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学
七月底的时候,亦央参考了妈妈和老师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参加绘画和摄影比赛的具体方案,原本有关摄影亦央是……
九月底的时候,亦央参考了妈妈和老师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参加绘画和摄影比赛的具体方案,原本有关摄影亦央是打算用到暑假旅游的素材,妈妈说有些人像如果没有征得同意使用了会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所以亦央决定在校园里拍摄可爱的同学们,展现蓝天下明德学子意气风发的面貌;
绘画亦央设计的是在水面上跳舞的男孩,旁边还有一个男孩弹钢琴,水面占据画纸接近一半的位置,水中倒映着天空的样子,除去水面和男孩、钢琴其余的画纸进行留白处理,亦央在水面上为了画出想要的肌理纹路试了很多方法和材料,还有对两个小男孩的细节把控也是一大难点。
随着亦央手部力量的发展和对双手的控制提高,亦央在绘画方面开始接触各类绘画技巧,增加控笔练习,熟练绘画技能。
绘画经过多次修修改改,摄影也基本把学校里的人和景都抓拍了一个遍,最终在十一月月底亦央提交了自己的两项作品。
进入十二月,经过四个月的竞赛知识洗礼,亦央又认识了多个国家的语言符号,语言符号真的太神奇了,通过音、义的结合,就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世界上有很多成型的文字,还有很多口头语言,亦央原本在语言学习上就有天赋,上辈子做过最多的就是「静」的活动。
例如看书、理论学习、说话之类的,为了看懂外国著作,后面还为了和国际网友交流,亦央自学了几门语言,达不到不是精通。
不过日常沟通没有问题,专业性的书籍无法流畅阅读,但是看、电影、电视剧、综艺之类的毫无压力。
机器人方面亦央把三哥哥给的入门资料看完了,入门资料里有一大部分是亦央在学校接触过的内容。
但是三哥哥给的资料非常的系统性,所以亦央看的这一遍也相当于在做知识整理,小组也决定参加机器人技术创新类竞赛,选择里面服务机器人技术创意创新这个类别。
亦央他们决定制作一个记忆储存类的服务型机器人,功能就是帮助主人记住家里各项物品的存储情况和有无过期产品;
这个想法来源于同组一位队员的一次迟到,这次迟到不是因为他的妈妈忘记了时间送他,而是忘记了冰箱里有早餐,以为没有去楼下买,回来之后发现冰箱里还剩着有食物,正准备拿冰箱里的出来,发现冰箱里的食物已经过期,然后开始回想昨天是不是吃的过期食物,同学妈妈性子比较急,直接想不出来把自己气哭了,感觉一早上一整个不顺心,同学无奈的看着妈妈,宝宝心里苦还不能哭。
哈哈哈,听的亦央他们笑得不行,亦央觉得这个事情还挺有意思的,就对这个同学说:“要不以后你设计个机器人来帮助阿姨记忆好了。”
旁边一个同学一拍大腿站起来:“干嘛以后啊,我们不是还没能确定做什么吗,这不是现成的创意!”
就这样,大家确定了做一个记忆宝贝,要拥有语音识别和语音操作功能,主人通过语音录入材料购买和使用相关信息,机器人能通过语音指令总结录入的物品,主动提醒主人日常用品的缺失,主动提醒物品即将过期信息。
在进入机器人设计和制作期间,亦央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机器人如何知道物品使用完了呢?
如果让主人录入使用信息,那这个机器人就失去了提醒的作用,如果提前输入有关物品使用周期,那和闹钟有什么区别。
直到放假亦央和尤子然的机器人团队也没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亦央已经根据各种反馈意见把「记忆宝贝」设计图制作了出来。
接下来就是收集各类材料进行组装,尤子然负责了大部分的简单指令编程,亦央有预感如果没有更好的可行的实施方法,这个机器人方案行不通。
因为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举行国际语言学竞赛了,亦央在放假后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到语言学竞赛上。
放假后大哥哥二姐姐和三哥哥陆陆续续都到家了,亦央感觉哥哥姐姐们都有了不大不小的变化,也许那就是成长吧。
今年的家族聚会在隔壁市举行,距离还比较近,不用提前过去,这个假期离家一学期的哥哥姐姐回来后与家里人的相处和以前好像没什么变化。
回来的时候还给亦央带了小礼物,亦央除开学习语言学的时间,还是最常和三哥哥一起看书,亦央拿出初级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书来看。
实际上对于这些初级资料亦央已经精读过一遍了,很明显看的时候对于这些字都理解。
但是组合起来就不行了,有时候亦央都觉得有些无力感,看书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惑反而是更迷惑了,三哥哥对这些也是半吊子,后面想起来校园网上有教授们的课程视频,便把自己的账号拿给亦央使用。
