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吕宋悲歌
入秋后,皇帝来跟汪舜华报告另外一件要紧的事:找到袁华兄弟了!就在吕宋!
袁华兄弟南逃已经十五年了,虽然朝廷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然而大海捞针,比海底捞月容易不到哪里去;因此,几乎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这件事了。
只是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袁华兄弟逃离广州,一路南下,奔向吕宋群岛。这时菲律宾并不是统一的国家,光是叫的出名字的,就有吕宋、苏禄、屋同、沙瑶、玳瑁、文来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邦国。
袁华一伙凭借手中的火炮,抢占了南方一个叫宿雾的地方,这里地处群岛中心,远离吕宋、苏禄等明朝邦交国,华人华侨比较少。
这里相对位置比较偏,经济滞后,和繁华的广州不啻天壤之别,商船也难得来一回。因此最初的恐惧之后,袁华兄弟胆子越来越大,不仅征服了附近的岛屿――没什么人,没什么用,就开始到处发展抢劫业务,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彻底征服这里,建国称帝啥的,只是随行人员不过一二百人,而且和当地土著语言不通,估计就算打下来也容易让人包饺子,还不如占山为王,做个海盗自在;等过些年势力庞大了,再考虑进城的事。
尝到了甜头,这伙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前年甚至劫掠了最为繁盛实力也最强大的吕宋。吕宋盛产黄金,国力也还算强大;城防也相当坚固,袁华等人倒也没有想到过能一鼓而定,只想学倭寇打一炮就走。
他们走了,当地的华侨倒了大霉。这些年明朝和吕宋交流不断增多,矛盾也在不断增多。眼看着华人大量涌入,经商致富、买田置地,迅速积聚了大量财富,君臣都很眼热。
怎么突然就有中国人跑来吕宋打劫?听说南边各国经常遭遇海盗,联想到附近安南、暹罗等国的遭遇,国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他的大臣进言:“中国传说,吕宋遍地黄金,一定是有吞并我国的野心;这次应该是试探。”
“听说中国有法律,但凡纳入国土,就不再征收关税。这些年来华人聚集吕宋,他们经商致富,只是苦于关税高昂,所以多有走私。这些华人为了免除关税,怂恿明朝吞并我国;在明朝官军来到时,一定会做间谍和内应,届时必成大患――大城就是华商带路覆灭的。”
国王点头。
怎样对付中国人,宰相想出一条计策:“就说此次外敌入侵,朝廷要发兵前往报仇,重金购买铁器。等华人手无寸铁,即可绝杀。”
国王点头。
来日发了榜文,果然很多华人贪图高利,纷纷变卖铁器;甚至有人打算专门做铁器的营生;只是有个叫许聚的读书人,是明朝任命的吕宋总督许柴佬的孙子,极力劝阻大家:“明明是海盗作乱,怎么说是邻国入侵?而且不去向大明购买铁器,也不召集工匠打铁,只是向华人买铁器,只怕其中有诈。”
但是没有人听他的话。
计划成功,国王下令录华人姓名,分三百人为一院,前往歼灭。
华人在当地经商,自然和官府多有联系,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瞒不过,赶紧到处通报,一起跑。但是拖家带口的肯定跑不过精锐,加上手里没有武器,死者无数;接着跑,一部分坐上船跑去报告,绝大多数跑到大仑山。蛮军还来攻打,众人殊死战斗,蛮兵稍退。
国王遣使议和,说没有杀人的意思,都是误会。
都这时候了还说这些,纯属侮辱智商。
华人当然认为是假的,扑杀信使;但是山里没什么吃的,还得下山攻城。许聚极力阻拦:“现在下山去,是自投罗网。”但是众人不听,结果果然遭遇埋伏,死伤惨重,尸体堆满山谷。
