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033受伤。 - 渡春光 - 林起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渡春光 >

第33章033受伤。

第33章033受伤。

第33章

闻言,玉蓁不由得秀眉微蹙,没太懂他的话中深意。

但清和大师似乎也没有要解释的意思,他沉默地站起身,在屋内的书架上找了本封皮陈旧的古籍递给她,“此事非同小可,施主还请三思。”

玉蓁伸手接过,简单翻阅了两页,见书内详细记录着炼制解药的方法,便知清和大师这是想让她知难而退、三思而行。

她轻轻地将书页阖上,擡首望向清和的那双眸子仍旧澄澈又平静,宛若静谧的秋水一泓,“多谢大师提醒。”

玉蓁知道,单是她自己愿意还不够,还需征得宁安和萧渡的同意。

但她没有直接去宁安那里问询,而是先捧着清和给她的古籍回屋,细看书内的制药之法。

也好在她颇懂些医术,虽不能完全其中要义,但也能看懂十之八九。

药人的培育之法,与清和大师告诫她的大差不差——

总归是整日浸泡在药物之中,直至药性渗透人的肌理百骸,血脉亦为药材。

只是这书年岁久远,部分有缺失。

玉蓁看完整本书也没能发现变身药人以后,会有怎样的下场。

或是不得善终,又或是能得上天垂怜,继续如常人般生活。

就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宁安才会拒绝这个提议,不愿她去冒险。

况且,她的身体底子确实有些薄,也不知是否能经受得住中间药物的侵蚀。

玉蓁翻到古籍的最后一页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光线阴沉。

她眼睫微擡望向半开的窗牖,心里似乎也蒙着沉沉的暮色。

……

接下来的好几日,宁安都一直留在慈恩寺,留意着萧渡的状况。

但或许是清和的法子真的有所见效,萧渡这些时日的病况竟还算稳定,未见复发。

宁安本还想再待些时日,直至萧渡好转。

但她终究不是闲人。

第三天,便有公主府的幕僚登门求见,道是和长公主有相商。

他形色仓皇,风尘仆仆,瞧着确实是心急如焚。

玉蓁身为局外人,自然不便掺和他们的私事。

她只远远地站在庭院中,看着那人火急火燎走进宁安房中的背影。

玉蓁也不知道他们在屋内详谈了多久,只知道当日下午,宁安便收拾了细软,随那位幕僚离了慈恩寺。

临行前,宁安还是挂念萧渡的状况,于是便嘱托玉蓁留在这里,希望她能继续照看他。

玉蓁现在的处境总归是有些尴尬,跟在宁安的身边非但不能帮到她,说不定还会因为自己过往的境遇牵连她。

是以玉蓁同意得毫不迟疑。

再者,没有了宁安的干涉,她只身留在此处,反倒能有机会试着配制“解药”,为萧渡解毒。

送走宁安以后,玉蓁仍旧是一切照常,时不时地便去向清和讨教医术,或是到小厨房去帮着煎药。

日子过得平淡且寻常,就好像……她只是慈恩寺的一个小学徒,远离了纷扰,而之前的那些遭遇都如同隔世,变得遥不可及。

随着时间的流逝,玉蓁也逐渐忘却了彼时逃亡的惊惧和恐慌,她的心思都放在了医书上面,希冀着能解去萧渡身上的剧毒。

可求医之路漫漫,如清和大师这般医术高超的泰斗用时数年,尚且是束手无策,她不过才学到些皮毛,又如何能相处应对之策?

所以玉蓁顶多就是在清和大师行医时,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这日,清和带着玉蓁来为萧渡请脉。

因为这段时间一直都住在玉清苑,是以玉蓁时常能和他打个照面,倒也不至于是不相往来。

虽说他总是神情淡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他们之间也无过多交集,但玉蓁还能是留意到他状况,看得出他病况的加重——

他的面容是愈发的苍白,如今分明是初夏时节,日头逐渐回暖,可他坐在案前,仍旧是肩披着大氅,而屋内也燃着暖炉,瞧着极为畏寒。

进屋以后,清和先是为他切脉,随后又给他施了一次针,这才落座于他对面的蒲团上,欲言又止地说道:“恐怕接下来的十天半个月,殿下都须得留在这里静养,不得思虑过甚,否则的话……”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明说,但在场的人也都心知肚明——

萧渡体内的毒如今已蔓延至四肢百骸,倘若再次毒发,恐怕便不能如之前那般轻易收场了。

闻言,萧渡慢条斯理地放下因诊脉而捋高的广袖,道:“我知道了,多谢大师提醒。”

玉蓁安静地站在旁边,悄然擡睫看他。

支摘窗微启,斜斜地透进些微天光,落在他的身上。

她和他之间,好像隔得很近,又好像很远——

她现在和萧渡的关系,貌似总有些尴尬。

说是萍水相逢倒也不至于,可也没办法再进一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