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突破的机会
张煜不是第一次来流沙村了。像前几次一样,他的偏三轮摩托车上带了许多给孩子们的零食和小玩具。“村长叔叔!村长叔叔!”
小的穿着开裆裤的孩童,大的已经有张煜胸口高的瘦小少年都围了过来。
“大柱!过来把东西给孩子们分了!大孩子分多一些,小孩子分少一些!”
“好嘞村长!”
村子里村民施工队的工头黄大柱乐呵呵的招呼人把张煜带来的东西都给卸下来分给孩子们。
因为张煜承包了固始山以及周边的乱石滩。流沙村终于不用担心随时可能被拆。农转非户口也都解决,村民们也终于不再是整日里提心吊胆的黑户。
对张煜的这声“村长”是他们发自内心叫的。
大人们每天都在固始山山脚下的养殖场参与建设。虽然干的都是体力活很辛苦,但挣的也是过去不敢想的高收入,不比城里的工人们挣得少。
属于村里的学校也在建设。孩子们终于可以有一个可以读书识字的地方。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整个村子里的人们精神面貌都跟过去大为不同了。
“乔大爷,最近腿脚还好么?”
拄着拐杖的乔大爷就是当初昏倒在张煜快餐店外边的那个落魄老人。
如今他的腿上打了石膏,骨折伤处正在好转。换上了张煜为村民们统一配发的工装棉衣,虽然显得略大了些,可确实保暖。
“村长来啦!”
乔大爷憨厚笑着打招呼:“吃过没有?来家里吃个饭吧!”
“哎!那就麻烦乔叔了,我来给你帮厨!”
其实张煜当然是吃过饭才过来。但村里人表达热情的方式就是这么朴素。
一句“来吃饭”就是要把能拿出来的最高礼遇献给客人。
流沙村村民还都生活在原来靠近海边乱石滩处整理出来的平地上,用石块与捡来的木板木头搭建起来的类似茅草屋的住房。
防风保暖什么的根本就别指望了。甚至风大点还能掀掉芦苇扎成的屋顶。
过去近一年时间,流沙村的村民们就生活在这里。
政府多次帮扶,可这些不了解时事,不知道好日子已经到来的人们因为担忧而拒绝离开,甚至经常是政府来人就躲起来,等人走了再回来。
为村民准备的新居正在起地基。张煜可不会随便搞几间砖瓦房糊弄人。暂时先在地基上建些简易住房,将来会根据村民的收入情况按照各自投入帮其建设新房。
来到乔大爷家里,木板和石块堆砌的房子还是张煜接管流沙村后组织村民们帮助搭建起来。
现在可没地去网购帐篷或者更好的集装箱房。临时建起来的房子虽然不好看还可能有些漏风,有点漏雨,可总比无遮无拦风吹日晒雨淋强得多。
灶台是张煜找来的砖头搭建起来。柴火是村民们上旁边固始山上拾取,还有张煜从农户那里收来的秸秆,木材厂收上来的边角料,冶炼厂的废煤渣等等。
乔大爷腿脚不方便,张煜说是当帮厨,实则基本都是他来掌勺。没几个菜,一盘青椒炒蛋和一盘丝瓜木耳。都是村上自产出来的东西。
“这事弄得,说是请吃饭结果还让村长帮我下厨。”乔大爷一脸歉意,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没事,反正我也正好要吃饭,一个人也是吃,跟乔大爷搭伙也是吃嘛。”张煜却是不以为意,还帮乔大爷盛了一碗糙米饭。
张煜也不嫌弃的拿起一个碗给自己盛了些糙米饭,和乔大爷两个人围着一个用木板简单钉起来的长板凳充当桌子就着两个简单的菜边吃边聊。
“村长,我听说今天你把人车砸了?”
“是有这事,你哪听说的?传的挺快啊。”
“村子里都知道,小黄跟我们说的,说是有人说村长的坏话。我觉得砸得好!就是以后别这么干了,要是因为这事被官府盯上就得不偿失。以后再有这事就跟我们说,咱们流沙村一百多口子人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恶心死他们!”
听出乔大爷朴实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浓浓关心,张煜觉得做出帮助流沙村的决定无比正确。
“跳梁小丑而已,还不值得乔大爷上心,真要是需要大家帮忙我是不会客气的,就像现在跟乔大爷一起吃饭我也没当自己是外人啊。”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乔大爷听到张煜这么说,闲的开心极了。
吃过饭,张煜单独找来黄奇骁询问这边的施工进度,以及有什么问题和难处。
黄奇骁说话不急不缓:“其他还好,就是如果能洗热水澡就更好了。每天大家都很拼的在干活,时间长了没法洗澡身上确实难闻又难受。”
“嗯,这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其他还有什么难处么?”张煜掏出笔和便签本将问题记录下来。
“还有个问题,有村民跟我提议可以利用我们承包的这片水域搞海水养殖,只是我们没有人搞过这东西,另外找技术找人需要不少的开销,这部分村民的想法是希望老板能借他们一些钱。”
“有几个人想搞海水养殖?”张煜没有马上答应。
“有十二个村民要搞这个。对虾、海蟹、海参、海带、紫菜这些据说出口供不应求。”黄奇骁倒是挺希望促成这件事。
“海水养殖这事倒不是不能搞。”张煜沉吟两秒,“只是有个麻烦,如果给超过十人提供借款哪怕是无息的借款,只要有借款协议存在就会触犯法律中的非法放贷条款。”
“啊?还有这回事呢?”黄奇骁还是头一次听闻给人借钱还有这个问题。
“老板,就当我没说这回事,要不等村民攒够钱再说吧。”
“那倒不必。”张煜已经想好了办法。
“海水养殖需要的设备、技术都由我来提供,让这些愿意做海水养殖的人跟我搞一个公司,他们都作为股东,只不过是以劳动力入股,各占有1%的股份,同时每个人分一个养殖区域,根据各区域的收益和股份份额每年年底来分红。每年允许股东们集体决定是否出资增加持股比例。”
民营公司在国内已经有了先例。但那毕竟是在大城市里。云山作为一座三线城市,工商业远没有一线城市那般发达。基本上仍是以国营工业为主。
但现在的形势是经济在逐步放开管制。海水养殖并不是被盯得很紧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这也就意味着组建民营股份公司的阻力会小很多。张煜如果能办好这个公司,就能让其成为一个突破口彻底打开布局。不用再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做一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