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正向思考自我,丢掉消极的负面情绪( - 丢掉负情绪,好好爱自己 - 李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章正向思考自我,丢掉消极的负面情绪(

第2章正向思考自我,丢掉消极的负面情绪(二)

不过,我们也会发现,在同等程度的伤害之下,不同的人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对伤害的承受能力较低,一点人生小波澜也能让他们觉得“天塌地陷”,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觉得自己的人生应当就此绝望;有些人则在伤害面前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他们勇于抵抗困难,并且有足够的胸襟来消化困难带来的负面情绪,尽量减少伤害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能将伤害、磨难转化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前后两种人一对比,其人生质量、最终获得的成就必定是不一样的。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在面对伤害的时候不敏感,用一颗强大的心灵去接纳它呢?

第一,一定要有自信。自信的人对自己有足够的把握,伤害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只是一种经历,而不足以让他们因此遭受打击。

比如,容易自卑的人在遭受伤害之后,往往会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能力不佳、不如别人。有的人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再无重新再来的勇气。而自信的人在经历伤害之后不会过多地反映在情绪上,他们不会就此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能力欠佳,而是更注重事情的经验价值和改进空间。所以,自信的人往往能很快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正常,并且重新开始下一次的努力。

一个原本健康、活泼的小男孩不幸遭遇了一场大火。在经历了漫长的手术折磨后,他虽然性命无虞,但医生却宣告他将终生在轮椅上度过。

小男孩的父母伤心欲绝,认为儿子的人生从此要在灰暗中度过,注定充满绝望。然而,小男孩子却告诉父母,他不想做一个瘸子,他要走路。他的母亲受到振奋,于是开始每天帮他按摩。但是过了很久,他腰部以下还是没有知觉,细瘦的双腿不受控制地垂着,摇摇晃晃。面对这样的人生打击,小男孩仍然没有失去自信,他坚信自己有一天能站起来。

一个晴朗的秋天,小男孩请妈妈推他到公园里呼吸新鲜空气。这一次,他不再坐在轮椅中,而是靠上身的带动,扑下轮椅,拖着双腿在草地上爬行。他爬到院子的围栏边,双手用力抓住围栏,拖着自己的身体直立起来。接着,他一根接一根地拽着栏杆,让自己向前“走”。他仅靠胳膊的力量带动全身,可谓步履维艰,但他却不肯放弃,满头大汗也要继续前行。就这样,他坚持每天锻炼,脚和腿竟然逐渐有了知觉,并慢慢能用上力气了。再后来,他不用扶着栏杆,也能自己摇摇晃晃地走了。再接着,他甚至可以自己跑了。他开始重回学校上学,并且坚持每天跑步上下学。他非常享受这种重新飞奔的乐趣。到了大学之后,他加入了学校的田径队。

后来,在麦迪逊广场花园里,这个曾经濒临死亡、又一度被宣告终身需坐轮椅的年轻人竟然打破了一英里的世界纪录。他就是格兰·坎宁安博士。

一个有着坚定人生信仰和自我信任的人,是不会轻易被所谓的伤害、磨难所打败的,即使他面对的可能是终身性的伤害。正如那些得了不治的癌症,但却能凭着自我的坚定信念免于疾病的人一样,自信真的可以改变人的生活、遭遇,甚至命运。所以,无论我们遇到什么,都要坚定地相信“我能行”、“我不会一直这样”。当你不断鼓舞自己的时候,你会拥有更多更强大的力量,战胜困难,战胜自我。

拒绝伤害给自己带来过度损伤的第二个办法就是不给伤害太多的机会占据自己的思维。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说:“想得越多,它们对我们的伤害能力越大。”的确,当伤害总是在你脑中被思索、被感叹、被伤怀的时候,你的负面情绪自然就多起来,进而产生负面心态,不愿去接受和改变。而如果你不去想太多,不沉浸在伤害带来的痛苦之中,而是尽力通过行动去弥补、去改善,那么最终的结果,不但这种伤害可能会被扭转,还能让你获得更大的收获。

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不但被妻子戴了“绿帽子”,还被诬陷犯了杀人罪,法庭判他终身监禁。这一飞来横祸使得安迪从一个风光无限的银行副总裁变成了一个囚犯。

他被迫入狱,在狱中饱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然而就是在这样令人绝望的环境之下,他依然满怀希望。他几乎没有去抱怨妻子的背叛带给自己的伤害,也没有沉溺在被诬陷、无辜坐牢的痛苦之中。相反,他从一进监狱就开始构思着逃出去的计划。

