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070“有何不可?” - 渡春光 - 林起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渡春光 >

第70章070“有何不可?”

第70章070“有何不可?”

第70章

玉蓁既已收下楚贵妃相赠的信物,之后的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

问名、纳吉、纳征……

陈照虽然恼怒楚贵妃他们的趁虚而入,但事已成定局,即便再不满他们的做法,他也只能惟命是听。

隔着窗棂,看着从东宫一擡接一擡的朱漆箱笼,听着礼官高声的唱礼,陈照只觉喧扰聒噪。

玉蓁觑见他冷若冰霜的神情,莫名有些心虚自己的自作主张。

她小心翼翼地牵了牵陈照的衣袖,轻声道:“小舅舅,你是不是生我气了?”

陈照顺着她的动作垂眸,对上她那双澄澈的瞳眸,实在生不起气来,最后只能无奈叹道:“陛下的旨意如何能违抗?你也是不想牵连公府罢了。”

他知道她的为难,明白她的身不由己。

玉蓁的心里反倒是更加过意不去。

如果当初她没有回来投奔定国公府,想来也不会给定国公府带来这么多的烦忧。

玉蓁怅然侧眸,看向院内的繁闹情景,心里千愁万绪起伏。

约莫半晌过去,眼见午时将至。

源源不绝从东宫送来的纳征彩礼方才停歇。

一时间,偌大的庭院摆满了盈箱溢箧的金帛珠玉、翠羽明珠,以及琳琅满目的绫罗绸缎。

前来纳征的函使,是出自丞相府的嫡长子楚逸。

此外,还有副函使楚峥,是他的二弟。

陈照带着几分安抚意味地拍了拍玉蓁的肩膀,走出屋子,独自去迎他们。

玉蓁趁此间隙回避屏风后,听他们脚步声纷至沓来地进屋。

函使楚逸将装有通婚书的镶嵌螺钿楠木盒递给陈照,笑着恭贺道:“小公爷,通婚以后,这定国公府和东宫,可就是一家人了。”

副函使楚峥则借此机会揶揄道:“恭喜恭喜啊,小公爷的外甥女都要出嫁了,小公爷是不是也该抓紧了。”

陈照似对他们的话充耳不闻,他兴致索然地接过木盒,一板一眼地将其启开,取出里面的通婚书。

府里的侍从适时地端来笔墨纸砚,陈照提笔敛衽,侧目看向一旁的屏风,笔尖于半空悬滞许久,方才认命似的落笔作答婚书。

须知纳征礼成,那这桩婚事,便是板上钉钉的必然结果了。

只待宫里钦天监请期,定好亲迎的日子。

或许是顾及皇帝的身体状况,宫里挑选的良辰吉日都格外靠前。

最早的在十月廿六,最晚的也是在明年年初。

可十月廿六距今不过两个月的光景。

如此紧迫,饶是这桩婚事是由陈照亲口同意的,可当他看到这近在咫尺的婚期,仍在所难免地一阵震惊。

前来告期的使者笑着解释道:“这是陛下亲自挑选的日子,礼部、太常寺及东宫六局等,都在加紧准备婚仪,定能在亲迎之前就绪,小公爷不必为此担忧。”

既是圣意,定国公府自然没有和他们商议的余地。

因为婚期在即,宫里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指派教养嬷嬷上府,着手教导玉蓁宫廷礼仪。

玉蓁非高门闺秀,尽管曾在宁安的长公主府耳濡目染学过一些,但终究不比那些熏陶成性、蕙心纨质的贵女。

先天就落于旁人下风,她只能更加勤谨,晨兴夜寐地跟着嬷嬷学习。

宫里来的这个教习嬷嬷姓许,原是在楚贵妃身旁侍候的,代表的自然就是楚贵妃的立场。

她待玉蓁,不啻于婆母在挑剔儿媳。

言谈举止,行动坐卧,几乎严苛到了头发丝。

然,玉蓁慎始敬终、晨兢夕厉,愣是没有出过半点差错。

慢慢地,许嬷嬷便也安心落意,不再为难她。

许是要嘉奖玉蓁这些时日的以勤补拙,这日,许嬷嬷从宫里带来了一样赠礼。

“沈姑娘,这是太子殿下托奴婢带给您的,说是特意令中尚署为您量身打造的,和您最是相配。”

玉蓁接过她双手奉上的鎏金莲瓣缠枝银盒。

揭开上盖,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致的累丝嵌宝珍珠耳坠。

纷华靡丽,熠熠生辉。

——确实是精美绝伦的上佳珍品。

美则美矣,可玉蓁见状,却是不由得一怔。

“名花倾国两相欢,也只有这样的物华天宝,方可与沈姑娘这样的美人交相辉映。”许嬷嬷在一旁奉承着。

可话音甫落,她眸光流转,视线落在玉蓁白玉无瑕的耳垂上,亦是愣了一瞬。

——玉蓁她,根本就没有耳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