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对阵鲁国
此时张浪正坐在开阳城不远处的两军对峙的马匹上,按照原本的计划,张浪亲自率领着琅琊国的军队,而不知道徐晃从哪里还真的找来了薛郡军队的衣服让一千多人穿着站在阵前。“鲁国统帅,你确定你们区区这点兵力能挡得住我琅琊国加上薛郡的军队吗?我劝你还是乖乖的退出琅琊国地界,若不然,等到这里成为你的埋尸地,那就不好了。”张浪对着对面阵前的鲁国统帅说道。
此时张浪率领了五千虎骑军和两千神箭军,另外还有两千压在阵前的枪盾兵,加上这些伪造的薛郡一千人军队刚刚凑足够一万人。
鲁国统帅那边则是全数率领四万人压在阵前,随时准备要和张浪拼命一般,但是张浪知道,要是他带两万可能还是拼命,可是全数带来那就是虚张声势的纸老虎而已,装腔作势!
“琅琊王,你莫要小看我鲁国军队,我们可不是薛郡东海那种不入流的军队。何况我有四万大军,而你只有一万大军,莫不是还有其他伏兵?难道你就不怕我一鼓作气碾压过去吗?”鲁国统帅高声喊道。
张浪哈哈大笑仿佛听到了最好听的笑话,嘲讽的说道:“我杀东海三万围城军队,只用了四千人。如今我有一万人,足以杀你六万之众,你哪来的本事和我叫嚣?要不然我们就来试试,手下见真章?”
鲁国统帅开始在心底咒骂张浪,要是早些时候,张浪没有破东海三万人,全数屠戮的时候。鲁国统帅还敢和张浪一比高下。
但是这个事情以后,鲁国统帅不可能随意的和张浪开战,要知道,大军一动就没有回头路,再回头只会被张浪无穷无尽的包围围困至死。
所以鲁国统帅没有这个野心,去和张浪赌一赌,他之所以虚张声势,不过是确保自己能够安然退去,避免张浪来追。
“琅琊王,此月是我鲁国国王祭奠先王的日子,国王交代我们不能妄做杀戮之事,莫不是如此,我定然要领教你的狂妄!”鲁国统帅呵斥道,眼神凶悍。
张浪拍马往前走了五十步,在弓箭的射程之外,对着鲁国统帅喊道:“你也别装了,我给你个单挑的机会,来来来,你我单挑这样就定胜负,也不会大动干戈的伤和气。”
张浪手上稀土打造的黄金剑威武一甩,身后士兵纷纷帮着张浪叫阵,声势震撼!
鲁国统帅这么一听,脸色难堪,哪里还忍得住,直接驱马上前拔剑指着张浪说道:“你个无知小儿,今日我便教你战场的残酷!”
系统发动!鲁国统帅,武力值160!
张浪忍不住想笑,鲁国真就弹丸之地,统帅武力值才160?自己的武力值已经达到了220,就算先前的东海统帅好歹也有190。
就这?也敢叫嚣?
只见鲁国统帅策马而来,大声喝道:“杀!”
张浪拍马而上,手里的长剑追逐而去,喝道:“杀!”
鲁国统帅的长剑刺向张浪。张浪倒也不慌,竖起黄金剑,巧力一挡,将鲁国统帅的长剑挡开的瞬间,猛然用力。
只见鲁国统帅的长剑顺势被挑飞,斜着插在地上,仅仅这么一个回合,鲁国统帅便落入下风,手里的武器都没有了。
看着脱手掉在地上的长剑,鲁国统帅面露羞色,张浪阵中却是一片叫好,纷纷拍击着铠甲给张浪助威呐喊。
“今日我也不杀你,更不会和你使什么奸计围堵围杀。现在我可是有薛郡的助力,不多日或许就有东海的帮助,今日我既然放过了你,你只需要退兵鲁国便是。”张浪自信的神色在脸上彰显。
鲁国统帅驱马捡回地上的长剑,愤愤哼道:“无耻薛郡!无耻东海!我日后必雪今日之耻辱!”
鲁国统帅说完,便把长剑收入剑鞘,对着旁边的传令官喝道:“鸣金收兵!退回鲁国!”
传令官一脸疑惑和不解的说道:“统帅,若是如此,我等应该如何与大王交代?还有九江袁术?”
“你他娘的,你是统帅还是我是统帅?没看到琅琊国与薛郡两地联合在一起吗?人家今天只是给我们下马威,若是真的打起来你能挡得住琅琊国虎骑军?退兵!我自有解释!”鲁国统帅头也不回的离开阵地。
看着鲁国的军队缓缓退去,张浪心中已经知道,他的计划成功了一半,这只是一个开端。
要想彻底的挑拨鲁国和薛郡,甚至是把所有仇恨转移到袁术身上,那么还需要一把火候!张浪抬手叫过一个军官,对着他耳边说了一些话,军官点头离开。
张浪转马对着众人说道:“鲁国已撤军,我们回城!另外对九江军队挂免战牌,若是他们来叫阵,就让神箭军射他们!”
张浪的军队爆发出震天喝彩,在众人的喝彩声中,张浪带着军队一同返回开阳城。
张浪的军队毫无意外的接受了开阳城百姓的迎接,看着敲锣打鼓,鼓锣震天处处挂满红彩的开阳城。
请...您....收藏6...9...书....吧....!
张浪知道,四地围攻琅琊国,到了今日胜负已定!琅琊国已经取得了胜利!这是琅琊国在张浪统治之下,第一次战争,还是以少敌多的大获全胜!
开阳城的城主之位因为陈登被张浪派遣前往徐州而空置出来,张浪也没有懈怠开阳城,而是派人请了一个颇有盛名的人。
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此时的开阳城已经在陈登的管制之下是鼎盛非凡,所有建制章法王法一应俱全,可以说得上是经济文化一体抓的城池。
在这个时候,也就不需要过多的发展,反而需要沉淀人文底蕴,发扬琅琊国国民精神。说白了,也就是拥有民族自信心,拥有核心价值观。
所以张浪不辞路远的让人把北海的徐干请了过来,说起来可是废了一堆口舌,这徐干如同孔子的学生颜回一样箪食壶浆,清贫陋室也不慕功名利禄。
好在张浪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总算是请过来了。徐干早就听说了开阳城的百家夜宴这种奇特的风俗,而一过来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开阳城的百姓也对张浪的调配信任,对于这个新担任开阳城的城主也是毕恭毕敬,客客气气的。看着繁华兴盛的开阳城,徐干在此,必然能得到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