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正向思考自我,丢掉消极的负面情绪(
第1章正向思考自我,丢掉消极的负面情绪(一)
人并非生来就被定好了是积极向上还是消极倦怠。消极面世,根源是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清楚自己的价值何在。所以,如果一个人想改变自我,那么就一定要从对自我重新认识和定位开始。
我是什么样的——发现潜在的自我,找到优势所在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以消极的方式思考问题,比如工作不尽如人意、爱情不随心所想、家人不理解自己,等等。在这种思考之下,这些人背负的当然也就是负面的情绪。而当一个人经常被负面情绪包围,这种消极就会越发渗入他的人生,反过来加重他的消极思想。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会将人逐渐拉入消极的黑洞,使人偏离积极的生活轨道,与幸福的人生渐行渐远。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有这种消极的思考和情绪呢?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人对自我没有正确的认识。消极的自我认知,导致人原有的价值被降低、被否定,使人不知道自己所长,不懂挖掘自己的潜能,却总用自己不好的一面来打击自己、束缚自己。
可见,我们要想对人生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至关重要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认识自己,不仅仅是表面的,还要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的潜能所在。只有将自己的长处找出来,才能为自己定位人生重心,这是我们获得积极思考的必须条件。
吕燕如今是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模特,可谓大红大紫。但吕燕的成功比一般人要来得困难得多,因为她就是在所有人都不认可自己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内心对自我的认知,才最终熬出一条成功之路。
她虽然身材还算高挑,但细眉、眯眯眼、宽鼻、厚嘴唇,和传统东方美女的长相有着天壤之别。但她却有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想法:自己应该去当模特。
她到处去面试,但却被所有的公司拒绝,认为她不适合做这一行。但她始终没有丧失信心,因为她觉得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别人看到的都只是表面。于是,她继续努力,不断去参加各种时尚发布会,学习做模特的技能。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家法国模特经纪公司发现了她。在欧洲人眼中,她长得有点像日本人,还有点像蒙古人,有一张非常典型的“东方面孔”。他们决定签下她试试。吕燕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十分珍惜,她格外努力,终于在四个月后,在北京举行的法国大都会国际模特大赛中一举夺得亚军。这是中国模特在该类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就这样,吕燕以开门红的姿态开始了自己的模特生涯,实现了自我价值。
明代思想家吕坤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头发很轻,即使是乌获(古代大力士)把它扔在石头上,也无法让它发出声响;果核较重,一个小孩子把它扔到石头上,也没办法让它不发出声音。”可见,一个人是“轻”是“重”,并不主要由外力决定,而是由自身的价值决定。人最重要的事情,是懂得分辨自己的价值,并懂得捍卫自己的价值。
一对均在物理界有所建树的夫妇生下一个儿子,他们给他取名叫迈克。从迈克上小学开始,他们就非常注重对迈克进行物理方面的培养,希望他将来也能做物理界一颗闪耀的明星。
但令这对夫妇意外的是,迈克丝毫没有遗传他们的“物理基因”,他对物理毫无兴趣,反而逐渐显现出经商方面的爱好。他们不希望迈克经商,于是经常对他加以干预,不准他看这方面的书籍,也不许他看成功商人的报道和传记。
迈克无法违背父母的意愿,毕业后,他不得不在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教物理。但他知道,物理绝对不是他的所长,他仍然保持着内心深处对经商的热情。
父母看到迈克终日闷闷不乐,在物理上也没有太大的建树,于是放弃了对他的要求,但却不提供任何经商方面的帮助。迈克将自己积攒了多年的经商热情和管理知识全部用在了商界。虽然也遇到很多困难,但他凭借自己对经商的一腔热情全都克服了过去。若干年后,迈克终于在商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块领地,成为英国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大亨。
迈克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参考,第一是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所在。其实我们最擅长的往往就是我们最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帮助我们学到很多相关知识,克服很多困难。选择兴趣作为发展方向,比选择不喜欢的事情要顺利许多倍,也相对有更高的效率取得成就。因此,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潜质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大价值在哪儿时,不妨就顺应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最喜欢什么,也许这就是你最该挖掘的优势。
