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夏衣冠满华光(15) - 点我一下,马上暴富 - 甜椒冰茶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9章 大夏衣冠满华光(15)

祝锦宸在后头听了响动,跑出来时,见着的是一个捂着满头包、灰溜溜蹿回去马车上去的白褚背影,以及手持长尺,气势凌人的柳如莺。

在她身旁,还拥着许多姑娘婶子,个个都在替她撑腰,说白褚的不是。讲她打得好,打得漂亮,打得大快人心,讲这种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就是从小欠收拾,活该被当街抽一顿,才能知道如何检点做人。

几尺子抽下去,真将舆论风向全抽回来了。现下没人再信白褚那些无端谣言,都觉柳如莺打得痛快,替她们出了往日憋在胸中一口恶气,是一位女中豪杰。

下半天时,昭华号中生意又见更好了。到了后几日,甚至有那闺阁中的小姐,戴了纱帽遮面,或是换了男装,与丫鬟一道逃出府来,也定要往昭华号来瞧一瞧柳如莺。这位嗓音圆柔清亮、貌美辛辣不好惹的女掌柜,俨然竟成了琼江府上的一位当红女明星。

白褚丢人丢成这模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既来之则安之,祝锦宸现在,更头痛的还是织造作坊的产能问题。

柳如莺明星带货,现身说法,连带着昭华号店面里的备货每日都被抢购一空,即使把留给给其他分销渠道的布匹都挪过来垫上,也撑不得几日。

祝锦宸找了场地,紧急又添购了一批织机,加班加点,勉强顶过了这一阵子洛阳纸贵。

他自己也陪着织工一起加班,画那些似乎永远都画不到头的设计图。抵死赶工时,他就又起了心思,发誓定要将这些织机全数革新一遍。

这次他盯上了从日到夜、滔滔不绝奔涌而去的琼江江水。若能用水的推力代替织工手摇,来推动织机工作的话,想必昭华号的布匹产量,还能再上层楼。

他忙得不可开交,被打得颜面扫地的白褚也没闲着。

没过几天,街头巷尾小册子翻飞,甚至有人专门蹲守在昭华号门口,见一个顾客就发一本。连织坊里的老妇人们也没被落下,小册子一传二传,马上就给祝锦宸缴获到手中。

尽管已有了心理准备,但将那书拿到手上一翻时,祝锦宸还是觉得,自己不如瞎了好。

封面上一冲眼,就是四个浪得飞起的大字,“百花艳史”。

里面的故事图文并茂,讲的是昭华号主人与他的九十九位娇妻美妾之眉淠堑悴豢筛嫒说啮祸菏隆

……

粗粗一翻,祝锦宸发现白褚这小子仍是专挑软柿子捏,虽说是在抹黑昭华号,通篇却都没有提及“景城住”这个背后主事人的大名,尽是在变着法子污蔑柳如莺,还捏造了许多莫须有的姑娘家来作践名声。

做起坏事都獐头鼠目,不敢冲正主来,真没出息。

柳如莺倒是看得开,织坊众人都担心她,她却说自己已与一些老主顾交上了朋友,都会帮她说话,叫大家不必太担心。

而且格局打开时,就能见出黑也是一种红。小册子再是满天飞,也不影响昭华号的红火生意,凑热闹者众,客流量还较往日更大。

但祝锦宸以为,这场风波终究因他而起,柳如莺是无辜被卷入其中的,不能就这样给白褚得了逞。正好他也乐得给白褚添堵,于是在拿到那小册子当天,他就差人去拜访了琼江府上最大的两间文墨印坊。

昭华号的主事人派使者登门,当然不会空手而去。为了一口气将那两间印坊拿下,切掉白褚四处走动的可能,祝锦宸忍痛将《好公司,坏公司》从珍藏中拿了出来,教使者拿去与那两家印坊瞧一瞧。

在这精装重磅、烫金压纹的精品装帧面前,他就不信白褚手上那本《道德与法制》还能有抢风头的余地。

晚上使者回报时,果然一并带回了两间印坊坊主的亲笔书信。信中众口一词,痛批白褚行事作风无赖下作,给整个版印行业抹黑,并允诺祝锦宸,马上通知到本地各家大小印坊,不许他们再与白褚合作,印那些不三不四的劳什子。

