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小学
进入三年级,老师们开始发布各类竞赛消息,从市级、省级、全国性到国际性,从天文地理到政治哲学涵盖各个方面,明德小学鼓励三年级及以上年级学生多参加竞赛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方式,增长见闻、查漏补缺。
亦央在浏览了所有竞赛消息后,选择了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这次竞赛主题是「蓝天下的你我他」,亦央决定报名绘画和摄影两种参赛方式。
关于摄影亦央决定使用这次外出游玩拍摄的素材,对于绘画还没有什么想法,作品提交截至日期是十二月十号,还有时间,亦央在心里大概划了一下时间,在「蓝天下的你我他」的大主题下,亦央想更细致的专注一个小点,前期准备不能急切,但是要在一个月内确定下来。
在亦央提交绘画竞赛报名后,陆陆续续有同学邀请亦央参加团队竞赛,其中李一槐和尤子然也来邀请亦央了,李一槐准备参加的是国际语言学竞赛,尤子然是国际机器人大赛。
在国际性的赛事中,根据主办方给出的文件硬性要求,只要符合标准都可以参加,并不以国家为单位设定参赛选手数量限定。
所以参赛者可以选择多种报名方式,但是一般来说各个国家都有专门的国际赛事部门,会在主办方文件出来后发起参赛选手征集,而通过国家选拔的队伍,国家为选手们准备了全国顶尖的专业竞赛教师集训。
所以大部分选手还是会选择报名参与自己本国的第一梯次选拔,如果落选又符合各项要求的情况下,再走自行报名参加的路也行得通。
这样一来,各队选手都会先直接报名参加国际性赛事,然后再参加国家参赛选拔。
今年的国际语言竞赛就在矢国举行,比赛时间在明年二月的第二个星期,分为初赛、晋级赛、决赛三轮;
矢国今年作为承办国家不举行国家选拔,鼓励所有符合条件的选手都积极参与进来;
国际机器人大赛今年的承办国家是贝国,决赛时间在明年七月的第二个星期,矢国本国的选拔赛在明年四月举行,进入国家队后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集训。
亦央在考虑过后,答应了李一槐和尤子然的邀请,这样一来亦央的三年级主要就是参加这三个竞赛。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老师们主要是鼓励参与为主,所以遇到亦央这样报名参加三个。
而且分量都不轻的赛事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赛事时间安排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冲突。
绘画比赛只需要在截止时间提交作品到指定单位就行;
语言竞赛主要是熟悉语言符号内涵的规则和其中的逻辑性,简单点就是熟悉各类语言符号加上找到规则本质,亦央已经预感到接下来被语言符号包围的样子了,那时候就不是简单的在脑袋里打架了;
对亦央来说最棘手的可能是机器人大赛了,虽然学校开设的初级机器人编程和初级语言程序设计这类课程亦央学习的还不错。
但是自己私下并没有深入研究过,感觉现在的自己还达不到参赛水平。
亦央答应参加这个竞赛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尤子然,尤子然现在依旧是很酷的小男孩。
基本上不会主动与人交谈,这次竞赛来邀请亦央也是尤子然
所以才会在幼儿园里看着亦央搭积木,不仅知道缺失的是什么还能准确的复原;
相对的尤子然关于人文社科就完全没有兴趣,为了能多和亦央一起上课,尤子然和妈妈商量了对策一:向校长提议在低年级再增加多种自然科学课程;
对策二争取下个月换课表时能进步到和亦央一个班。亦央决定回去寻求三哥哥的帮助,家里能与机器人挂钩的也只有三哥哥有沾一点边了。
三哥哥让亦央放宽心,和隔壁机器人工程专业教授要到了一份有关机器人入门到初级、中级、高级的学习资料,并且告诉亦央有什么问题和三哥哥说,三哥哥的室友就是这个专业的大神,再不行还能拐去隔壁专业问教授,作为年龄最小的学生,三哥哥在工程学院很受喜爱的;
之后还和亦央分析了一波关于机器人竞赛文件的要求,对于小学组来说。
不管是哪种竞赛目的都不是为了让这些小孩子一定要做出什么「大事儿」出来,也不是什么决定人生的选拔比赛,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孩子们对这些竞赛项目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知识素养、创新能力、抗压能力,感受到这些竞赛项目的魅力,愿意更深入的去钻研,孩子们才是未来世界的主力军,对于这些学龄期的孩子们,应当以鼓励参与、激发兴趣、培养基本学科素养为主。
