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042放不下。
第42章042放不下。
第42章
——“既然放不下,为何又要避而不见?”
晚风透过窗牖,吹动灯烛摇曳。
光影明明灭灭,落在青年的侧脸。
他的情绪也在忽明忽暗中,捉摸不清。
清和借着灯烛看向他,耐心等待着他的回答。
不知过了多久,坐在案前的青年终是有所动作,擡手执起放在桌案的杯盏,浅抿半口,道:“没有必要罢了。”
见了又有何益?
不过是徒增烦恼。
他们最好是,交集越少越好。
萧渡手持杯盏,眼睑微垂,分明看不见,可他的目光却似透过杯中倒影,看到了前世,他们之间悲惨的结局——
她心慕旁人,恨他暴戾无情,夺人所爱,宁可玉石俱焚,也决不向他屈服。
既然注定是孽缘,那他避着她,才是对她最好的。
萧渡默不作声地将杯盏放回桌案,面上的神情仍旧平淡,如月下的静湖,无波无澜,寂静冷清。
坐在他对面的清和始终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目光随着他手上的动作下移,落在他手里的那个杯盏上。
这套茶具乃是白瓷所制,因此借着明亮的灯烛,清和能够清楚地看到,杯沿残存的淡淡口脂。
——但显然,萧渡这人是不会用到口脂的。
见此,清和不由得神情微怔,又擡眸看一眼面无表情的萧渡,几不可见地笑了笑。
果然这人盲了,有些东西,是看不穿的。
总归他已经将玉蓁的杯子错用,清和也没有了提醒纠正的必要。
他不知道萧渡究竟有着怎样的顾虑,静静地看他一会儿后,还是禁不住叹道:“若真的没必要相见,那今日殿下深夜前来,又是为了什么?”
要知道,萧渡现在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一日寻不到解救之法,便会多一分的危险。
若非至关重要的事情,他是千不该万不该,冒险现身此地的。
更何况,城外如今已有太子亲临坐镇,他来或不来,都于当前的局势影响不大。
因此,唯一的解释便是,他此番前来,另有所图。
只是,萧渡好像并没有坦诚相告的打算。
闻言,他仅是唇角微提,若有似无地笑了下:“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无关紧要的事情,方丈又何必再三追问?”
他这样的回答听得清和不禁一怔。
清和愣了半瞬,无奈地摇了摇头,笑道:“确是贫僧多言了。”
——“可若真是无关紧要,殿下又何必念念不忘呢?”
“很多事情,不是忽视了,就是放下。”
萧渡神情未变,可睫羽半掩下,那双波澜不惊、似月下深潭的黑眸,又幽邃了几分。
他没有立即应话,相对无言之下,屋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恰逢此时,窗外风起影动,一道高瘦的人影拓在窗扉,伴随着叩声响起的,是尉凌刻意压低的轻声提醒:“殿下,时辰不早了。”
言下之意,便是他们该走了。
好在这回清和并不急于得到答案,他循声看一眼窗外,不禁唏嘘道:“没想到,转眼竟是这个时辰了。”
说着,他站了起来,伸手掸去衣摆褶皱,“便由贫僧送殿下一程罢。”
萧渡没有回拒他的好意,紧随着起身,和他一前一后地迈过门槛。
夜凉如水,万籁俱寂。
唯有风过时,枝叶摇动的簌簌之声,打破这份静谧。
萧渡甫一踏出屋门,始终回避人后的尉凌这才走出暗处,将提前备好的大氅为萧渡披上。
纵使如今已然入夏,但晚风总归裹挟着凉意。
萧渡擡手拢了下肩披的大氅,略微侧头,对着身旁的清和一颔首,终是开口道:“今夜多有叨扰,还有劳师父相送。”
清和含笑摆首:“贫僧也只能送到这儿了。还望殿下回去以后能多加休养,早日复明,看清眼前人。”
他这话明显别有深意。
萧渡动作极轻地拨动手上扳指,沉默须臾,道:“那就多谢师父好意了。”
他眸色本就深邃,如今蒙着夜的暗沉,他眼里的情绪更是难以捉摸。
清和猜不透他的想法,但话已至此,多说亦是无益,他只能站在台阶上,眼看着萧渡不急不缓地走远,高挺的身影逐渐湮没在夜色之中。
直到,不远处枝桠被踩碎的细微声响,绊住他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