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44“怎么,你还没有跪够?”…… - 渡春光 - 林起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渡春光 >

第44章44“怎么,你还没有跪够?”……

第44章44“怎么,你还没有跪够?”……

第44章

天光灼灼耀目,可站在玉蓁面前的年轻男人身形颀长,高大身影投落的阴翳几乎将她整个覆盖。

玉蓁缓慢擡首,逆着光,映入她眼帘的,只有男人晦暗不清的面庞,以及他垂眸睥睨她时,目光里无声的威压。

有一两缕阳光擦过他的发际刺入她眸中,玉蓁不由得眯了眯眼,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直到,身旁率先有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是太子,是太子殿下!”

这一声高呼,犹如巨石骤然落湖,霎时激起千层浪。

原先聚过来的,或是乞食、或是凑热闹的难民,身体先大脑一步动作,纷纷跪倒于地,山呼参拜,“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一声叠着一声,如同海浪层层泛开,又压过匍匐在地的众生,传来声势浩大的回音。

而那个本来凶神恶煞、蛮横无理的壮汉,也在这齐声的高呼之中,倏地软了腿,颤巍巍地跟着跪下。

局势的陡然转变,似乎只在一瞬之间。

但不动声色搅动风云的青年,却并未因外界的匍匐恭迎而有所动容。

他只低垂眼帘,静静地睥着跌倒脚畔的少女。

距离拉近,他稍一垂眸,便能看清她颔首低眉时,从肩头滑落的几缕青丝,以及襦裙随她的动作折皱,勾勒出的玲珑身段。

可他还是看不见她的样貌。

甚至还不如方才,隔着遥远的距离,他若有似无的一瞥,虽瞧不清她的面容,却也能隐约望见她皎若明月的的脸庞。

似曾相识的熟悉感,驱使他亲自来蹚了这趟浑水。

思及此,萧行湛不禁眉头微蹙,略有些不悦地侧首,看向不远处的那个罪魁祸首。

这些人向来欺软怕硬,适才还气势汹汹的壮汉,现在只伏跪在地,大气都不敢出。

萧行湛瞥了眼他在慌乱中洒落一地的白粥,眉梢微擡,冷声道:“今上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朝廷也谨遵圣命,未曾苛待过任何一个百姓。怎么,就你与众不同,觉天恩不厚、雨露不均?”

单是太子的这个身份,就足以压得人喘不过气。

更何况,如今众生皆匍匐,拜于他的威压,他的一字一句如同珠落,从头顶砸下,似有千钧之重。

直让壮汉冷汗涔涔,止不住地惊惧。

他忙不叠将头磕得更低,恨不得整个人都埋进地里。

“草、草民岂敢,草民只是、只是……”他忐忑地支吾着,想了半天,终是为自己找到了开脱之辞。

只见他突然有了几分底气似的,蓦然擡起头来,激忿填膺地伸手指向一旁的玉蓁,“太子殿下明鉴,是她!是这个女人目无王法、公报私仇,不愿给草民施粥!草民也是饿极了,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的!”

闻言,萧行湛轻讽似的提了下唇角,眼珠微动,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目光再次落在身形纤弱的少女身上——

壮汉这番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的话,好像并未波动她分毫,她仍是安静恭谨地跪在那儿,螓首低垂,单薄的肩膀如同削成,弱不禁风。

萧行湛默不作声地打量着她,不禁眉峰微挑,问她道:“对他说的话,你没有半句辩解?”

众目睽睽之下,玉蓁岂有闭口不语的道理?

惹人注目实非她本意,但事与愿违,这些节上生枝的意外,不是她想躲就能躲的。

虽说之前她和太子的两次碰面,都未曾教他见过面容——

一次是她被瑞王掳到揽月楼,她戴着面纱为瑞王和太子奉茶。

还有一次,是不久之前,花萼相辉楼的遥遥一见。

但玉蓁却不敢确定,太子不会认出她,记起她和瑞王的瓜葛。

想到这点,玉蓁在回话时,仍是恭顺地垂着头,嗓音轻柔又坚定:“回殿下,众目睽睽之下,民女不敢造次,亦不敢有违圣意。清者自清,对于未曾做过的事情,民女何须自证?”

“公道,自在人心。想来在场之人,皆可为民女作证。”

她这一番话说的不卑不亢,显得壮汉方才的辩解就像是狗急跳墙时的胡乱攀咬,毫无立足的余地。

旁边的百姓也纷纷应和起她的话来:

“就是,明明是这个泼皮耍无赖,想多要一些粥,就欺负人家小姑娘。”

“也不知道这么一个人高马大的大汉,有手有脚的,不去附近当个帮工,来和我们抢赈济粮作甚?”

……

周遭的议论声不断,壮汉顶着众人的批判和审视,肉眼可见地变得局促了起来。

他还想再垂死挣扎,辨别几句:“太子殿下,是这个女人蛊惑人心……”

可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太子轻飘飘的一瞥堵在了嗓子眼——

“你是说,她也蛊惑了孤?”萧行湛似笑非笑地睥着他,眼底尽是嘲讽。

他这言外之意,分明就是,他也将方才发生的种种,尽收眼底。

短短的几个字,犹如晴天霹雳,打在了壮汉头上,直将他的七魂六魄都给震出了窍,定了他的生死。

壮汉登时呆愣在原地,木了好一阵,才终是后知后觉地缓过神来,惧怕地膝行至萧行湛脚边,哀求道:“太、太子殿下,事情不是您看到的那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