和三哥哥聊完后,亦央有感觉放松了下来,对于团队竞赛不是没有压力的,亦央希望不仅仅自己还有周围的人都能感受到快乐,得到自己期望的回应,最怕的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其他人受到不好的影响,所以最开始亦央没有考虑过组建团队参加竞赛。
亦央把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习放进了自学的计划中。如果说最开始,亦央的灵魂让亦央带着成人的思维、有成熟的思考方式,加上亦央良好的记忆能力,矢国在语言方面与亦央上辈子学习的语言拥有的相似性给了亦央快速学习的条件,家里哥哥姐姐选择的学习偏好给了亦央学习的养分,亦央一直在吸收着周围的知识,在与自己记忆中知识进行融合,现在亦央脑袋里的知识很多,很繁杂,但都是轻飘飘的浮在亦央的灵魂上,亦央要为这些知识加上专业性加上实践,让他们落地生根,真正的成为自己灵魂内的常驻嘉宾,而不是风一吹就散的云雾。未来道阻且长,但要相信行则将至。
亦央三年级的生活渐渐进入常规,基本上每晚会保证十个小时的睡眠,晚上九点入睡早上七点起床,每天早晚会和爸爸一起运动半个小时。
上学日早上八点到学校,下午会在学校待到六点等爸爸来接,在二姐姐去吉岩高中后爸爸就恢复了以前接送亦央的日常。
在学校里,开学一星期后,老师们就收集好了学生们的竞赛报名表,并在周末将新的课程表发到每一位家长手里。
学校安排了竞赛对应的老师进行指导,现在亦央的课程与原本二年级进行的课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明德小学一二年级是一个打综合基础的两年,三年级开始,学校就会直接根据学生们的选择又重新开展不同的教学。
例如没有参加任何一项竞赛的孩子依旧会延续二年级的教学模式,参加竞赛的孩子们则会划分出一部分课程时间换成竞赛课程模式,选择了一项竞赛实际上相当于对自己未来方向的一个小选择。
所以现在亦央的课程三分之一时间是国家要求必须开设的小学生课程,三分之一是进行有关语言竞赛和机器人竞赛的教师指导教学,还有三分之一是学校留给参与竞赛的学生自由安排与竞赛相关的时间;
有关课后社团亦央没有退掉,依旧跟着学习舞蹈绘画和摄影,因为参加了绘画和摄影的课后活动。
所以亦央和老师申请了不必要专门安排竞赛指导时间,亦央也感受到时间不够分,这里亦央真心感谢为自己安排课程表的老师,亦央都能想到其中需要考虑的复杂性,所以一直以来亦央都很敬佩安排课表的老师们。
在放学后,七点以前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看看电视,交流一下大家的一天都做了什么事情,之后亦央可能会和爸爸一起在书房看书。
有时候会和妈妈一起在妈妈的设计屋看书,待到八点左右,和爸爸一起去锻炼,回来收拾整理一下,没有特殊事情的话会轮着和一个哥哥姐姐通电话,挂掉电话差不多就到亦央睡觉的时间了,睡着前会进行反思,偶尔想到一些点子或者明天的安排还会起来记在记事簿上。
至于周末,周六亦央会和爸爸一起去公司参加演艺类的培训,包括两节节表演课、一节舞蹈课、一节乐理课、一节声乐课。
这些课程都是爸爸安排公司顶尖的老师针对亦央的情况进行的一对一教学,周六晚上是家庭时间,一家人会去看看电影,去家庭餐厅用餐,去街道上走走之类的。
到了周天亦央听从妈妈的安排,有时候妈妈会带亦央去看各种展览。
有时候会去不同的地方写生,有时候会带着亦央一起做设计,有时候单纯的让亦央当自己的模特,一般妈妈会提前告诉亦央周天的安排。
如果有安排的话一般是一个半天,妈妈至少会留半天时间让亦央自由安排。
亦央喜欢和家人和朋友呆在一起,就算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也不怎么喜欢一个人待着,亦央在矢国出生以来基本没有单独呆过很长时间,上辈子则基本都一个人呆在病房里,也不是不能忍受一个人,只是更愿意身边有人一起呆着。
所以如果妈妈没有出门,亦央的自由时间也是黏在妈妈身边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妈妈出门了,亦央会问问李一槐和尤子然是否有空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