国王下令,查封华人在吕宋的全部财产。
好在这样的屠杀并没有进行太久。
还是袁华,上一回满载而归,于是打算常来常往,没多久又跑来打秋风,结果一杀进城,看到城中一片狼藉,一问,才知道国王正在诛杀华商。
袁华兄弟当然是没什么爱国心同胞情的,只是觉得这时候吕宋全力追杀华人,肯定守备空虚,索性攻占王宫,即便做不成国王,也能大肆劫掠。
于是他们就这么干了。
吕宋国的火器说不上好,但袁华兄弟去国十年,火器早已消耗殆尽,自己虽然能造,毕竟比不得专业的;加上不熟悉环境。虽然攻占了皇宫,但还是让国王带着亲眷近臣跑了。
袁华毕竟是见过世面的枭雄,吕宋王宫的金碧辉煌与曾经的秦楼比起来不过尔尔,不足以动心;但吕宋国的富足,他是知道的。当下将王宫中的所有珍宝打包,又放了一把火,这才扬长而去。
这下热闹了,国王跑了,海盗跑了,剩下的官军开始劫掠百姓,流氓地痞开始四处纵火,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人间炼狱。
大仑山距离京城不远,城里发生这样大的变故,没有人通知围剿的兵士;但国王觉得明朝大军就要登陆,召回所有的军队勤王,也就匆匆退走。
他们一撤,猫在山里的华人就知道都城发生大战的消息,都认为是明朝派人前来解救;虽然疑惑为什么官军这么快就神兵天降,但还是奋力出击。
哀兵必胜,何况这年头除了禁军精锐,王国士兵的武器跟农民也差别不太大,于是他们顺利从当地士兵手里抢到了不少武器,还攻占了一个小城。
这边国王已经收复了都城,声称明朝派遣十万大军入侵,被英明睿智的国王赶下海;下一步自然是要彻底消灭内贼――华商。
两万蛮兵气势汹汹前来攻打,但华人有了城防,有了武器和补给,牢牢守住城池。
游击队干不过正规军,一群没有经过专业军事训练的商人毕竟斗不过国防军;尤其国王派人使出招安,只要放弃武器,就接受投降。许聚坚决反对,几个大商人却开始动摇,私下和使者谈判;甚至准备杀掉许聚投降。好在许聚毕竟家大业大,身边侍卫长随多,百姓也信服,没有得逞。
许聚知道,如果强行把他们留在城里,只会更加助长他们议和甚至献城的心思,于是同意开城门放他们走。在他们的带领下,其他小商贩也跟着出城;结果这伙人刚刚出城不远,就再次遭到了杀戮,余下的奔回去求告,许聚不许开门,紧闭不出。
但敌兵重兵围城,陷落只是早晚的事。
好在援军赶到了。
吕宋距离泉州万里,不过前些年闹倭寇,朝廷加大了巡海的力度;现在倭寇虽然消停了,但汪舜华想把水军变成海军,倒也没有裁减,只是官军士气渐渐不如从前了。
吕宋和内地来往太多,又听到吕宋高价收购铁器的,纷纷带着东西来,准备大赚一笔;人多了,官军自然也要巡航,防患未然,顺便挣点零用钱。
在大海上打劫的事,倭寇会干,官军也会干。
只是没想到离海岸还远,就接到商人的求助:“吕宋国背信弃义,正在屠杀华人!”
得到消息,巡检使李驹勃然大怒:“竟敢动我大明的人,找死!”
当时挥师南下,直取吕宋岛。
李驹毕竟是朝廷命官,没有得到朝廷的旨意,不敢去灭藩国,于是传令副将前去,让国王出迎,一边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如果真的屠杀华人,把凶手交出来。
副将李铭进城看到的是一片残垣断壁。国王当初夸下海口说击退了明朝十万大军才收复了山河,这时候自然不能露怯;何况听说明朝这回也没有几艘船,想着这里距离广州万里之遥,他们怕也没多少补给,于是说话也不大客气:“听说华人要谋乱,孤不得已先诛杀他们。”
李铭本来看王宫都被烧了,很太不像话;只是看他神情倨傲,很不高兴;王城的百姓也很不高兴,平白遭了这么一场罪,怎么可能放你们走!除了向他投掷瓦石,甚至还有冲上来拼命的;送行的土官蛮兵也极不客气,口出恶言。
李铭一行费尽力气,总算逃离这个鬼地方。
与此同时,船上的华商也在热切地情愿,一边控诉吕宋谋杀华商的罪行;一边渲染这里的富饶,希望李驹能够为民做主,借此征服这个地方。
如今李铭一行带着伤回来,大声说着当地君臣百姓无礼,藐视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