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046也是在情理之中。
第46章046也是在情理之中。
第46章
这里已经离城门很远了。
城外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以供来往行人停歇整顿。
而如今,亭内多是涌入长安却又被拒之门外的难民。
玉蓁专注找寻清和的踪迹,所以根本没有注意到,她路过了几个长亭、几个短亭。
也没有留意到,她出来的时间太久,暮色已悄然四合。
只有路边流民燃起的几簇篝火,隐隐约约地将夜晚照亮。
昏暗的环境中,听觉便变得更加敏锐。
玉蓁能清楚地听出,跟过来的脚步声纷乱杂沓,绝不止一人。
她不知道身后的来人是敌是友:是单纯的同路,还是有目的的尾随。
——但直觉告诉她,身后来人绝无善意。
可前路隐没在山林掩映的黑暗之中,她若继续往前,便像是踏入深渊,走向难以预料的险境;但若止步,又该如何应对身后的危机?
进退维谷,玉蓁的整颗心都提了起来,几乎要深陷在绝望的情绪之中。
直到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决策的错误,发觉自己的愚笨。
然而后悔已经没用了。
如果他们动机不纯,那无非有两种来路。
一是瑞王派来跟踪她的人;
二是图谋不轨的流民,见她孤身从城门那边走来,意图掳掠。
不论是哪种,她可能都逃不脱厄运。
就在玉蓁凝眉思索之际,原本蜷缩在路边的难民,不知何时,竟慢慢地站了起来。
晦暗夜色下,一个个高大的身影如同鬼魅,无声无息地冒出,用阴鸷的眼神望着她,拦住了她的去路。
及至此时,玉蓁才终是注意到这些所谓“流民”的异样。
他们虽衣着褴褛、污手垢面,却一点不似城门前那些面黄肌瘦、形容憔悴的难民。
相反,他们人高马大、魁梧奇伟,光是东零西散、乌泱泱地站在黑暗中,都能带给她近乎窒息的压迫感。
玉蓁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人绝非逃亡北上的难民。
反倒像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
这样的念头浮上心中,玉蓁登时如芒在背,下意识地扭头回看。
果不其然,跟在她后面的,亦是锋不可当的几名男子,瞧着便是来者不善。
面对周围接二连三冒出,又一步步朝她逼近的,一群来历不明的彪形大汉。
玉蓁的双腿似是灌满了铅,动弹不得半分。
清冽的晚风拂过林间枝叶,簌簌作响,伴随着他们脚踩过枯枝发出的窸窣声息,吹进她的耳中。
明明只是极其细微的声响,但传至耳畔时,尖锐得有如利刃,几乎要将她的耳膜穿透。
玉蓁心如擂鼓,一时头脑空白,没有半分思绪。
她捏紧垂在身侧的双拳,指尖几欲掐进手心。
尖锐的疼痛刺激着她的神经,到底是让她在无措的惊惶中,清醒了几分。
她环顾一圈,看着这些逐步逼近的壮汉,强迫自己稳住心神,开口问道:“诸位大哥,妾本城中医女,因与师父走散,不慎误入此地,这才多有叨扰。”
“只是……眼下天色已晚,前路难辨,不知诸位大哥可否为妾身指一下回城的方向,不然师父及门中师兄见妾久不回归,怕是要担心的。”
晚风吹动衣裙紧贴着她的身躯,勾勒出盈盈不堪一握的细腰,弱不禁风。
再衬着她温柔绵软的嗓音,更是显得楚楚可怜。
可惜这些人好像并不吃她的这一套。
站在她正前方,身着棕褐短打的男人似是他们中间的头领。
闻言,他抱臂胸前,不屑地冷笑了一声:“这位姑娘,你说得这么无辜,怎么话里话外,都是威胁的意思?”
——“若是我们不放你回城,你的师父师兄,是不是就要报官来抓我们了?”
他的声音裹挟着晚风的凉意,沉甸甸地砸在玉蓁的心上。
她攥紧裙袂,极力稳住心神,“妾断不敢有此意……妾也只是想,早些回去罢了。”
她话音甫落,男人便嗤笑着打断:“那还真是不巧了,你既来了这里,恐怕,是没那个命再走了。”
他们上头可是下了死命令。
凡今夜坏事者,杀无赦。
不管这小娘子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要撞见了他们,有走漏风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