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西儒东来
永昌元年冬,那支穿越万里、身份神秘的西方商队,在帝国骑兵的护送下,抵达了京城。他们没有前往鸿胪寺安排的普通馆驿,而是被朕直接请入了皇城内新近落成、用于接待最尊贵使臣及举行特殊会议的“麟德台”。
朕于麟德台正殿接见使团正使。当那身影踏入殿门时,即便是以朕之心志,亦不免微微一怔。
来者并非想象中身披黑袍、神情阴鸷的“炼金学士”,而是一位身着简朴深色常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他面容清癯,眼窝深邃,蓝色的眼眸中透着学者般的睿智与历经风霜的平静。他行的并非罗刹或任何已知藩属之礼,而是一种优雅而独特的、单手抚胸躬身之礼。
“神圣罗曼帝国皇帝陛下座下,帝国科学院院士,兼东方考察使,阿尔伯特·冯·霍恩海姆,觐见伟大的大夏皇帝陛下。”他的大夏官话带着奇异的口音,却异常清晰流畅。
科学院院士?东方考察使?霍恩海姆?这个名字,让朕瞬间联想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某位著名医师与炼金术士!此世果然亦有类似人物!
“免礼,赐座。”朕神色不变,心中却已掀起波澜,“阁下远道而来,穿越罗刹疆域,想必不易。不知此行,所为何来?”
霍恩海姆从容落座,目光坦诚地迎向朕:“尊敬的皇帝陛下,我此行,代表帝国科学院以及部分对东方文明充满敬仰的学者,旨在寻求知识与智慧的交流,而非战争与征服。”他开门见山,否定了朕关于他们是罗刹盟友的猜测。
“哦?”朕不动声色,“罗刹帝国与贵国似乎交往甚密,其军中利器,亦得益于贵国‘炼金学士’之指点。如今阁下却言非为征服而来,岂非矛盾?”
霍恩海姆微微苦笑:“陛下明鉴。罗刹确与帝国有技术交换协议,然其目的在于对抗共同的、来自更西方的威胁——奥斯曼的新月与海盗。然罗刹人之贪婪与粗暴,非我等同仁所喜。我们更渴望与拥有古老智慧、创造出‘火龙车’、‘潜蛟’等奇迹的大夏进行交流。尤其是……关于贵国正在研究的,那种被称为‘原始以太’的能量。”
原始以太!他们果然知道灵炁的存在,并有自己的命名!
“朕不知何为‘原始以太’。”朕故作不知,试探其深浅。
“陛下不必讳言。”霍恩海姆目光深邃,“我等在接近贵国边境时,便携带有精密的‘以太感应仪’。仪器显示,贵国京城,尤其是皇城方向,存在着极其活跃且庞大的‘原始以太’场,其稳定与和谐程度,远超我等在西方所见。这绝非自然形成,必是贵国已有高人,掌握了引导甚至利用此力的法门。”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更具冲击力的信息:“而且,根据古老典籍记载,以及我等对星象、地脉的研究,我们怀疑,在极东的海洋彼岸,可能还存在着一片蕴藏着更纯粹‘原始以太’的新大陆。罗刹人的‘圣骸’发掘,其终极目的,或许也是为了获取足以远航寻找那片大陆的力量。”
新大陆?纯粹灵炁?罗刹的终极目标?
霍恩海姆的话语,如同在朕面前展开了一幅比想象中更为广阔、也更为凶险的世界画卷!西方的势力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内部亦有分歧与诉求。而世界的尽头,还可能存在着灵炁的源头之地!
“阁下告知朕这些,意欲何为?”朕沉声问道。
“合作,陛下。”霍恩海姆郑重道,“共享关于‘原始以太’的知识,共同探索那可能存在的新大陆。我帝国科学院,在材料学、机械原理、乃至对‘以太’的基础性质研究上,或有可与贵国格物院互补之处。我们可以提供部分技术,换取在贵国设立学院、进行研究以及……未来远航探险的资格。”
这是赤裸裸的知识与技术交换提议,背后是西方学者对真理的渴望,亦可能隐藏着其帝国的长远布局。
朕沉吟片刻,没有立刻答复。
“阁下远来辛苦,且先在麟德台歇息。此事关乎国策,朕需与臣工商议。”
朕需要时间消化这巨大的信息量,也需要听取唐若雪、厉欣怡,尤其是陈芝儿的意见。
退朝后,朕立刻通过灵讯符,将霍恩海姆所言尽数告知灵理别苑中的陈芝儿。
陈芝儿的回复很快传来,带着科研者特有的兴奋与谨慎:“陛下,若其所言非虚,则‘灵炁’研究或可借西方‘科学’之法,突破瓶颈!然其心难测,其所求甚大,需慎之又慎。‘新大陆’之说,与臣妾观测到的东方海气异常或有吻合,值得探查。”
唐若雪则认为,可有限度地开放一些非核心的格物技术进行交换,获取西方在造船、冶金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加速“星槎”建造,但灵炁研究必须绝对掌控在自己手中。
厉欣怡则更关注商业利益与新大陆可能带来的资源,建议以市舶司为主导,与西方商队建立贸易关系,逐步渗透。
三方意见,各有侧重。
朕立于麟德台高处,望着西方使者居住的馆舍,目光深邃。
合作?警惕?利用?
这突如其来的西方使者,如同一把钥匙,既可能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也可能释放出无法控制的恶魔。
而罗刹的“圣骸”计划,那可能存在的新大陆,更是将未来的竞争,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全球性的维度。
永昌纪元的棋局,对手已不再局限于周边。
下一步,朕该如何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