一计已成,祝锦宸比较满意,但又觉得还能做得更绝。

白褚的路是被按死了,市面之上,《百花艳史》可还在如火如荼地流通呢。一个批次印量究竟有限,伴随着需求缺口增大,甚至连炒高价、竞价拍卖的黑心商贩都冒出来了。

所谓堵不如疏,如果《百花艳史》绝版了,那它可就真的万金难求了。不若趁着白褚还没反应过来,赶紧出一本更风流刺激的新书,将《百花艳史》的风头盖过去,是为围魏救赵。

这笔交易也谈得很快,能赚钱的营生,总是有人愿意做的。三天没到,一本明摆着与《百花艳史》打对台的《白府春深》也堂皇登场,占领了大街小巷每个角落。但与《百花艳史》不同,《白府春深》这一书中,虽也用艳丽笔触写了许多春情故事,但最后都跟上了一个带点儿B级片性质的反转结局。

或是山中花妖将书生吸成一具干尸,或是名妓素手执白刃,叫恩客梦中人头落地……总之整本书中,每位妖娆美艳的大姑娘,全数磨刀霍霍,直指白家人。

情节跌宕起伏,氛围香艳又惊悚,戏里戏外有许多八卦话题可挖,读完全本后还能跟着骂上几句白褚,真个儿是书里书外都是戏,体验丰富,远超过一本薄薄小册子。《白府春深》上市不久,立刻全面迭代了《百花艳史》,成为了琼江府街头巷尾最时新的低俗小说。

白褚窝在客栈包房中,自也弄了一本《白府春深》来看,差一些被气得客死异乡。

书中男苦主众多,有书生,有少爷,有富商,有诗人,但他们统统都姓白,都打折扇,都好舞文弄墨,这不是直接爬到他脸上来骂他该死吗?

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个儿的脚。

他编那下作书籍,拿春秋笔法指桑骂槐,点污别人名声,难道别人便不会这一招?

现在可好,谁都觉得他就是那干尸书生、断头恩客了,他又要上哪找人说理去?

昭华号这边文墨笔仗打得热闹,群众竞相吃瓜,人来人往,在另一些人眼中看来,可就觉得乌烟瘴气得紧了。像那等为官作吏的、舞刀弄笔的、同行相轻的,那可是一点儿也笑不出来,也不稀罕加入这场闹剧。

在他们眼中,从昭华号这艘大船泊在港口的那一天起,琼江府中就怪事连连,简直没有一刻消停的。哗众取宠,恶性竞争,哪有一点好好要做生意的样子?

投诉信越写越多,雪片一样地飞向琼江商会。四大行中也有那较为关照昭华号的,行经过市时特地下马来提醒祝锦宸,莫要太过高调,做生意时和气为先,不要与众人弄坏了关系。

笑完乐完,祝锦宸也是自知理亏。正在琢磨怎样做才能将各方都打点妥帖时,花家的请帖忽然在一日午后,送到了昭华号上。时间赶得也仓促,教他好生准备一番,酉时随车赴宴。

祝锦宸抓着请帖,难得一阵紧张。

怎么突然得了土皇帝的邀请,不是要跟他当面算账吧?

仙家听他愁苦,却只是一味笑他。

――人也打了,小人书也印了。城中都在传昭华号的奇事逸闻,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更别说,你送给花家的太湖石,还是一块半假不真的山寨货。

――这要是场鸿门宴,不能算亏待你。

“如果真有什么事,”祝锦宸恳切哀求,“小神仙你多留着点心。我现在家大业大,上下几十个姐妹要吃饭,不能出意外。”

“除了这些不三不四的事以外,我这阵子也一直谨遵你的嘱咐,踏实经营,绝无欺骗哄人之举。为了不让个人资产超过一百万钱,更是把什么股权、分红……全都让利出去了。为了不赚着太多钱,我费尽了心思,真的是很不容易。”

――你放心吧。

祝锦宸的所作所为,沈i看在眼中,以为功大于过,瑕不掩瑜,整体值得一个正面评价。

他不戴有色眼镜看人,唯才是用,男女老幼一视同仁,为许多老妇人和年轻女子提供了自食其力的机会,这在这个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走得太前,为旁人眼热嫉恨,那也在所难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