她后背,“你莫生气。”
杳杳不理她。
知闲便把脑袋凑到她眼皮底下摇头晃脑,“我来是有事告诉你。”
她拉着杳杳双手坐下。
“从前祖母在时给四叔定下一门亲事,是汝阳王府赵家的大小姐。可姑娘身子一直不好,多年缠绵病榻,王府便做主退了婚事。四叔虽然同人家没了婚约,可也奇怪一直未再议亲,恐怕是因年少情谊,还念着人家姑娘。如今听说姑娘身子好了大半,还邀请咱们府上女眷到王府做客,我娘要你同去。”
杳杳听了觉得这是好事,“如此看来,姑娘应当是真的好了。这也是一桩喜事,无论今后她与四舅舅有没有缘分,咱们府上去道了一声贺也是情分。”
杳杳自来京中还从未有这样的机会,同知闲和大舅母一起出门。
今日是喜事,大舅母不单带了杳杳,也叫了姚黄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