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073“蓁蓁,过来。”
第73章073“蓁蓁,过来。”
第73章
翌日,十月廿六。
玉蓁是在窗外传来的阵阵喧嚣中苏醒的。
侍女们的呼喊声、挪动重物的拖行声、磕碰声……
虽然距离将这些动静削弱了几分,但遥遥传至半梦半醒之间的耳畔,依然似在拉锯着不够清醒的意识。
玉蓁于不安中徐缓睁眼,却看见窗牖透进的天光已然大亮。
她倏然惊醒,忙是唤语凝和书雁进屋,起床盥洗更衣。
“现在几时了?”玉蓁就着铜盆里面的清水净完面,一边拿起帨巾擦拭,一边问身旁的侍女。
语凝回道:“已经卯时三刻了。”
较之玉蓁往日起身的时间,不过晚了一刻。
但今时不同往日,玉蓁盥洗毕,又坐到妆台,任由书雁为她挽发。
前阵子许嬷嬷给她扎的耳洞已然痊愈,她也终是拿出先前太子相赠的耳坠,对镜戴上。
“宾客们是不是已经来了?”趁这空隙,玉蓁又问起外面的情况。
书雁答道:“姑娘莫慌,小公爷正在前院迎客呢。况且,太子殿下迎亲的仪仗还要黄昏过后才来,姑娘不必急于一时。”
婚礼,昏礼。
当朝婚嫁成亲,确实有黄昏行礼的流俗。
不过女方出阁前,府内亦有宴请宾客的筵席。
玉蓁本就不熟悉京中的这些达官显贵、名门望族,她更不想在今天这样的日子,给他们留下摆谱拿乔的负面印象。
是以她匆促收拾妥当,便行色匆匆地赶往后院,接待女眷。
然而后院的宾客寥寥可数,大都是与她和宁安相熟的内宾。
玉蓁虽觉意外,但想想也在清理之中。
如今陈照奉旨重查旧案,得罪了不少权贵世家。
比起定国公府,他们肯定更愿意前往东宫那边。
能在晌午出席定国公府的,多是定国公府的旧交,或是看在宁安的面子上。
想清楚这点,玉蓁如释重负的同时,却无端多了几分怅然。
只是她也说不清,这份愁绪是出阁前的焦虑不安,还是筵席冷清带来的忧闷。
她稳住心神上前招待,可还没来得及落座,坐在女客中间的宁安就起身迎来,拦住了她:“再过几个时辰你便要出嫁了,你不趁着现在空闲养精蓄锐,还来这里作甚?放心,这里有本宫呢!”
说罢,宁安拉过她的玉手,笑着拍了拍她手背。
玉蓁无奈,在庭院陪她们说过几句话,简单客套以后,便又被宁安催促着回房。
时间过得既快且慢,去庭院耽搁的片刻,等玉蓁再回房间,楚贵妃派来的许嬷嬷已经吩咐侍女将流光溢彩的华贵嫁衣悬挂架上。
大袖外袍,披帛,蔽膝,腰封,博鬓,珠钗……琳琅满目地装点了满屋。
见她回来,许嬷嬷上前施礼,道:“姑娘今日大婚,还是莫要四处走动的好,您要知道,今日过后,您便是东宫的太子妃,一言一行皆代表着母仪之德,不可行差踏错半分半毫。”
许嬷嬷这一番话,无疑又在玉蓁的头顶架了一副重担,将她困在身份的桎梏之中。
玉蓁面上不显,顺从地应了句是。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她只能待在许嬷嬷的眼皮子底下,直到东宫的仪仗前来迎亲。为了穿上嫁衣能显得更为服帖,玉蓁在许嬷嬷的监督下,就只吃了几块糕点。
给她梳妆的,是许嬷嬷从宫里带来的尚衣局女官。
玉蓁被桎梏在镜前,如同提线木偶一般任由她们摆布,枯坐了几近两个时辰。
待一切收拾妥当,窗外竟已是暮色四合。
而太子接亲的仪仗,也在鼓吹喧阗当中浩荡行至府外。
玉蓁戴着凤冠霞帔,行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
她在宫婢的搀扶下去拜别府中尊长。
老国公也是头一回见她盛装,怔怔地盯了她好一会儿,方才将她辨认出来,笑呵呵地拍掌称赞道:“玉蓁今天真好看!”
安嬷嬷服侍在他身旁,看着玉蓁红妆的模样,也情不自禁地红了眼眶,“可不吗,咱们家玉蓁今天可是新娘子。”
她看着玉蓁从咿呀学语,到亭亭玉立。
人生至暗的时刻,她甚至都以为,她们逃不过瑞王的追捕,可能这辈子都无法见玉蓁觅得良缘。
未曾想,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们的处境就已是天翻地覆。
昔日无家可归的少女,如今便要嫁作人妇。
安嬷嬷的心里既是欣慰,也是感伤。
老国公虽然心智如同孩童,但也知道新娘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