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血战峰口 - 大明机关术 - 苏启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明机关术 >

108.血战峰口

宁远外,靠着城北的丘陵平地,此时城外的后金兵己经扎好一个大营。大片的营帐,一色的纯白镶红旗号,刁斗森严。一队队的后金兵哨探自营内进出,还有一队队的无甲跟役往返于董房河与后金兵大营之间,挑水造饭,喂养马匹。八旗军扎营颇有章法,自老奴时期起,他们行军打猎,冬则立栅,夏则掘壕,又牧马于栅壕之内,传角刁斗箭头以巡更,人马皆不逃散。此时在营内一根高高竖立大纛的大帐前,帐内正传来咆哮如雷的吼叫及鞭打声。

帐中,皇太极挥舞着皮鞭,对伏身地下的那位牛录章京暴怒地抽打不停,旁边的几个牛录章京都是噤若寒蝉,不敢稍动。

此战的结果大大出乎皇太极的意料之外,伤亡惨重不说,那些损失的勇士都是旗内的精华,竟如此葬送在这小小的通州地界,而且用的还是炮火洗地如此憋屈的法门。阿敏是自己的兄弟,打骂是不合适的,现在还没脱离凶险,惩处也不合时宜,所以只能拿他手下送战报的牛录章京出气。

虽然知道劫掠的大批人畜财物已经送回去了,可到底还是失去了关内四镇,必须找个地方泄愤,略微一沉吟,皇太极下令阿巴泰,抽调四万兵力回战喜峰口。

号角声响起,城外的后金兵大阵分开,推出来一辆辆盾车。虽说孙承宗追击至此后,将境内几个堡都烧了,让后金兵找不到木板木料做盾车的材料,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

这里周边都是山地,山林的深处总有树木,虽说路程远了点,但一天下来,后金兵中的跟役与辅兵也砍伐了不少的树木,他们将那些树木略略处理,捆扎在一起,就成为粗糙的盾车或是大盾,虽说这些大盾的样式不怎样,却一样有盾防的作用。

这种用粗木材捆扎成的粗糙盾车木盾,除了大炮,火铳怕是很难打穿它们。

而且火铳又不能抛射,对躲藏在木盾后的后金兵怕是无能为力。

这些盾车与木盾缓缓而来,其中只有十辆估计是精心打造的盾车,下面有车轮可以推动,前面的盾防木架上,还裹着几层厚厚的牛皮,甚至有几辆还包有一层的铁皮,上面泼上了水。

这种精制的盾车,不说火铳,在一定的距离内,怕是小型的火炮都不能打散打穿它们。也是阿巴泰统领镶白旗的大军,有这个能力制出这种精良的盾车。

除了这种精制的盾车,余下便是后金兵那种粗糙的盾车木盾了,十几根粗木捆扎在一起,就成为一个盾。大部分的木盾,甚至连车轮都没有,只是木盾上有许多木把,让一些跟役及辅兵可以将这些沉重的大盾缓缓平推前进。

从墨鸾这里看去,缓缓而来的盾车、木盾怕有近百个,一排一排,一层层的密密麻麻,除了七十多架是从北门这边而来,余下的盾车及木盾则往东面城墙这边推来。显然后金兵是打算从两面同时进攻喜峰口。

比起上次后金兵攻城的规模,此次的盾车明显多了数倍,看来后金兵攻城的决心不小。

看到远处密密层层的后金兵盾车,城上的军民们都是不由自主发出粗重的喘气声,墨鸾眼中也满是凝重的神情,自己将几个堡烧了,后金兵还可以做出如此多的盾车,看来他们征战多年,也有自己的智慧,是个不能小看的劲敌。

此时躲藏在那些盾车后的后金兵有多少,五个牛录,十个牛录,甚至一个甲喇?

随着盾车的前来,墨鸾己经可以看到那些盾车都是用粗木所制,这样的盾车,恐怕城头守军的火铳都打不进去,好在城头有大量的火炮,那些大盾的移动又非常缓慢,自己可以用火炮对付他们。

那些后金兵盾车越推越近,近两百步时,公输鸢传令道:“火炮准备!”

城楼上令旗摇动,城头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炮手准备!”

此时喜峰口南面城墙上,架设着十四门佛朗机铜铁炮,又有小铜炮、小铁炮二十门,虎蹲炮十五门。这些佛朗机火炮都是轻型火炮,炮重在三、四百斤,架在高高的炮架上,发射约两斤重的弹丸,射程在三百米左右。那些小铜炮、小铁炮发射弹丸在一斤或是八两左右,射程在一百多米。余者的虎蹲炮,射程在二、三十步,也就是三、四十米。

每副佛朗机铜炮旁都有三个炮手,各个小铜炮、小铁炮,虎蹲炮身旁也有两个炮手,只是除了其中一个炮手是原来炮队的成员外,余者一或两人,都是临时从青壮辅兵中挑选出来的炮手,他们的作战能力让人担忧。

后金兵盾车又推得更近。

“开炮!”