安迪向狱中好友瑞德讲述了自己出狱后想要的生活:去墨西哥的泽华塔尼,在泽华塔尼的沙滩上开一个小旅馆,翻新旧船,租给客人钓鱼。自己则在日落的时候看看星辰,脚踩柔软的沙滩,享受美好的自由。瑞德听完,笑着劝安迪不要怀抱这样的希望,否则最后会非常失望。但安迪却坚定地说:“希望是个好东西,或许是人世间最善、最美、最重要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消逝。”这种植根于内心的希望,让安迪坚持了20年的努力:他用20年的时间挖了一条在别人看起来要挖600年的隧道。然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他穿过自己挖的隧道,再爬过污秽的河流,用自己的方式洗脱了冤屈,重新获得了自由。接着,他马不停蹄地奔向了泽华塔尼——他梦想中的天堂。

当伤害已然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们再不断地用它来折磨自己的思想、情绪,那么就相当于又人为地将这种伤害放大。聪明的人不会对伤害耿耿于怀,他们会大方地敞开心扉接受它,然后再去改变它、颠覆它。

我很懊恼昨天的错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后悔也不沮丧

人生在世,要经历大大小小无数的事件,要处理数不清的问题,当然免不了犯一些错误。有的错误无伤大雅,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大的损失或伤害,因而我们一笑就可释怀;但有些错误却可能是我们人生某一个阶段的“致命伤”,会带给我们不可挽回的损失与打击。面对后者,大多数人恐怕没有那么潇洒,而是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懊恼、悔恨、无法自拔,甚至因此自甘堕落,失去原有对生活的热情与勇气。

然而,对已犯下的错误追悔不已,对事情有什么帮助呢?无数事实已经证明,非但没有帮助,还会导致自己的情绪长期受影响,甚至固定成为一种负面的性情,给我们带来终身的困扰。泰戈尔曾说:“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所以,不管你曾经犯下怎样的错误,造成了多大的损失,都不应该为之过于消沉,而应快速从中抽离,继续投入到下一轮的努力中去。这样才是将原来错误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的办法。

丹尼曾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有着辉煌的人生。

25岁那年,他创建了一家公司。但在经过22年的苦心经营之后,由于他在管理上犯了大错,导致公司的经营急转直下。没多久,这家公司就宣布破产了。在破产之前,丹尼满身光环、受人瞩目,甚至还担任了某大学的理事;而在破产之后,他的事业一下子从巅峰跌到了人生的谷底。

丹尼被现实打击得晕头转向,他一时想不明白为何这样的噩运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更不知道现在应该做些什么。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对于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懊悔不已,心中久久不能平衡。越是在这样的时候,生活就好像越要跟他开玩笑——他不断地看到电视上传来某某公司倒闭、经理自杀的消息。他甚至觉得,死神在用这样的方式召唤自己。

在这样颓靡了很久之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丹尼突然灵机一动,他决定组织一个协会,专门帮助这些事业失利的人走出阴影。

说做就做,丹尼凭着自己多年创办公司的经验,很快就成立了协会。突然出现这样一个为能够帮助别人忘掉错误、改正错误的公司,很多有类似不幸经历的企业家纷纷觉得人生又有了一丝希望,并到这里来报名参加。丹尼经过全力以赴地努力,不久就将协会从几个人扩大到了五百多人。协会帮助了很多失意的生意人,让他们得以走出困境,重新面对人生。

在谈及人生的时候,丹尼说道:“当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失败砸向我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无法克服这样的磨难。但谁知,我内心的能量却苏醒了。磨难不但没有将我打倒,还给了我另一种智慧,帮我塑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每个人的人生都经历过无数的错误,并且越是有志做一番大事的人,所犯的错误就会越多——因为他们需要承担的责任和解决的问题比普通人要多得多。犯错的过程,可能也是改错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在为通向成功铺设台阶。没有犯过错误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在成功的宝座上坐稳。而有丰富的“错误”来为自己累积经验、夯实基础的人,才能在向上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企业家专门收购经营不善而破产的公司。在别人看来,他这种行为简直是疯了——破产的公司一般有着致命的错误,是无力挽回才被迫破产,他收购它们有很大的风险,付出的资金很可能全部打水漂。但是,这位企业家几乎没有在收购公司上失利过。相反,他能将每个收购来的公司都转赔为赚,重新良好地运转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