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祸起萧墙 - 大明机关术 - 苏启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明机关术 >

107.祸起萧墙

局势暂时稳定,一天后,再度逆转。十二月十七日,皇太极再度发起攻击。这次他选择的目标,是永定门。但估计是转了一圈,没抢到多少实在东西,所以皇太极集结了所有兵力,猛攻永定门。明军于城下列阵,由满桂指挥,总兵力约四万,迎战后金。可战役的结果再次证明,古代游牧民族在玩命方面,是有优越性的。

经过整日激战,明军付出重大伤亡,主将满桂战死,但后金军也损失惨重,未能攻破城门,全军撤退。永定门之战后,一直没捞到实质利益的皇太极终于退兵了。

但只退一半。他派兵占据了遵化、滦城、永平、迁安,并指派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镇守,以此为据点,等待时机再次发动进攻。

战局已经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虽然外地勤王的军队已达二十多万,鉴于满桂这样的猛将也战死了,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朝廷跟关外已基本失去联系,辽东如何,山海关如何,鬼才知道,京城人心惶惶,形势极度危险。

也就是这个时候,墨鸾发现了真正的拯救者,能挽大厦于即倒下的人。也就是带着二十七个人去通州迎敌的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

此时的通州已经是前线了,后金军到处劫掠,杀人放火,抢劫掳掠,神机门人因都不愿西走,便全来前线行刺杀之事。孙承宗的新闻就是这时听闻的,据说年近七十的孙承宗边往通州赶,还边带着二十七人打了好几仗,战死了五个人,到达通州的时候,只剩二十二个。

通州是有兵不到一万人,且人心惶惶,总兵杨国栋本来打算逃跑了,孙承宗把他拉住,硬拽上城楼,巡视一周,说明白不走,才把大家稳住。

能在危急时刻,临危不乱,敢于任事,这也是墨鸾认定孙承宗的原因。

其他神机门人则是在通州稳定后,作为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孙承宗开始协调各路军队,组织作战的时候认可墨鸾的判断的。

以级别而言,孙大学士是总督全天下的勤王军队的,但具体实施起来,却啥也不是。

且不说其他地区的勤王军,就连嫡系袁崇焕都不听他的。孙承宗命令他在通州布防,把人挡回去就是了,袁崇焕偏不听,协调来协调去,终于把皇太极协调到北京城下。

然后又是噼里啪啦一阵乱打,袁督师进牢房,皇太极也没真走,占着四座城池,随时准备再来。京城附近的二十多万明军,也是看着人多,压根没人出头,关宁铁骑也不可靠,祖大寿都逃过一次了,难保他不逃第二次。

要说帝师还是很有见地的,他先找祖大寿。祖大寿是个比较难缠的人,且向来嚣张跋扈,除了袁崇焕,谁都不认。

但孙承宗是例外,袁督师当年还是个小兵时,孙承宗就是个将军了,等袁崇焕成了督师,孙承宗早就挂着帝师的名头回家养老了。

孙承宗见到祖大寿这个憨货也没废话,直接劝慰他:“袁督师已经进去了,你要继续为国效力。”

祖大寿倒也实在,心里话直接倒出来了,说给了孙承宗听:“袁督师都进去了,我不知哪天也得进去,还效力个屁。”

“就是因为袁督师进去了,你才别闹腾,赶紧给皇帝写罪书,就说你要立功,为袁督师赎罪。”

祖大寿信了袁督师老师的话,同意了,立即给崇祯写信表示要将功赎罪。

这边敷衍完了祖大寿,孙承宗马上再去找崇祯。祖大寿已经认错了,希望能再有个机会,继续为国效命。

话刚说完,祖大寿的信就到了,崇祯非常高兴,当即嘉奖了孙承宗,并全力支持孙承宗的谋划。

孙承宗搞定了祖大寿,又去找马世龙。

马世龙也是辽东系将领,跟祖大寿关系很好,当时拿着袁崇焕的信去追祖大寿的,即是此人。这人的性格跟祖大寿很类似,极其强横,唯一的不同是,他连袁崇焕的面子都不给,此前兵部侍郎刘之纶带兵出去跟皇太极死磕,命令他带兵救援,结果直到刘侍郎战死,马世龙都没有来。

