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069只是定亲而已。 - 渡春光 - 林起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渡春光 >

第69章069只是定亲而已。

第69章069只是定亲而已。

第69章

宫里来人的时候,陈照正在前朝当值。

玉蓁无法求助,更不能忤逆楚贵妃的意思。

当着这些宫人的面,她只能颔首应下,登上马车随他们进宫。

一路上,玉蓁的整颗心似乎都在跟着辘辘行进的马车颠簸,不得安宁。

想也知道,楚贵妃在这个节骨眼宣她入宫,是为了什么。

——楚贵妃定是不满定国公府的做法,要借机敲打她一番。

而事实,也确与她所料的大差不差。

楚贵妃请她到太液池旁的阙亭一聚。

玉蓁到时,楚贵妃正抱着怀中通体雪白的貍奴,在为它梳理皮毛。

听见她过来请安的声音,她擡头看了她一眼,随后招呼她坐到自己身旁,寒暄道:“先前的庆功宴本宫称病未去,错过了你和陈照认亲的戏码,今日……倒是本宫头一回见你,果真如传闻中的一样,柔情绰约,婉婉有仪。”

说到这里,楚贵妃顿了顿,忽而意味深长地一笑:“也难怪太子会对你一见钟情,特意去向陛下请旨赐婚。”

此前,玉蓁虽觉太子的提亲来得突然,却从未深想。

如今方知,这一切,当真不是巧合。

玉蓁牵强地提了下唇角,敛眸道:“臣女惶恐,担不起殿下的厚爱。”

楚贵妃笑了一声,似乎带着几分讥嘲:“可惜襄王有梦,神女无心。本宫这个做母亲的,理应提前帮他问问你的心意,省得像如今这样,闹的满城风雨的。”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倒还从未有过上苍垂询,问下面是否愿意接受的。

皇帝的赐婚,定国公府应该只能受着。

玉蓁并非蒙昧不知,听不懂她话里话外的奚落。

她不禁在心中暗叹,面上却是神色不显:“还请娘娘恕罪,是定国公府思虑不周,突承隆恩旷典,受宠若惊,这才失了分寸。”

楚贵妃柳眉上挑:“当真?”

玉蓁颔首更低:“千真万确。”

“臣女的小舅舅常年驻守边关,不通人情世故;臣女亦是短见薄识,遇到这样的殊恩厚渥……一时间,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楚贵妃常年养尊处优,听惯了阿谀奉承之辞,显然不会因她的三言两语而消气。

但玉蓁字句恳切,楚贵妃听完,态度还是缓和了几分,转移话题问起旁的事情。

她提及的,多是她母亲陈映若的旧事。

可现在,陈映若只是她名义上的姨母,玉蓁胆战心惊地应付着,生怕言多语失,引她怀疑。

好在楚贵妃今日的目的,只是要旁敲侧击地提点她。

眼见将至午时,楚贵妃到了午憩的时候,她也不再继续扣着玉蓁,从自己的发间取下一支步摇,簪到她的鬓边,道:“太子喜欢你,本宫也爱屋及乌,希望你能做本宫的儿媳妇。你呢,也别辜负本宫的期望,回去劝劝你那冥顽不灵的小舅舅,让他自己早些娶妻,别再把你的姻缘给耽搁了。”

“臣女谨记娘娘之言。”玉蓁乖顺地颔首应是,接下了她的赏赐。

——也不得不接受。

楚贵妃的意思是,她可以在宫中用过午膳再回。

可玉蓁实在受不了宫里的规行矩止,央楚贵妃身边的嬷嬷提前放她回去。

直到迈过宫门,看见那辆可以送她回府的马车,玉蓁如释重负,心里悬着的石头也终是落了地。

她提起裙摆正要登上马车,这时,一阵疾蹄踏破平静。

玉蓁循声擡首,映入眼帘的,竟是策马奔腾而来的太子,萧行湛。

他在车前勒马止步,好整以暇地看向她,唤道:“沈姑娘。”

他既已出声,玉蓁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她硬着头皮从车厢退了出来,站回梅花凳,向他颔首施礼:“臣女见过太子殿下。”

萧行湛骑在高大的骏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这乖顺的模样,问道:“沈姑娘这是要回去了?”

玉蓁顺着他的话应是:“家中有外祖父在等着,臣女得早些回去,陪他用膳。”

老国公如今的状况几乎是人尽皆知,他早已不复当年英勇,现在的他跟个灵智未开的孩童似的,身边离不得人。

按理说,她搬出老国公,太子就应体恤地放她通行。

可出乎玉蓁意料的是,闻言,萧行湛竟是提高缰绳,掣着骏马调转了方向,道:“既如此,那本宫便尽地主之谊,送沈姑娘一程。”

他态度强硬,玉蓁根本就没有回拒的余地,错愕地愣在原地半晌,终究是在他目光的催促下,心情沉重地上了车。

马车辚辚辘辘地在宫道上行进着。

萧行湛隔着厚实的车壁,开口问她今日入宫之事:“孤的母妃心直口快,或许有冒犯沈姑娘的地方,还请沈姑娘莫要见怪。”

楚贵妃唱白脸,那他就是来她的面前扮红脸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