一声令下,却见十四门佛朗机铜铁炮依次开火,炮弹从城头呼啸而出,狠狠地砸向城外的后金兵。

此时进攻南门的后金兵,阿巴泰共计押下了一个甲喇一千五百人的后金兵,内有战兵五百人,此外还有土默特右旗的固山额真俄木布楚虎尔,让部下一员亲将率领五百人的蒙古兵协同进攻,内有披甲战兵一百五十人。

不但如此,阿巴泰还让那个甲喇章京颜扎,领着自己的数十个披甲战兵,尽数随同作战。

在喜峰口的东面,又让一个甲喇章京领着三个牛录近千人的后金兵,随同土默特左旗的外藩蒙古五百兵,押着大批的大明百姓,从该处城墙外进攻。余下的后金兵及蒙古兵,便作为后备队,视战情随时准备支援作战。

还是老样子,后金兵进攻中,以辅兵跟役推着大盾、盾车前行,在盾车的后面还有两侧,是轻甲善射的弓箭手,作为掩护身后穿着两层重甲,手执盾牌大刀的死兵登城作战。

在死兵后面,是大批的后金兵辅兵及跟役,他们担着土,或是推着小车,上面满载泥土等物,用来填取沟堑之用。最后是各牛录那些精锐的白甲兵押阵,伺机登城作战。

不论是进攻喜峰口城墙的哪一面,相比满洲兵,蒙古兵较为怕死,他们说什么也不肯打头阵,只是躲在攻城大军的中部。

炮弹从城头呼啸而出时,无论城上城下,都是看着那些炮弹打出的飞行轨迹。

轰轰几声巨响,几颗铁球命中了盾车,打得那些盾车分散解体,盾车后传来一片的惨叫声。这些木盾都是一排排而来,推进速度又缓慢,成为城上火炮很好的靶子,就算城头许多炮手都是新手,但第一轮的火炮射击后,还是有五发的炮弹各自命中一辆后金兵盾车。

火铳虽然难以打穿这些粗木捆扎成的高大木盾,但几斤重的炮弹却能打散打穿他们,在炮弹带着呼啸声命中这些木盾时,用牛皮或是绳索捆扎成的木料立时四散飞去,那些炮弹穿透木盾后如打入某个后金兵的身子,立时在他体内造成一个巨大的血洞。

还有激起的碎片,也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有些后金兵惨叫着翻滚在地,身上脸上插着尖锐的木刺。那些被打得四散乱跳的粗大木料也给身后身旁的后金兵们造成一定的伤害。

有些炮弹虽然没打中什么目标,不过它们在地上猛烈跳跃翻滚,只要给它滚到砸到,最少也是脚断骨折的下场。

只有那十辆精心打造的盾车没事,它们有厚厚的牛皮甚至铁皮,虽然有一颗炮弹命中其中一辆盾车,但只是将它盾防内的木料砸断几根或是打塌一片,那些盾车仍是缓缓推来。

“换弹!”

这个成果让城头上的炮队队官很不满意,他又大声喝令道。

立时各门佛朗机火炮的炮手又是纷纷装弹。他们用铁棍捅入子铳铁把内,卸下发射完的子铳,又装填上新的子铳。

此时喜峰口每一门佛朗机火炮仍有三个炮手,一个卸弹兼装填手,一个瞄准手,一个发炮手。

有了以前那个装填手的经验教训,为了避免气体泄露,悲剧的再次发生,这三个炮手中,都是用以前那个老炮手作卸弹兼装填手,只有新来的两个辅兵青壮充任瞄准手与发炮手。有些新来的瞄准手没有丝毫数术观念,不知道怎样调距瞄准,还要那个老炮手兼瞄准手,只有那个发炮手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这样一来,城头佛朗机火炮的换弹速度不免比以前慢上许多。

好容易城头的十四副佛朗机火炮再次装填好子铳,又调整瞄准完毕。

那炮队队官又一挥手中令旗,喝令道:“开炮!”

一声声巨响,城头烟雾冒起,十四门佛朗机铜铁炮又是依次开炮,这次的成果不错,有六发的炮弹命中,有四发打散了几个推来的后金兵木盾,打死打伤了一些木盾后躲藏的后金兵,又有两发炮弹命中了那些后金兵精心打造的盾车,将一辆盾车的盾防打塌,打伤了盾车后的一些后金兵。另一辆盾车上的盾防也被打出一个大缺口,失去了遮掩的效果。

不过城头那十四门佛朗机火炮的成果也就如此了。余下一排排,一层层的后金兵木盾还是滚滚往城墙下而来。

看己方的防护有效,城外的阿巴泰等人脸上露出笑容,而城头的明军则是神情凝重。

很快,那些后金兵木盾或盾车又推近了离城墙一百多步的距离,此时便轮到城头那二十门小铜炮、小铁炮大显身手了。

为了提高小炮的射程及命中率,此时这些小炮也如佛朗机火炮一样设在高高的炮架上,虎蹲炮也是如此。虎蹲炮之所以作战时要用炮箍脚柱固定于地上,是因为炮身过轻,只有几十斤,发炮时因后座力容易跳跃翻滚,如果再加上沉重的炮架,便不存在这一问题。当然,如果在野战时,虎蹲炮配上炮架,拉动行军时,当然没有放置于马背上来得便捷容易。

城头二十门小铜炮早装填好一斤重的弹丸与相应的火药,火门上也灌好药引。

“开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