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072至死不休。
第72章072至死不休。
第72章
重启调查六皇子萧行琛的旧案,不啻于落在朝堂的一声惊雷,瞬间激起骇浪惊涛。
曾经板上钉钉的事情,如今竟要推翻重新查办,若其间真有冤情,上从弹劾萧行琛的一众朝臣,下至经手此案的一应官员,怕是都逃不过条律的裁制。
众臣自是不愿徒生事端,联袂抗议,然,定国公陈照手持圣上旨令,铁腕运枢,雷厉风行,京中朝臣无不惧于他的利刃之下。
短短数日,他便凭借手里掌握的实证剥茧抽丝,端了当年定案的几名大理寺及刑部官员。
一时间,京中人心惶惶,唯恐事情愈演愈烈,波及自身。
东宫,得知消息的太子萧行湛亦是惊疑不定。
这日朝后,他再次登临藏书阁,进了密室。
瑞王身陷囹圄的这些时日,非但没有变得憔悴,反倒因为醇酒美人的滋养,愈发心宽体胖。
萧行湛走进密室的时候,他正左拥右抱着怀中娇娘,抻首去衔她们手里的葡萄美酒,不亦乐乎。
这声色犬马的淫靡景象落入萧行湛眼底,直让他瞋目切齿,眼神逼视那两个美人,怒喝道:“滚出去!”
盛怒之下的储君冲冠眦裂,骇得那两个美人忙不叠捡起地上衣裙,踉跄跑了出去。
眨眼间,怀里的温香软玉落了空,瑞王意兴索然,颇觉无趣,不满地看向他:“太子何故发这么大的脾气?坏了皇叔的美事。”
萧行湛喉间冷嗤一声,撩起袍角坐到一旁的几榻上,看着他似笑非笑:“皇叔都做了些什么,难道心里不知道吗?”
闻言,瑞王狐疑地坐直了身子:“你什么意思?”
萧行湛见他错愕的神情不似有假,不禁眉头微蹙,问道:“你当真不知外头的形势?”
瑞王冷笑:“本王被你关在这儿已有月余,你给本王安排的这些宫人又个个守口如瓶,你要本王如何得知外面的消息?”
萧行湛沉默地凝视他片刻,似在揣度他这话的真假。思忖几息,他如实告之:“你的亲信供出了多年前,你们陷害萧行琛的事情。如今,陈照正大张旗鼓地在长安搜罗证据,亦有刑部官员奉命赴往边境取证,你可知,倘若当年之事水落石出,你我皆逃不过一死!”
他的字里行间抑着怒意,瑞王也不得不坐直了身子,肃容道:“此话当真?”
随即他又向萧行湛问起那叛变亲信的名姓,核实过后,他瘫软地靠到椅背,叹道:“太子,我们这是被人算计了。”
“那个招供的幕僚此次并未随本王入京,说是家中老母病危,要回去侍疾尽孝。我就说,他为何会在本王起事之前露怯,原来这些年,他一直都潜伏在本王身边搜集实证,就为了给本王这致命一击!”瑞王气急地拍了三下扶手,胸膛剧烈起伏。“恐怕,连本王兵临城下的计谋,都是他泄露的!”
思及一溃千里的军队,他更是怒气冲霄,拂袖扫落茶几上面的诸多杯盏。
瓷器噼里啪啦地摔碎一地,萧行湛若有所悟,逐渐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你是说这一切,都是有人在推波助澜?”
“不然本王何故再给自己徒添一条罪名?”瑞王目眦欲裂。
“可萧行琛早已在多年前尸骨无存,便是侥幸存活,他身上的蛊毒也不可能容他活到今日。”萧行湛眉头紧锁,实在猜不透其中原委。
他兀自怀疑着朝野上下,还未寻出什么蛛丝马迹。
这时,有宫人匆匆来报:“殿下,不好了!定国公府的小公爷,带人查到我们东宫来了!”
话音甫落,萧行湛神情骤变,“他怎么连东宫都敢查?”
瑞王也没想到陈照的动作如此之快,“他既然敢来东宫,想必手上应是有什么实证。不过……”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不日你便要迎娶沈玉蓁,和定国公府结为姻亲,他看在你的面子上,应该不会闹出什么风浪。更何况,你还知道沈玉蓁的真实身世,掌握着他们定国公府的命脉,他不敢轻举妄动。”
瑞王所料不差,陈照在东宫的搜查俨然只是走个形式,他带来的金吾卫顶多是在厅堂和庭院勘察,没有更进一步地刺探机要。
陈照侧目看满院忙活的金吾卫,解释道:“还请太子殿下见谅,六皇子的旧案或许涉及皇室争斗,若不走个过场,恐难以堵悠悠众口。”
萧行湛一笑:“自家人不说见外话,小公爷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况且,小公爷今日前来,也能提前熟悉一下东宫不是?”
婚期近在眉睫,东宫已经开始在檐角悬挂红绸,准备迎接太子妃的到来。
陈照盯着庭前的绛纱灯,扯了扯嘴角,“殿下所言极是。看东宫的这些装饰,殿下有心了。”
萧行湛道:“只要玉蓁喜欢,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他们三言两语的,并未谈论太久。
约莫半炷香的功夫,四散在东宫的金吾卫便陆续归来,接连不断的回禀远远传来——
“将军,东苑无可疑之处!”
“西苑也没有!”
“藏书阁一切正常!”
……
金吾卫一无所获,陈照整队肃立,朝萧行湛拱了拱手,道:“臣奉圣命稽查宫禁,乃职责所在,惊扰殿下清晏,伏请殿下恕罪。”
萧行湛暗自松了口气,摆手示意无碍。
陈照也不多留,婉拒了他共进午膳的相邀,继续执行公务,进行下一家的访查。
他忙的脚不沾地,席不暇暖,回府的时间也越来越晚。
玉蓁能和他相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
然她亦是应接不暇,除了要跟着教习嬷嬷恶补宫规,还要抽空布置府邸,刺绣大婚当日所需的纨扇——
虽说她的婚服自有尚衣局缝制,她不必亲自动手,但她也不可能完全置之不顾,总得在这些小物上体现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