第二个参考就是,一定要坚持对自我的判断。也许我们身边的人对我们的期望非常不同,但别人的眼光是浮于表面的,更多的是他们站在自身角度的理解,是多变的、不可靠的;而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才是最重要的、最真实可靠的。如果你坚信自己的选择正确、坚信自己能成功,那么即便全世界都向你投来不信任的眼光,也不足以阻挡你成功的道路。事例中的迈克,如果能够始终坚持自我,那么他可能就会少浪费很多年,早早成为商界的一个年轻精英。而再试想一下,假如他的父母在他顺从之后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要求,那么他是不是会永远失去向商界发展的机会呢,是不是要永远在自己并不擅长也不喜欢的物理界“混迹”一生?可见,我们不要过多地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当然,别人的意见一定要听、要思考,但千万不能顺着别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否则那将注定是一条“弯路”。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你真的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很渴望时,就一定要在这件事上努力。如果你只强调自己的爱好、特长,但却因为懒惰而始终没取得什么成就,你不仅浪费了自我价值,无法让自己从中获得自信,更难以让自己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积极的情绪的基础,不止是发现自我价值所在,还必须愿意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付出努力。在这种不断实现的过程中,个人的成就感和价值才会体现出来,自信心也才会增加,情绪和心态当然也就会变得更加积极。
我为什么不快乐——看透世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乐观
“我为什么不快乐?”这可能是你最想问的一个问题。也许你总被一些烦心事绊住手脚,做什么都没有心情;也许你遭遇了一次伤害,好长时间都没办法愈合心灵创伤。总之,你经常莫名其妙地陷进悲观的情绪中。
谁都希望自己是个乐天派,可是似乎很难做到,因为人生常常有许多不如意的事,难免让自己沮丧不已。我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被上司批评,路上塞车,失恋,甚至是逛商场没买到满意的衣服,都会不开心好一阵子。当我们处于被动状态的时候,情绪难免有几分悲观。悲观不是完全不好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磨炼性情,但要记住,不要一味地消沉到底。
钱乐乐是个年轻的女孩,可她不像同龄人那么快乐。悲观的情绪总是在她身边围绕,使她感到生活没有目标。她很想改变自己,又感到能力不足,特别消极,越来越自卑,不喜欢讲话,性格变得很孤僻。
她从小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中,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所以她的内心很封闭。她从来都交不到朋友,而别人看到她冷漠的样子,也不敢主动跟她交流。她长大之后有了一个男朋友,但她还是很悲观,想着他们迟早会分开。男朋友开始还能劝慰她,慢慢地忍受不了,经常因为这个和她吵架。钱乐乐也知道自己太过分了,可就是悲观。
悲观的人总是把失败看成永久性的、普遍性的,如果某个阶段目标失败,就认定在所有目标中都会失败。他们倾向于把失败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认为是自身原因所导致的。
人生都相同,心态却不尽相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比如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说:“可惜,没有这半杯水,杯子就完全空了。”乐观者则会说:“太好了,再有半杯水,杯子就满了!”虽然二者面对的都是一样的半杯水,但前者透露出了消极和茫然,后者则是满怀希望,透露出热情和安慰。在生活中,你所感受的痛苦或快乐,首先是一种心境、一种态度。
一位父亲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在圣诞节前夕,父亲买了完全不同的礼物,并在夜里悄悄地把礼物挂在树上。第二天,两个儿子早早就起床了,迫不及待地去看圣诞老人送给自己的礼物。哥哥的圣诞树上有很多礼物,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一个足球,还有一把气枪。他一件一件地取下自己的礼物,却显得并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父亲问:“这些礼物你都不喜欢吗?”他回答说:“这辆自行车很漂亮,但是如果撞到树上,就会把自己摔伤。这个足球,迟早会被我踢爆的。还有这支气枪,如果我拿出去玩,说不定会打碎邻居家的玻璃,招来一顿责骂。”父亲听后,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