但是孙大学士仍然例外,什么关宁铁骑、关宁防线,还有这帮认人不认皇帝的武将,都是当年他弄出来的,能压得住阵的,也只有他。

但手下出去找了几天,都没找到这人,因为马世龙的部队在西边被后金军隔开,没消息。

但孙承宗是有办法的,他出了点钱,找了几个人当敢死队,拿着他的手书,直接冲过后金防线,找到了马世龙。

看到孙承宗的信,马世龙当即率领部队,前来会师,到底是比圣旨好使。

至此,孙承宗终于集结了辽东系最强的两支军队,下一个目标是:击溃皇太极。

此时皇太极已经退出了关外,并派重兵驻守遵化、永平四城,作为后金抢劫的据点,下次来抢东西也好有个照应。

这种在别人枕边磨刀的做法,不论是崇祯还是孙承宗都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崇祯三年二月,孙承宗集结辽东军,发起进攻。

得知孙承宗进攻的消息时,皇太极并不在意,因为这一年,孙承宗都六十八了,又精瘦,风一吹都要摆几摆,看着也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头了,实在不值得在意。

可惜,皇太极并不知道,这个时候墨鸾公输鸢带着神机门人已经主动找到了孙承宗,在其麾下继续效力,于是当栾城成为攻击目标时,战报就以极其诡异的状态送到皇太极案头。

而那些都是在栾城被攻破之后了。

攻城那天,墨鸾一行人,跟着孙承宗麾下的夜不收部队做先锋,悄悄上了城头。

两个后金兵马甲出现在城头,二人手持圆盾,一个拿着云梯刀,一个拿着长刃大刀,他们己经听到了那专达的吼叫,他们略一犹豫,双目一扫,却是看清了城墙内的动静。

二人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那个手持长刃大刀的马甲一下子跳到那死去的后金兵专达身上,左手中盾牌一阵猛推,竟要将身前几个拒马推开。

那小队的甲长急速喝道:“长枪兵,后退!”

立时小队长枪伍的几个军士急速从那专达身上抽枪后退。

小队那甲长大喝一声,手上长枪急速向那手持长刃大刀的后金兵马甲刺去,那马甲刚要推开身前最后一个拒马,忽的一声,那长枪己是凶悍无比地刺到眼前,他急急用圆盾一挡,波的一声巨响,长枪被他挡住。

这一枪力气好大,那马甲还没有松口气,不料那甲长紧接着又是重重一枪刺来,这甲长每日就是苦练冲刺一招,枪势说不出的狠与准,加上那马甲还是陷在拒马内,这枪他哪里挡得住?

一声惨叫,那马甲被那甲长重重一枪刺在咽喉内,枪尖透喉而出。

那甲长抽枪,那马甲兵咽喉内喷射出鲜血,他身子摇摇晃晃一阵,就这样歪倒在拒马上死去。

另一个持着圆盾,右手持着云梯刀的马甲兵,却是在垛墙上急行几步,从一个没有拒马处跳了下来。在他面前,是左哨甲队丙小队的长枪兵与火铳兵,他一扬手上的圆盾大刀,脸上露出狞笑,虽是一对十一,却是脸上没有惧色。

他一声大吼,舞着大刀圆盾正要冲上来,几声巨大的铳响,刺鼻的硝烟与火药味蔓延,却是丙小队火铳伍中的五门火铳尽数打在他的身上。

这个马甲兵身上披了双层的重甲,还举着圆盾,不过这么近的距离,五门火铳一齐打过来,不说他手上的盾牌,就是他身上的重甲,也是尽数被破开,他身上被打出几个巨大的血洞,胸前的骨头还尽数被震碎。

几门火铳的巨大冲击力,将那马甲的身子向后重重打飞出去,他的尸身撞击在城垛上,接着一弹,又是向前扑倒在地。

他的头歪着,嘴巴眼睛张得大大的,口中涌出大量的血块,己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从这一带的两架云梯上,又跳下了七、八个后金兵,从城墙左侧第一个马面过去的那段城墙上,也同样从那架云梯上跳下了好几个后金兵。不过从那边过去,是左哨的丙队与丁队负责防守。

此时城墙上己经跳下了共十几个的后金兵死士,后面还有不断的后金兵死士正从云梯上爬跳下来。

这些后金兵死士,都是身披两层重甲,他们中除了部分人手持圆盾大刀外,大部分却是没有持盾,各人或提着沉重的铁制长柄挑刀,或提着沉重的长柄虎牙刀,又或提着虎枪与八旗长枪等,只是不断的从城头上跳下来。

不过这些从云梯口上跳下来的后金兵,他们当先的几人,无一例外的跳落在拒马上受伤惨叫,或是被拒马阻挡,加上身着沉重的甲胄,行动非常不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