幸好伽大的数字图书馆里还有早年教授们录得有关机器人工程初级课程讲解,听着教授们的讲解加上手中的学习资料,亦央才觉得拨开云雾见天晴,暂且不说后面几天三哥哥的导师和许多学长学姐去问三哥哥是不是要转系的事。
年后十天的样子哥哥姐姐们就又回学校去了,亦央这些天已经不再高强度的练习语言学的竞赛题了,亦央准备这些天把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初级资料和视频看完、掌握,上学期亦央和尤子然就去学校申请了一间制作机器人的实验室,亦央准备开学后就去实验室尝试制作一些小零件。
亦央请三哥哥询问了伽大的教授是否可以分享资料和视频给自己的同伴,得到肯定后就把这些打包分享给了机器人大赛队里的小伙伴,可惜除了尤子然,其他同学只能勉强的跟上初级的内容,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消化,这也不怪他们,初级内容其实已经算得上这个专业大一的基础课程了。
所以看得出来尤子然太厉害了,因为尤子然并不爱说话,所以在下一次集会的时候,亦央提出说把方案简化,只针对一种情况,把功能精简到提醒。
因为小组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所以大家同意了亦央的建议,最后商量出,「记忆宝贝」初版:收集人们在家中的日常事件、人体健康检测、天气预报、时钟闹铃编入程序中,预留一个接口可以连接上家中的智能家居,拥有摄像头,实时监控家里;程序指令能做到生活助理提醒就行,例如。”今日预计十点下雨,请记得带上雨伞。
请检查是否带上了钥匙。“;关于”记忆宝贝“的外形,按照原版设计改动不大,还是做成储物风格,上面可以放置一些物品,例如钥匙、雨伞、手提包、手机之类的物品。
简化版商定好后,亦央和尤子然一起负责编程,其他组员分组负责外观材料制作、信息收集、线路设计,最后一起组装实验。
开学前一个星期明德小学所有参加国际语言学竞赛的学生在领队老师们的带队下来到了矢国拥有最多古迹并且保存最完整的城市-礼市,礼市位于矢国西部,亦央妈妈也来了礼市,和其他有时间的家长一起来的,学生和家长的房间都是学校统一定的,但是没有住在一起。
国际语言学竞赛会举办四天,第一天初赛属于个人赛,早上九点到十一点,大赛规则要求一个队伍里五位选手。
如果在初试的时候队伍里有一位选手未通过,则取消此队的团体赛资格,其余通过的选手继续参加个人赛。
初试成绩是考试结束后立即电脑阅卷,初试没有主观题,根据官方说法成绩会在下午三点公布。
亦央觉得自己做题的感觉还可以,小学组的题大多还是和四国语(矢国语、贝国语、域国语、珂国语)相关,只是好多题都有逻辑陷阱,考察选手对四国语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语言符号规则的理解。下午成绩公布明德小学三年级生里只有亦央和李一槐通过了初试。
第二天上午是个人赛的晋级赛,早上八点到十二点,择优晋级三分之一的选手;
下午是团体赛的晋级赛,时间为下午一点到六点,同样是根据分数高低择优晋级三分之一的队伍;
晋级赛的题型涵盖了单选、多选、填空和翻译四种类型,小学组有百分之六十的四国语试题,这些四国语由现代流行形式出现。
但都不是日常用语,基本都属于生僻字,但是这些试题难不倒对四国语掌握好的选手,还有百分之四十则是从远古文字、已成为历史的文字、使用人数最少的文字这些类型中选择,基本属于选手并没有接触过的语言类型。
个人晋级赛的成绩在下午四点公布,团体晋级赛的成绩在晚上八点公布。
明德小学个人赛只有亦央进入了决赛,小学组个人赛一共十三名选手进入了决赛,产生一枚金牌,两枚银牌,三枚铜牌;
团体赛则是六年级一队学长学姐进入了决赛,这也是他们的第三年征战,第二次进入决赛,上一次决赛遗憾没能进入前三,此次小学组团体赛有八支队伍进入决赛,只有一金一银一铜三个奖项。
今年的语言学竞赛竞争有些激烈,但是矢国的成绩还不错,个人赛和团体赛都是进入数量最多的国家,关于矢国举办这次赛事,世界上所有承办过都只提供场地和后勤服务,评委、试题都是由国际竞赛中心准备的,不存在任何阴暗面,在这个平行空间对于抄袭、作弊以及协助抄袭、作弊之类的惩罚非常重,而且国家法和国际法中关于教育行业的法令条文都很完善。
第三天的赛事安排同第二天一致,决赛里试题只剩下填空和翻译两种题型,小学组的试题语言配比则反了过来,四国语占百分之四十,剩下的百分之六十亦央都没见过,现在亦央要保证在四国语中尽量拿多一点分数,尽量搞清楚陌生语言创造的内在联系,陌生语言的题目前会有一段翻译好了的话,使用的翻译语言是四国语任意的一种,参赛选手要根据这段话找到创字的规则,然后才能进行后面的试题。
决赛结束后亦央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学习一门语言是有趣的,但是要搞明白一门语言文字的创造及发展历史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亦央想自己可能不会再参加语言学竞赛了,这样的经历一次也足够了。
不过日常还是要继续学习现在接触的几门语言,以后有机会也要尝试学习另外一些国家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